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5 16:3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是   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的实质是   杠杆(选填“省力”或“等臂”),若重为10牛的物体A在力F作用下上升2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焦。
2.物理课堂上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左侧的小明和右侧的小杰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三人与地面始终不打滑),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若三个人施加了大小相等的力,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握住的木棍   运动,小杰握住的木棍   运动,小华的手   运动。(均选填“向左”、“向右”或“不”)
3.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轮和物体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的滑轮是   (选填“动”或“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
4.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1、F2和F3,方向匀速提同一物体时,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5.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刚,站在质量为20kg的吊篮内,每个滑轮的质量为5kg,他至少用   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静止.(g取10N/kg,不计摩擦)
6.如图所示,是人们用来锻炼关节功能的牵引装置。如果重物的质量为3kg,小腿拉绳使重物在3s内匀速上升了0.5m,那么,小腿拉绳的力为   N;小腿拉绳的功率为   W(不计摩擦和绳重,g=10N/kg)
7.如图所示,分别用图甲、乙两种形式滑轮组合把重为500N的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   N,图乙中人对绳子拉力大小为   N,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   W。
二、选择题
8.如图,用重为2N的动滑轮将重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所用的拉力为(  )
A.2N B.10N C.22N D.11N
9.小明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 400N 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B.人将绳子拉过 1 米,物体也上升1米
C.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D.使用该装置不但能省力,还能省距离
10.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
A.F1:F2:F3=2:1:4 s1:s2:s3=2:1:4
B.F1:F2:F3=4:1:2 s1:s2:s3=2:4:1
C.F1:F2:F3=2:4:1 V1:V2:V3=2:1:4
D.F1:F2:F3=2:1:4 V1:V2:V3=2:4:1
11.如图所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60N B.120N C.20N D.180N
12.如图是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逆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杆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均不计。装置甲中F1和F2表示沿不同方向拉绳子,乙装置中F3表示竖直向上拉绳子;用F1、F2、F3分别将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为动滑轮,乙装置为定滑轮
B.拉力大小关系是:F1=F2=F3
C.F1、F2、F3所做的功相等
D.F1、F2所做的功相等,但比F3做的功少
14.如图所示,动滑轮重10N,不计绳重及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当动滑轮上挂重力为50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水平向左,大小是20N B.方向水平向右,大小是 N
C.方向水平向左,大小是 N D.方向水平向右,大小是20N
三、画图题
1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300N向下的拉力将900N的重物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
四、实验探究题
16.小梦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甲: 乙: 丙:
次数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1 1 0.2 1 0.2 向上
2 2 0.2 2.1 0.2 向下
3 1 0.2 0.6 0.4 向上
4 2 0.2 1.1 0.4 向下
(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   。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3)请将小梦设计的记录表格中未填写的测量项目补充完整。
(4)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5)依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是直接提升物体所用力的一半,但分析第3、4两次实验数据却不符合这样的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五、综合计算题
17.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打捞水中的工件。已知工件的体积为30dm3,密度为 。每个滑轮的重力为20N,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 , )求:
(1)工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2)工件受到的重力;
(3)工件在水中上升6m的过程中(工件始终浸没在水中),工人做了多少功。
答案
1.定;等臂;20 2.向右;向左;向左 3.动;5 4.乙;F1=F3>F2 5.175N 6.30;5 7.500;250;250 8.D 9.A 10.D 11.D 12.D 13.C 14.D
15.解:如图所示:
16.(1)刻度尺 (2)匀速 (3)钩码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4)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5)动滑轮有重力
17.(1)解:工件的体积为30dm3,工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答:工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300N;
(2)解:工件受到的重力
答:工件受到的重力是900N;
(3)解:每个滑轮的重力为20N,绳子拉力与重力、浮力和滑轮重关系
绳子拉力为
工件在水中上升6m的过程中,绳子移动距离为
工人做功
答:工件在水中上升6m的过程中(工件始终浸没在水中),工人做功372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