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写作《 诗歌创作》教案
1.下面是一位同学还没有写完的诗作,请续写完成这首诗。
礼物
十四岁生日那天,
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
是一架望远镜,
还是一个崭新的足球?
我摇了摇头,
爸爸,
我什么都不要,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下棋,
和我一起郊游,
…………
2.好朋友的生日快要到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把你的祝福和希望送给他。
3.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写作指津
分析题目一,这首诗以《礼物》为题,实则表现出对和谐、平等、融洽父子关系的期待。希望父亲能够陪伴、理解自己,写出一个十四岁少年的心声。
写作指导:首先明确文本的主题是礼物,想一想当你和父亲变成朋友的时候,你最想同他一起做什么?可以从前文“不要望远镜、不要崭新的足球”看出,这个礼物应该是指向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愉悦,通过“下棋、郊游”可以看出对这个礼物的构想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可以从你与父亲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选取恰当的素材;也可以进一步拓宽思维,加入想象,畅想与父亲成为朋友的画面;在诗歌的结尾可以谈一谈这份礼物对你们的意义,或者谈一谈和父亲成为朋友后生活的变化。其次明确文本的要求是续写,应该契合前文的语言风格、行文结构,契合十四岁孩子的内心想法和行为习惯,与前文衔接得融洽、自然。
分析题目二,明确这首诗歌的写作对象是好朋友,写在生日贺卡上,应该既有对好朋友生日的祝福,也能体现出友谊的深厚,同时能借助一定的意象表达情感,语言凝练,真挚动人。
写作指导:写作前可以在脑海中回顾一下:第一时间你的脑海中会浮现谁的脸庞?会想起什么样的故事?与好朋友交往的事件中什么细节令你印象最深刻?可以在诗歌中穿插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和有代表性的事件,直接抒怀;也可以选取一定的意象,借物抒怀,表达你对朋友的情感和祝福。可以选取关系紧密、能让人想到友情的意象,如天空和飞鸟,让意象和友谊之间的关联紧密呈现;也可以在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发现相似点,尽量从远处设喻,使得意象新颖、奇特;还可以学以致用,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取合适的意象,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同时不要忘了为这首诗歌拟一个精巧的标题,拟标题的时候可以围绕诗歌所选取的意象命名,也可以围绕诗歌中典型的场景和事件命名,或者直抒胸臆,以你对朋友的祝福命名。
分析题目三,本首诗歌创作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仿写。仿写需要建立在对本单元诗歌内容的熟悉和理解基础上,《我爱这土地》《乡愁》表达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你是人间四月天》表达对爱的赞颂,《我看》体现出对生命的思考,还要关注到表现形式,如断行、押韵、意象的选取等。
写作指导:
选取一首令你印象最深刻的诗歌,想一想它哪个角度最打动你,引起你的共鸣?同时还要注意仿写的要求:前两首要求创作同题诗歌,可以寻找相似的意象,表达类似情感,如炊烟、小溪,跟土地关系密切的阳光、雨露、植物,表达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后兩首要关注表达形式的相近,如《你是人间四月天》,确定抒情的对象“你”指什么,注意跨行、断行的特点,通过句末押韵表现诗歌的音韵美,《我看》则可以思考你期望用四个“我看”,描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思维——你还能联想到哪些意象,通过它们如何抒情?模仿课文的句式,发挥想象,不仅从外在“形”上保持与原诗的一致性,更要注意内在情感的表达,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
范文
礼物
施凯洲
十四岁那天
您问我想要得到什么礼物
是一架望远镜
还是一个崭新的足球
我摇了摇头
不,爸爸
我什么都不要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下棋
和我一起郊游
和我一起踢球
和我一起欢笑
在红日初升的时候
您和我同饮一壶浓茶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
您吹着口琴而我歌唱
我希望我们能重回故乡砖瓦斑驳的旧房屋
回忆您牙牙学语时的童年时光
我希望我们能同去未来沐浴憧憬光芒的象牙塔
更坚定地立下成长的志向和誓言
我希望您的大手
拉着我渡过河流的汹涌
我希望您的双眸
凝望我面对人生的风雨
爸爸
我想要的礼物其实很简单啊
我只想您陪我长大
简单、温暖、美好
就像您不要香烟
不要美酒
只要我陪您踢球
我陪您歌唱
我陪你欢笑
点 评
作者特别善用对仗,“红日初升”“夕阳西下”,内容上呼应,从回到过去,到畅想未来,父子情深,共同面對人生的风雨;情感真挚,温暖美好。在文末,作者将自己的愿望和父亲的愿望相互结合,使整篇文章在形式上回环往复、遥相呼应,同时,诗歌的行文若流水,读起来充满诗意。
松鼠
王奕婷
树上的松鼠早已冬眠
你做的松鼠仍坐在窗边
它是否和你一起
期待着冬天
烛光揣着满心的暖
在黑暗中轻轻地泛
你是否还用那颗松鼠心
许下“松鼠”的生日愿
松子撒在桌前
我们嗅着香甜
抬眼看,窗边
松鼠也在垂涎
轻轻舔
却不知那苦苦的松子是甜是咸
松果藏在丛间
我们倾听秋天
低头看,湖面
一对笑脸映其间
把手牵
我们许下相伴永远的诺言
可一切都在变
暫时的再见
诺言终变成谎言
下次相见时
你是视而不见
还是笑着腼腆?
多希望回到从前
回到十年间的任意一天
但我依然怀着一颗“松鼠心”
轻轻地说——
希望你的14岁顺心如愿!
评
本诗以“松鼠”贯穿全诗,首先通过冬眠的松鼠和朋友赠送的松鼠引入画面,接着回忆吹蜡烛的生日场景,然后回忆与“松子”“松果”有关的两件事,记录友谊的美好。而暂时的分别,并没有消减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松鼠心”实则是一颗真诚的“友谊之心”,语言生动活泼,童年的趣味跃然纸上。
我看
骆沁怡
我看一扇古色古香的院门
悄悄掩映空谷的幽兰,
我看着朽木在刻刀下绽放,
风骨脱俗,宛若游龙。
我看乐师敲响落满灰尘的鼓板,
悠悠传出昆曲缠绵着苏腔,
我看幕布缓缓地拉开,
千百年飞天的舞袖盈盈地流转。
哦,遗世的多少文化和技艺,
我枉然在你历史的年轮里幻想!
哦!多少世纪来你深长的呼吸,
永在连绵的歌谣里传承。
也许匠人的静斋门堂,
曾为你留下一席之地,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细绿枝条,
随着时代的风向而枯荣。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沉淀,
叫岁月挽你曲折地延展,
是相傳的心诀,文脉的续章,古老的希望
哦,让璀璨之中华文化与时代并进,
让源头与归属扎根我的心田,
像血脉里的烙印又把它描画。
点 评
《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等作品,让更多人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衰的美丽,增强了国人心中的文化自信。作者在一次偶然听取评书的经历中,对这种传统文化形式产生了浓郁的兴趣,进而涌现出希望好好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之根的希冀。这些流传下来的古老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瑰宝,是生命源头的钥匙,更是一代人向未来奋进的底气!创作这首诗歌,需要广泛的阅读与积累、熟悉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深度的思考,以及超凡的语言组织能力,读来令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