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课件(5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课件(5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5 22: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14 文言文二则
导入一
导入二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
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普通的事物或经
典的故事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
导入一
导入二
学 弈
下棋
学下棋
孟子 (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及其弟子编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
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
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wéi

zhuó



hónɡ
huì
yuán

wéi
wèi
在文言文断句中,“之”“而”等一般可视为读断符号了,其次,断句最好不要破坏语义完整性,太过支离破碎也不好。
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工具书、相关笔记或资料。
联系上下文。
反复诵读,用心思考。
同桌、小组内共同探讨。
理解文意
结合课本上的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全国
通国
善于,擅长
……者也:判断句式,意为“是……的人”
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只听弈秋的教诲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教导
其中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引,拉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然
指弈秋的指导
天鹅
到,来


指天鹅
鸿鹄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因为
他,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
不如

一起

他的,指后一个人
·

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
2.学下棋的人态度如何?
3.学下棋的结果怎样?
4.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阅读提示
一人( )
一人( )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学得不如前一个
( )
智力上的差别( )
学习态度不同( )

×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专心致志者
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人
一人
学弈
三心二意
专心致志
学贵专心事中见理
不如
本文通过讲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读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主张清静无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列子先后著书二十篇,编成《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iàn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zhì

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辩斗
到东方,去东边
辩论,争论
原因,缘故
理解文意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日中
认为
正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盛物的器皿

·

·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正午时就像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沧沧
寒冷的意思
热水
沧沧凉凉:寒凉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裁决,判断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两小儿争论的问题是什么?
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人的远近差别。
早上的太阳
中午的太阳
傍晚的太阳
一小儿的观点——“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
日中
视觉
依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
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车盖


另一小儿的观点——“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
时近也。”
触觉
日中
日初出
依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
探汤
两小儿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针对两小儿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探究人物形象的特点
聪明可爱 善于动脑
大胆质疑 勇于争辩
谦虚谨慎 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
“辩日”角度
“小儿”角度
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
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也很令人敬佩。


近者大
远者小
远者凉
近者热
两小儿辩日
这则小故事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讲了两个孩子的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
拓展一
拓展二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废寝忘食 全神贯注 一丝不苟 孜孜不倦 凿壁借光 力学笃行 不耻下问 闻鸡起舞 手不释卷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勤学好问 精益求精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如饥似渴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拓展一
你知道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吗
日初出大、日中小的原因: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①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②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
拓展二
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日初出凉、日中热的原因:①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②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量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量照射到地面上,并被地面吸收一部分热量,所以感到热。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鸿鹄(hào hú) 弓缴(zhuó jiǎo)
辩斗(dǒu dòu) 盘盂(yú mènɡ)
弗若(fó fú) 沧沧(chānɡ cānɡ) 探汤(shānɡ tānɡ) 学弈(yù yì)








·
·
·
·
·
·
·
·
二、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句子中“为”的意思是________,“其”
的意思是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
他的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
了孩子的____________。
(2)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
天真可爱
示例:学无止境,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背诵指导:
《学奕》:专心学习的人——无心学习的人——学习结果——原因判断
《两小儿辩日》:孔子见小儿——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小儿笑
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
◇思援弓缴而射之。
◇孔子不能决也。
善:善于,擅长。
之:代词,指“鸿鹄”。
决:判断。
·
·
·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学弈》译文:弈秋是全国的围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
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译文: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寒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的观点正确。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第二个小孩的观点是“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
第一个小孩是通过观察太阳不同时间的大小来论证的;第二个小孩则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来进行论证的。
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
2.收集更多蕴含哲理的文言文故事,
品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