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精彩的戏曲》
设计理念:
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九课。新课标指出,学生的美术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往往是有足够热情的,戏曲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但由于年龄和经历限制,对于他们来说,戏曲既熟悉又陌生,所以讲述知识的同时结合生动的表演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是学习本课的基本动力。结合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去组织课堂活动,例如,学生模仿、知识竞猜、戏曲欣赏、教师演唱等方式,充分体现自主、民主、合作、快乐的学习氛围,力求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戏曲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选择合适的材料,用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方式表现戏曲脸谱、服饰、道具等。通过听、说、画、做、唱、演等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视频、图片、知识竞赛、绘画制作、表演等方法,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国戏曲的独特魅力,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精神,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通过画脸谱、做服装、看表演来体味戏曲的精彩之处,表达自己对于戏曲艺术的理解和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
难点:恰当的选材来绘画、制作戏曲的脸谱、服装、道具,并能够进行表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戏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戏曲的种类多样。教师请学生看戏:带着问题欣赏戏曲联唱,你认为除了戏曲精彩的唱腔和配乐,还有哪里最吸引你?了解戏曲主要种类: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根据问题积极思考,感受戏曲除了唱腔、配乐和动作的精彩,还有脸谱、服装和舞台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初步认识到戏曲艺术的重要性及种类的多样性。学生通过看戏、赏析来增强对于戏曲艺术的兴趣。戏曲联唱中都是年龄较小的演员,让学生意识到戏曲艺术离他们并不远。认识到美术在戏曲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探究活动
介绍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及我国的国粹——京剧;三张剧照引出京剧的著名唱段《穆桂英比剑》、《三岔口》和《闹天宫》,用提问的形式引领学生思考戏曲艺术的精彩之处,接触手工学生赏析、模仿京剧名段。拉进学生和戏曲的距离,认识到道具可以利用身边材料手工制作,引发学生的兴趣。制作的道具,尝试模仿。
游戏竞赛
教师展示两位戏曲人物孙悟空和二郎神的脸谱作品,讲解人物关系,用“戏曲艺术大比拼”的竞赛的方式展开新课。学生欣赏教师制作的孙悟空和二郎神的脸谱。让学生感受脸谱的魅力和观察“画脸谱”的范例,为作品制作做铺垫;竞赛形式引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关:京剧人物脸谱连连看。播放《说唱脸谱》的一段音乐,将五张脸谱和名字连在一起。学生连线。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脸谱,了解谱式,知道不同脸谱代表不同人物,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性格。
第二关:填一填我是____角。出示戏曲人物,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填写人物行当并介绍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学生填空。认识京剧的四大行当,学会分类。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欣赏学生作品。展示教师制作范例,重点讲解脸谱、服饰、道具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手法。脸谱:谱试、制作步骤图,服饰:先整体再局部,道具:材料的多样性,可整体制作,也可组装。学生欣赏学习、观察、回答问题。开拓学生思路。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作品展示,激发想象力。
学生作业终极PK:小小戏曲家。小组合作完成一件有戏曲艺术元素的作品,可以画脸小组做好分工,合作制作作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创作。谱、制作服饰或道具等。要求:作品要与戏曲元素紧密联系,生动形象。展示评价讲评作品。展示作品并进行简单表演。评价活动。训练学生的表现和评价能力。总结拓展总结本课,并让学生体会戏曲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课后拓展作业:
请继续搜集戏曲艺术的知识,认识舞台美术,和家长、朋友们一起欣赏戏曲,并绘画、制作、表演,让戏曲融入生活,体味戏曲的精彩之处。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戏曲艺术的精彩之处。提升民族自豪感。开发课后自主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