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5课《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5课《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6-05 21: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感知音乐中的大跳音程,并用体态表示音的高低
能感受各乐段情绪的变化并和同学合作随着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教学重点:感受、聆听音乐并用体态表现
教学难点:感受B乐段的顿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水果家族的舞会邀请卡
*聆听“验证码”1、2感受两组音的高低,并用体态表现
*出示PPT看图用beng视唱“验证码”
(设计意图:从听觉上感知音乐中的大跳音程,体态表现既符合低段学生的学情也为后面的整合环节做好铺垫)
二 聆听A乐段
*聆听Aa边看老师画图形谱,我少画了什么?
*复听Aa边画图形谱,并思考音乐适合走步还是摇曳的舞蹈?
*再次聆听Aa边律动(坐姿,做喜欢、漂亮的造型在最后一个音处定型)
(设计意图:故意遗忘两组大跳音程,是为了培养学生专注聆听的习惯,同时又有巩固作用,从看图形谱到画图形谱再到用体态表现音乐形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聆听Ab边看老师画图形谱,得出结论Ab是Aa的重复
*聆听Ac边看老师画图形谱,思考:和之前的两句音乐一样吗?
*复听Ac边画图形谱,思考:最后三个音你认识吗?
*复听Ac边看老师律动,思考:“呼唤”动作出现了几次?那时的音有什么特点?
*PPT出示“苹果”
*聆听Ac和苹果一起随音乐律动
*站姿,完整聆听A乐段并用体态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动作、图形谱辅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聆听长音,并加入情景创设,生动有趣,符合低端学情。由乐句到乐段聆听中渗透着从音乐要素到音乐形象的挖掘,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与方法)
接下来又是谁登场呢?PPT出示“草莓”
聆听B乐段
*聆听Ba边看老师画图形谱,音乐适合走步还是左右摇摆?
*复听Ba边画图形谱,在图形谱“—”短促的音那里拍手
*复听Ba边和老师一起律动
*聆听Bb边看老师画图形谱,得出结论两个乐句是相同的
*用同样的方法聆听Bc和Bd
*站姿,完整聆听B乐段并用动作表现
(设计意图:对比聆听AB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并用体态感知、表现,抓住音乐特点——顿音,从图形到动作层层递进,为后面环节做好铺垫)
聆听C乐段片段
这是谁在跳舞?你能跟他一起吗?板书ABA(苹果、草莓、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识别A乐段的再现,了解乐曲的结构)
三 介绍单簧管
揭题、介绍作曲家及“加伏特”
四 完整聆听全曲,联想舞会画面
(设计意图:安静地聆听、感受乐曲,进一步熟悉乐曲的乐句、乐段及音乐形象)
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满天星造型、水果大咖们的舞会正式开始啦
五 结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