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点梳理
考点梳理
《课程标准》对词语的基本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的语境义,辨析词的感彩和语体色彩;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灵活运用词语,在写作中写出有新鲜感的词句。
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主要考查:词义的辨析与运用,词语的解释,成语的运用,关联词语的使用,词的语境义。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彩,并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包括俗语)。分值往往在四到六分。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写作当中,我们同样会用到词语。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
知识梳理
对于词语的识记,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要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理解词义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彩
类型 概念 举例
褒义词 词义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彩的词 优秀 壮丽 谦逊 刚强
贬义词 词义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彩的词 愚笨 奸诈 卑劣 渺小
中性词 不带褒贬感彩的词 结果 状况 配合 方法
三、辨析近义词
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感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四、正确使用成语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五、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
考点解析
目前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对词语的考查重在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1.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
2.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3.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4.正确使用成语;
5.选填恰当的关联词语;
6.词语在使用中感彩的变化;
7.根据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
题型示例一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红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布告——布局
解说: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谋略——谋生
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 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的意思。
C.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解说: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
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并辨析一词多义现象,可以是两字词语辨析,也可以是四字词语的辨析。选项A中,“布告”的“布”应解释为“宣告,对众陈述”,“布局”的“布”应解释为“作出安排”;选项C中,“情不自禁”、“忍俊不禁”的“禁”应解释为“控制”“忍住”;选项D中,“温故知新”的“故”是“旧的,从前的”,“无缘无故”的“故”是“原因”的意思。
题型示例二
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淹没(mò) 惬意(xiá) 揠苗助长(yà拔) 锲而不舍(qiè用刀子刻)
B.折本(zhé) 对峙(zhì) 唾手可得(tuò口水) 毛骨悚然(sǒng恐惧、害怕)
C.阴霾(mái) 肄业(yì) 坦荡如砥(dǐ磨刀石) 岿然不动(kuī高大)
D.涸辙(hé) 讣告(fù) 怒不可遏(è阻止) 拈轻怕重(niān挑选)
答案:C
解析:该题是一个字音与释义的综合考查题,也就是说,对词语的解释也有可能与字音、字形结合起来一块考查。A.“惬意”的“惬”应读“qiè”,B.“折本”的“折本”应读“shé”,“唾手可得”的“唾”意思是“吐口水”。D.“拈轻怕重”的“拈”是“用手指拿东西”的意思。
题型示例三
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________。此标志与世博会会徽“世”________,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________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
A.凑成 异曲同工 表达 B.构成 同心协力 表示
C.凑成 同心协力 表示 D.构成 异曲同工 表达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通常是近义词的选词填空,可以是两字词语,也可以是成语或俗语等。“构成”指“组合而成”,“凑成”指“拼凑而成”,这里的标志为图案,应组合而成;“同心协力”是指“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这里用于志愿者标志和世博会会徽的设计,应为“异曲同工”;“表达”侧重于表示思想感情,用于此处更合适。
题型示例四
下列各句中,红色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lO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答案:C
解析: 该题考查成语在句子中的使用是否恰当。另一种变式为括号中的词语是否可以替换该词。A项“响彻云霄”指声音十分响亮,与前面的“名声”搭配不当;B项“各得其所”,意思是各如其所愿,不能用在相互地配合之意中;C项“锲而不舍”指做事坚持到底,有毅力,用在此处恰当;D项“头晕目眩”指头昏眼花,不符合语境。
题型示例五
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则药品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分别说说两个加红字的不同含义。
药材①________好,药才②________好。
答案:①材料、用材②才能够、才能
解析:该题为填空题。考查的是在一定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第①题中的“材”是名词,本义是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在这里指制药用的材料;第②题中的“才”有多个义项,如才能(名词)、人才、刚刚、才能够等,在这里是副词,承接前面的话,表示强调确定语气,是“才能够”“才能”的意思。
题型示例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世界瞩目。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________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1)下列加红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世博——搏击风浪 B.作为——为富不仁
C.仍然——忍辱负重 D.词章——义不容辞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 B.虽 C.因为 D.如果
(3)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 请客的义务
B.比喻起沟通作用 请客的主人
C.比喻起沟通作用 请客的义务
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 请客的主人
答案:(1)C (2)B (3)B
解析:该题是一个读音、关联词、词语的语境义考查的综合题。(1)“仍然”的“仍”读réng;“忍辱负重”的“忍”读rěn;(2)通过联系“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的“但”,可知答案应该选B。(3)结合语境,“桥梁”在这里是比喻义,而“东道主”指的是主人,因此答案应该选B。
能力自测
一、选择题
1.对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浩劫(灾难) 陈词滥调(陈述)
B.窒息(阻塞不通) 随机应变(机会、形势)
C.相宜(合适) 潜滋暗长(生长)
D.匿名(隐藏) 百废待举(兴起)
2.对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料理(管理、办理) 精益求精(更加)
B.恣肆(无顾忌) 好意难却(推辞)
C.畸形(不正常的) 执迷不悟(坚持)
D.不逊(和蔼) 杳无音信(消失,不见踪影)
3.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地制宜(根据) 不能自已(停止)
B.不辍劳作(停止) 不毛之地(草木)
C.无稽之谈(滑稽) 水土不服(适应)
D.触目伤怀(心) 深居简出(很少)
4.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变幻莫测(不能够) 变卖典质(物质)
B.与日俱增(一起) 自强不息(停止)
C.坦荡如砥(质地很细的磨刀石) 恃强凌弱(凭借)
D.无济于事(帮助) 家喻户晓(明白)
5.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彼
C.塞翁失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囊萤映雪——临时抱佛脚
6.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民风淳朴的都市桃花源。(俨然:形容庄严。)
B.“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的话语像和煦的春风温暖了人们的心。(和煦:温暖。)
C.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D.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全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内部改革,增强造血功能。(造血:比喻部门、组织、单位等从内部挖掘潜力,增强自身的实力。)
7.对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用在句中形容卢沟桥桥面柱头上的石刻狮子雕刻得十分形象,如同真的一样。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萧索:荒凉、冷落。
用在句中描写了远处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反映出农村经济日益凋敝的状况。
C.我欢悦,是因那时我已粗识文字,知道爱读书,接触了书,只觉得自己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
充盈:充满。
用在句中写出“我”经过读书之后,知识日渐增长的喜悦心情。
D.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用在句中形象地描绘出了彩霞色彩斑斓,绚丽耀眼的特点。
8.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①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的 _________,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人类共同的财富。
②《钱塘湖春行》一诗在“早莺”“新燕”“乱花”“浅草”中蕴含着白居易的喜悦之情, _________这首诗的意境美,就是要品味诗中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③这位漫画家与别人不同,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幽默的自画像,真是 _________。
④有些人忽略了这个时代发展中的许多有利因素,讲一些 _________的话,如同激昂的交响乐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A.标志 鉴赏 别出心裁 妄自菲薄 B.标致 鉴赏 别开生面 妄自尊大
C.标志 鉴别 别出心裁 妄自尊大 D.标致 鉴别 别开生面 妄自菲薄
9.一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_________。
(2)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_________。
(3)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_________。
A.安逸 严谨 悔悟 B.安逸 严谨 感悟
C.安逸 严格 悔悟 D.安静 严格 悔悟
10.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________的铁路系统。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________,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________的文字之一。
A.完善 折服 悠久 B.完整 佩服 悠长
C.完善 佩服 悠长 D.完整 折服 悠久
11.下列语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12.下面句子中加红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B.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C.上海世博会开幕后,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大会的接待工作井然有序,周道如砥。
D.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13.下列句中加红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14.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到上海参观世博园的游客,虽然来自世界各地,萍水相逢,但在进馆排队的漫长等待中,他们互相攀谈,一下子成了朋友。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15.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16.句中加红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期到西部支教,同学们纷纷响应,无独有偶,她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17.选出加红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 )
A.①小张当了劳动模范,我们全村都很光彩。
②在所有申办 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中,北京有如光彩夺目的明珠,备受评审团的青睐。
B.①他回到家就感到鼻塞、头痛,身体发热。
②当时我头脑发热,失去理智,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
C.①他的穿着虽然朴素,但很整洁。
②这本书介绍的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D.①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
②他终于安然度过了那段白色恐怖的非常时期。
18.下列句子中,加红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班的同学们看到努力取得的奖状,非常兴奋,大家面面相觑,然后击手庆贺。
B.小王做事,一向小心翼翼,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C.她们两个人关系非常好,简直可以用形影不离来形容。
D.看到这有趣的一面,大伙也都忍俊不禁。
19.下列句子中,加红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同见异思迁毛病,受到了不少同学的批评。
B.他刚来公司,但是做事有条不紊,今天下午开会的时候,领导表扬了他。
C.这位画家的水平非常之高,大家都称赞他的画有“行云流水”的妙处。
D.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20.下列句子中,加红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为了提高我的成绩,为我请了家教,但是我的成绩依然不见提高,父母为此忧心忡忡,不知道怎么办好。
B.事故发生的现场,有很多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袖手旁观,很少有前去帮助的。
C.在事实面前,他的谎言,便不攻自破了。
D.他是一个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21.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新体育馆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栩栩如生。
B.这几年城市发展很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
C.设计师们匠心独运,修建的环湖绿化带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D.上海世博园中的各国场馆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二、填空题
2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该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 _______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对地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 _______的。
A.思考、晴朗 B.踌躇、晴朗
C.思考、响晴 D.踌躇、响晴
2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该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 _______。
②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 _______,冰雪是了的前身。
A.弧度、发源 B.弧度、开始
C.弧线、发源 D.弧线、开始
24.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他懂得________,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________,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功亏一篑”
C.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功亏一篑”
D.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2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以_________待_________
(2)_________而不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风云
(4)_________次_________比
26.按要求写成语
(1)表达愉快心情的: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中带“绿”字的: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任选两个作答)
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 A (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 B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 C (形容家庭之乐)。
我选________,成语:________;我再选________,成语:________。
三、综合题
28.请在下边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1)门可罗□ 意思:________________
(2)声名□起 意思:________________
29.近年来,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日本2008年的年度汉字是“变”,2009年的年度汉字是“新”,这两个字均反映了日本近两年间政坛演变的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较强的象征性;中国2008年当选的年度汉字是“雷”,2009年“被”字的拥护者颇多,这两个字具有鲜明的中国网络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民情民意。请根据你对时事的了解,为今年的中国遴选一个“年度汉字”,并简要说明你遴选的理由。
年度汉字:________________
遴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
3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2009年9月10日,韵律欢快、舞姿轻盈、气势páng( )礴的龙岩《采茶灯》舞万人表演喜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龙岩《采茶灯》曾被拍成纪录片在国内外放映,并多次获得国际表演大奖。其原始曲谱被收入《中国音乐史音响曲谱》永久保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口头文化遗产”收藏。它那优美的旋律,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农村广播的序曲响彻( )大江南北;它那优美的旋律,曾伴随着中国奥运健儿矫健的步伐进入第二十六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会场……
新年伊始,龙岩《采茶灯》又获得第十二届大世界吉尼斯最佳项目奖的奖杯,为虎年送上了一份厚礼。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红字注音。
páng( )礴 响彻( )
(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遗产”。
(3)请将下面对联中加红的成语补充完整。
上联:龙岩龙盘 地灵人杰
下联:虎年虎跃 家和国兴
参考答案
1.A 解析:“陈词滥调”中的“陈”不能够解释成“陈述”,应该解释为“陈旧的”。
2.D 解析:“不逊”中的“逊”字应该解释成“恭敬、有礼貌”。
3.C 解析:“无稽之谈”的“稽”应该是“根据”的意思。
4.A 解析:“变卖典质”中的“质”是“抵押”的意思。
5.D 解析:成语“囊中映雪”,写了晋代车胤、孙康两人的典故,形容家境贫寒,勤学苦练。俗语“临时抱佛脚”是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显然前后不对应。寓言《愚公移山》《塞翁失马》、故事《囊萤映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考生在教材中接触到的。
6.A 解析:“俨然”一词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在本句当中亦可理解为“整齐”,而不是“庄严”。
7.D 解析: D项对“金碧辉煌”的作用分析有误,“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金碧辉煌”描绘的对象不是“彩霞”,而是“丝绣和头饰”。
8.A 解析:第一组是“标志”和“标致”。“标志”是名词,意思是“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用在第一小句中,是完全可以的。“标致”是形容词,从词性上来看,就可以排除它,再看它的意思“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用在这儿,也是不可以的。第二组词语是“鉴别”和“鉴赏”。“鉴别”的意思是“审察辨别”,而“鉴赏”的意思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根据第二小句的内容,显然用“鉴赏”更好一些。第三组词语是“别出心裁”和“别开生面”,这两个词语非常有迷惑性,前者的意思是“独出巧思,不同流俗”,后者的意思是“另辟蹊径开创新的形式或格局”。两者在程度上是有差别的。第四组词语是“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前者的意思是“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后者的意思是“虽无真才实学,却自命不凡,盲目骄傲自大”。
9.A 解析:“安逸”指安闲舒适,多用于生活方面。“安静”指不喧闹无声音,多用来修饰环境。根据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可排除D项;第(2)句“严谨”指严格、周密,用在这里更准确。可排除C项和D项。第(3) 句对犯错误后的反省,可排除B项和C项。然后将前面的分析整合得出结论A项。
10.A 解析:“完整”指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完善”是完备美好的意思。修饰“铁路系统”,“完善”比“完整”合适。“佩服”是钦佩的意思;“折服”是信服的意思。“为……所”只能和“折服”连用。“悠久”是长久、久远的意思;“悠长”是漫长的意思。可以说“悠久的历史”,不能说“悠长的历史”。因此答案选A。
11.D 解析:“乐此不疲”意思是“因对某事酷爱而不觉疲倦”,用在此处不当,可改为“乐不可支”。
12.D 解析:A项“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这里用来形容树木不当;B项“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这里用来指书中的观点不当;C项“周道如砥”原意是用来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后来也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这里形容工作秩序井然有序不当。
13.D 解析:选项D中的“天伦之乐”是指“家庭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用在此处不合适。
14.B 解析:B项中的“不耻下问”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这个成语与句子的语言环境不相符。
15.B 解析:选项A中的“监控”为“监测和控制”之义,对天气只能监测,无法控制,所以“监控”用在此处不合适。选项C中的“鹤立鸡群”是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此处用来修饰高楼,不合适。选项D中的“寻章摘句”是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或读书时只摘取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该成语用在此句,使语意前后矛盾。
16.C 解析:A项中的“错落有致”的意思是“形容排列或摆放的很整齐”。B项中的“无独有偶”的意思是“虽然罕见,但不只独个,还有可以配对的(多含贬义)”。D项中的“敝帚自珍“的意思是”将破旧的扫帚视作宝物来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并不好或不贵重,但自己爱惜“。
17.D 解析: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A项“我们全村都很光彩”中的“光彩”是“光荣”的意思,“北京有如光彩夺目的明珠”中的“光彩”是指颜色和光泽。B项“身体发热“中的“发热”是指发烧,“我头脑发热”中的“发热”是比喻不冷静,不清醒。C项“他的穿着虽然朴素”中的“朴素”是指不浓艳,不华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中的“朴素”是指萌芽状态的,未发展的。D项中的“非常”都是指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18.A 解析:“面面相觑”的意思是“你望我,我望你,惊惧不知所措”,用在这儿,显然不行。
19.C 解析:“行云流水”的意思是“像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比喻文章洒脱自然,不做作”,不能够用它来形容画。
20.D 解析:“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 D句的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21.A 解析:“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在这里不恰当。
22.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两组词语的辨析。“思考”只是一个普通的词语,它不能够表达出“踌躇”所具有的“犹豫不决”的意思。“响晴”的意思是“天空晴朗无云”,它的语气更强烈。
23.C 解析:“弧度”的意思是“平面角的一种量度单位”。用在这里不如“弧线”更合适。“发源”的意思是“指江河等开始流出,起源”,它强调“源头”,而“开始”则没有这种意思。
24.C 解析:选填词语要注意分析语境。句①中,写他受到资助完成学业后,毅然回乡任教,回报社会,这表明他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所以横线上应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句②写南非申办足球“世界杯”,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输了,为了突出“输了”的结果,可填写“功亏一篑”。
25.(1)逸、劳(2)锲、舍(3)叱、咤(4)鳞、栉
26.解析:本题变换角度,巧妙的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有错别字不得分(例略)
27.A 乐此不疲 B 怡然自乐或怡然自得 C 天伦之乐
解析:本题为选做题,灵活性强。A空的成语与快乐有关,而且有不觉疲倦的意思,因此会想到成语“乐此不疲”;B空根据成语的意思大家会联想到《桃花源记》一文,据此会概括为“怡然自乐”或“怡然自得”,注意“怡”的写法;C空形容家庭之乐,即老少同乐,所以应该填“天伦之乐”。
28.①雀 麻雀 ②鹊 喜鹊,像喜鹊一样
解析:①“门可罗雀”意思是大门前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②“声名鹊起”是指声名传播像喜鹊起飞一样快。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29.示例:年度汉字: 和 遴选理由:创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解析:所选汉字要体现高度的概括力和较强的象征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的民情民意。若遴选的汉字没有关注时政热点或者遴选理由交代不充分则不符合要求。
30.(1)磅 chè (2)“遗产”本指“先人所遗留下来的财富”,这里指《采茶灯》的原始曲谱被收入《中国音乐史音响曲谱》永久保存。 (3)凤舞 平川
解析:(1)注意“磅”不要写成“膀”。“响彻”的“彻”不要误读成qiè。(2)结合语境,不要理解成《采茶灯》是先人留下的口头文化遗产,而是指《采茶灯》的原始曲谱。(3)注意结合语境,从自己积累的带龙虎的成语中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