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08 12: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总复习8:诗文积累
要点梳理
考点梳理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道:“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文学素养。”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积累,重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重视学生“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近几年,背诵默写题已成为各地中考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而且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发现每张试卷的默写题分值少则6分,多则15分,能不能拿稳默写题的分数,也是决定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主要因素。
  诗文积累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文名句的记诵情况,包括现行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诗(词)文名句、新课标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中的名句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言语等。
  对背诵默写的考查,主要针对我国古代和现代名家名篇中那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且语言凝练、含义隽永的句子。
  中考古诗文的默写大多是填空题,但内容有深浅,层次有高低,难易有梯度。分析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大类:①直接默写型 ②理解默写型 ③迁移应用型默写 ④开放拓展型默写。
知识梳理
  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必背古诗文50篇(目录)
  1.《<论语>十则》(学而时习之)  《论语》
  2.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   《孟子》
  4.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
  6.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诸葛亮
  7.桃花源记(晋太元中)   陶渊明
  8.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  郦道元
  9.马说(世有伯乐)     韩愈
  10.陋室铭(山不在高)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
  14.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考点解析
  今年中考试题对名句积累的考查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依据文本内容填写上句或者下句;
  2.按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原句;
  3.联系社会时事写出诗(词)文名句;
  4.结合具体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课外诗句引出课内诗句;
  5.写出一些成语在古文中的源出句;
  6.根据要求写出描写同一类事物的一组句子。
题型示例一:记忆型默写
  又叫直接默写型,即直接写出所给语句的上句或下句。这类题难度较小,属记忆诵读的较低层次。答题上没有特别技巧,结合平时记忆即可,但得分率并不高,主要是有错别字或添字、漏字的情况发生。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
  此类题从形式上看主要有:有前句无后句,有后句少前句,有两头缺中间。从内容上看考查的主要是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等。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8)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答案:
  (1)思而不学则殆 (2)受任于败军之际  (3)但使愿无违  (4)云生结海楼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浅草才能没马蹄  (7)无丝竹之乱耳
  (8)黑云压城城欲摧  (9)铜雀春深锁二乔  (10)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解析:此题全为记忆型默写,均出自“新课标”推荐的课内篇目。注意“殆”“庇” “摧”等字不要误写。
题型示例二:理解型默写
  理解型,顾名思义,即给出要求背诵的诗句的含义或在文中的作用,按提示的要求写出相关的内容。该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有熟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回答。根据考查内容的不同,这种题型可分为以下五类:点出句子中心,写出课文原句;联系上下文,写出相关内容;由此及彼,写出联想比较的句子;点旨明志,写出画龙点睛的句子;隐含修辞、创作艺术的句子。
  古诗词名句默写。
  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池上碧苔三四点,(1)________________”是淡淡的春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宜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2)________________”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3)________________”是伤怀的冬寒。
  风花雪月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4)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城春风吹不走李白满腹乡思;“(5)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地落花道不尽杜甫一生飘零;“山回路转不见君,(6)________________”是岑参雪天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是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由望月而牵动的骨肉相思之情。
  答案:
  (1)叶底黄鹂一两声  (2)却话巴山夜雨时 
  (3)铁马冰河入梦来  (4)谁家玉笛暗飞声
  (5)正是江南好风景  (6)雪上空留马行处 
  (7)共看明月应垂泪  (8)一夜乡心五处同
  解析:这8个题都是理解型默写题。注意结合题干的提示进行正确默写。书写准确,不写错别字。
题型示例三:迁移运用型
  此类题型常常先叙说一种可以引用学过的诗文来表明某种特定情况的情景,然后让学生用一两句意思相关的古诗名句来填空,它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联想能力,与现实联系紧密,要求考生能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古为今用。
  请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答案: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解析:该题给出了一个“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的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引用相关诗句填空。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可联想到诗歌中合适的诗句。注意“悬”字的写法。
题型示例四:开放拓展型
  此类题也叫聚合型试题,此类题灵活性大,跳跃性强,知识跨度大,既有点的积累,又有面的扩展;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既可以就内容,也可以就写法等进行分类整理。比前几种题型难度更大,是对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重新思考组合(聚合或发散能力)的一种测试,是对考生能否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的一种很好的测试方式。
  “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写出一个借酒抒发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示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酒酣胸胆尚开张。/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该题的开放性与可拓展性很强。只要所写诗句中含有“酒”字或者与“酒”有关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题型五:综合型
  运用积累填空,并仿照1~3题的形式完成第4题。
  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的轻烟淡月;那是“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2.诗有味。“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 雪中的梅树清气飘逸;“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
  3.诗有声。“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 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4.诗有色。“隔断红尘三十里,_________________”,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种题型考查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审清题意,弄清要求。由于有条件限制,有目标导向,要求考生不仅要熟背课文,还要理解诗句含义。所以解答时要审清题意,弄清要求,正确默写。以上例题中的第4小题难度较大,把理解默写和语言运用两种能力考查巧妙结合在一起,是中考中出现的新题型。第1空因为有上句作提示,只要我们熟记宋朝程颢的《秋月》诗,并根据题意要求写表现红白相衬的诗句,就不难得出“白云红叶两悠悠”的答案;第2空是仿照示例写出两句“诗有色”的诗句,并用两句话对这两句诗作评论,要求句式相同,点评符合诗意。示例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意葱茏,如一首悠然的歌。示例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愁云惨淡,是一支凝重的曲。其他答案分别是1.夜泊秦淮近酒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2.雪却输梅一段香  悠然见南山3.弓如霹雳弦惊  晴空一鹤排云上4.白云红叶两悠悠。
能力自测
一、记忆型默写
  1.填空。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2)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是知之。(《〈论语〉十则》)
  3.古诗词名句填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4.默写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5.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2010  福建厦门)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人。
  (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诗文默写填空。
  (1)将下列诗文默写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_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2)选择型默写。(在下列四句中任选两句)
  ①________________,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孰不顺成?(《说苑·建本》)
  (2)皎如飞镜临丹阙,________________。(李白《把酒问月》)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4)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默写。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3)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1.按课文原文填空。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________《秋词》)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虞世南《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3.默写。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凤箫声动,________________,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
  (4)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5)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6)________________,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14.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4)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5)________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15.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醉花阴》)
  (5)岁寒,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7)乃下令:“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8)全石以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为坻……(《小石潭记》)
二、理解型默写
  16.默写。
  《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18.默写。
  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中最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作者醉憨神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9.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_。
  20.默写填空。
  (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________,________”。
  21.诗文默写填空。
  (1)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独辟蹊径,用“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句子让无形的愁绪有了重量。
  (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苏轼,绝世文才,以诗文言志传情。他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矫健弯弓,豪情满怀,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月夜游寺,感慨人生,寄托情思于如水明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
  23.
  (1)《马说》一文中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教育局老局长虽已退休,但他仍然十分天心下一代的成长,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用《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空)。
  24.默写填空。
  (1)《岳阳楼记》中,“古仁人”能够有异于常人的超然情怀,是因为他们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想象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宽慰之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5.古诗文默写填空。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友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杜甫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道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26.古诗词名句填写。
  (1)“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中飘逸洒脱而又放旷不羁,但他诗中往往又愁情满怀。请写出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举办诗歌朗诵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为“古诗词接龙”。要求将所给诗词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请你完成下面接力。
  瑟瑟谷中风→风雨不动安如山→________________
  (4)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真正的朋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深厚感情,而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7.默写。
  (1)齐王下令进谏初期,描写群臣进谏场景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2)《论语》中使你终身受益的警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
  28.默写填空。
  (1)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________,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2)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三、迁移型默写
  29.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努力“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尽所能需要人尽其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听到“呜呼!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的感叹;各得其所需要住有所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呼喊:“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请根据提示或要求填空。
  六月是我省大部分地区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32.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吗?那么请你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真正做到誉毁不移志,荣辱不惊心,不达目标,永不止步。(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
  3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醉翁亭记》中的话回答)
  3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从历史角度来说,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的分离是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名言一样。但我们相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
四、开放型默写
  36.化用前人诗文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两处明显的化用:一处是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另一处是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请写出苏轼这首词中与之对应的句子。(两处选其一)
  37.古诗文填空。
  (1)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颂扬这种精神。
  (2)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38.名句默写。
  古诗文中,许多写花的佳句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9.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请写出表达送别之情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含有“草”字的连续两句。
  41.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雨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心,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雨”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鲁迅说:“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在你所掌握的古诗文中,哪位爱国者的话打动了你?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请你写出能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________。
  44.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表达深刻哲理的诗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4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句子。(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正确对待生死的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对待挫折的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记忆型默写
  1.(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只有香如故
  解析:注意准确书写,不要把“汗”“青”“故”误写成“汉”“清”“古”。
  2.(1)学而不思则罔 (2)不知为不知
  解析:注意“罔”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
  3.(1)独怆然而涕下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4.(1)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2)长河落日圆  (3)受任于败军之际
  5.(1)会当凌绝顶  (2)归雁入胡天  (3)枯藤老树昏鸦
  解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凌”“雁”“藤”“鸦”等不要写错。
  6.(1)勿施于人  (2)大漠孤烟直(3)塞上燕脂凝夜紫
  7.(1)①江山如此多娇  ②天时不如地利
  (2)①宁为百夫长  ②只有香如故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注意“娇”不要写成“骄”。第(2)题为选择型默写,要选自己最有把握填写正确的诗句。
  8.(1)悠然见南山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择其善者而从之
  解析:默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如“悠”不要误写为“幽”,“与”不要误写为“于”;也不能添字、漏字。
  9.(1)受学重问  (2)绿烟灭尽清辉发  (3)便引诗情到碧霄
  (4)东船西舫悄无言  (5)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解析:注意“清辉”“碧霄”“舫”等字词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
  10.(1)思而不学则殆  (2)五十弦翻塞外声  (3)无丝竹之乱耳 
  (4)病树前头万木春(5)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解析: “殆”不能写作“怠”。
  11.(1)谁家新燕啄春泥  (2)将军百战死  (3)云生结海楼(4)鸡声茅店月
  (5)往来无白丁  (6)感时花溅泪
  解析:如“啄”不能漏掉点,“茅”不能写成“苍”,“溅”不能写成“贱”。
  12.(1)不悱不发  (2)悠然见南山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
  (4)非是藉秋风  蝉  (5)待到山花烂漫时  (6)水中藻荇交横
  解析:该题涉及古诗文的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默写。默写时先根据作品名称对诗文进行回忆,然后逐个填写名句。填写时要注意几个易写错的字“悱”“睛”“锡”“藉”“漫”“藻”“荇”,分别易误写成“非”“清”“易”“借”“慢”“澡”“行”。
  13.(1)落日故人情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玉壶光转
  (4)白草红叶黄花  (5)皆若空游无所依  (6)政通人和
  解析:默写时要书写正确,如“萧”不能写成“箫”,“壶”不能写成“壹”,“白”不能写成“百”,“依”不能写成“衣”,“人”不能写成“仁”。
  14.(1)家书抵万金  (2)长河落日圆  (3)过尽千帆皆不是  (4)马作的卢飞快
  (5)不以物喜  (6)在乎山水之间也
  解析: “抵”不要写成“低”;“圆”不要写成“园”;“卢”不要写成“芦”。
  15.(1)万里赴戎机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人比黄花瘦  (5)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8)卷石底以出
  解析:戎、寥、凋、寡等字容易写成错别字,一定要注意。
  二、理解型默写
  16.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解析:本题是理解型默写,根据题目给我们的提示,扣住“高官厚禄,不值一文”去选择该填的句子,注意“辩”字的写法。
  18.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解析:此题为理解型默写,只要能熟练背诵辛弃疾的这首词,此题也很容易填写。
  19.众里寻他千百度  灯火阑珊处
  解析:本题为理解型默写,只要掌握辛弃疾的这首词即可写出答案。
  20.(1)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第(1)题看清提示“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第(2)题,注意提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
  21.(1)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2)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1)为理解型默写,回答时要紧扣“无形的愁绪”;(2)为开放型默写,答案不唯一,只要所写诗词曲带“树”字即可,并且是连续的两句。
  2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析:默写时要注意书写正确, “挽”不能写成“晚”。
  23.(1)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2)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4.(1)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的题干提示我们在默写时要注意与上下文句的联系,然后找到适合的句子填上。可分别抓住“能够有异于常人的超然情怀”“旷迭宽慰之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注意“婵娟”等字的写法。
  25.(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上俱欢颜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为理解型默写,根据题目给我们的提示,理解题目要求后再做。在默写时注意“庇”“俱”“婵”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
  26.(1)示例: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2)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3)示例:山随平野尽;山光悦岛性;山河破碎风飘絮。
  (4)日久见人心
  解析:第(1)(2)题为理解型默写,第(1)题题千要求很明确,要写与“愁”有关的句子,第(2)题为同题材的诗词比较,根据提示较好作答,范仲淹写边塞风光的诗歌,是《渔家傲》。第(3)题为诗句接龙,只要能接上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山”字即可。第(4)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填写名句,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俗语。
  27.(1)门庭若市  (2)示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东风不与周郎便
  解析:第(1)题属于理解型默写,由“群臣进谏”可知,这里的成语应当是“门庭若市”,这也是出自本文的唯一一个成语。第(2)题为开放型默写,所默写的语句必须局限在《论语》的范围内,答案不唯一。第(3)题为应用型默写,回答时要注意“东风”这个关键词语,找出《赤壁》中带有“东风”的诗句即可。
  28.(1)雪上空留马行处  海内存知己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本题为理解型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三、迁移型默写
  29.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注意“邪”不能写成“耶”或“也”,“庇”不能写成“比”。
  30.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31.铁马冰河入梦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  化作春泥更护花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注意“更”“濯”“清涟”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
  32.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33.醉翁之意不在酒
  3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5.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四、拓展型默写
  3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所谓化用前人诗文,多指截取前人诗文的某一部分变成自己的句子或句子中的一部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化用了《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几时”“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化用了《月赋》中的“千里”“共”。
  37.(1)如: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或: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如: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或: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8.示例:(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默写。古人写诗,往往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花”又是古诗中常见的景色之一。古人通过写花来抒情,产生了不少佳句,默写时要选有花有情的句子来写。
  39.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属于开放型默写,答案不唯一。只要是能表达出“送别之情”的诗句即可。
  40.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解析:开放型默写,诗句的内容只要紧扣“草”即可。注意书写要正确。
  41.示例:(1)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解析:开放型默写,答案不唯一,只要所写的诗句与“雨”有关即可。
  42.示例:(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开放型默写题,答案不唯一,爱国的表现形式不一,所写诗句体现爱国之情即可。
  43.示例:(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解析:开放型默写,答案不唯一,只要所写出的诗句与“惜时”有关即可。
  44.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解析:只要知晓什么是表达深刻哲理的诗句,那么可写的诗句就有很多,写自己熟悉而不容易出现错别字的诗句。
  45.对待生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待挫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