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6 06:3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一根水平放置、粗细均匀的木材长0.8m,质量为1.2kg:若将它缓慢竖立起来(如图所示),至少需要   N的力,需要做的功为   J.(g=10N/kg)
2.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     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     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    (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3.如图所示,OA长50cm,OB长25cm,物重30N.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A端上升高度为20cm,B端下降的竖直距离为10cm.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 的大小为    N;缓慢匀速提升中拉力F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实际拉力F为75N,拉力做的总功等于   J,杠杆的机械效率等于   .
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棵树,它们的树冠和根系基本相同,只是乙比甲高。当我们研究哪棵树容易被大风吹倒或折断时,可以把树看作是一个   模型,由此可以判断出   树容易被吹倒或折断。
5.使杠杆转动的力叫   ,用字母   表示.阻碍杠杠转动的力叫   ,用字母   表示.
6.如图,长为 1m 的轻质杠杆AB,支点O 是杠杆 AB 的中点,OC:OB=1:2,将重 分别为 10N 和 2N 的正方体 M、N 用细绳系于杠杆的B 点和 C 点,已知 M的边长L=0.1m,
则此时 M 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沿竖直方向将 M 左右两边各切去 0.5h 的部分,然 后将 C 点处系着 N 的细绳向右移动 h 时,M 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 60Pa,则 h=   m。
7.如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相连,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为   g;已知OA的长度为30cm,OB足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N,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   s(g=10N/kg)。
8.小琪用如图所示钢丝钳剪铁丝,剪铁丝时动力臂长15cm,阻力臂长2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900N的力,小明至少要用   N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小琪去钓鱼所用的钓鱼竿是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二、选择题
9.如图所示,用力F向下拉杠杆,从而达到提升重物G的目的,关于该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F为动力,则物体的重力G 就是该杠杆的阻力
B.若以F 为动力,则该杠杆为省力杠杆
C.若F的方向保持竖直向下不变,则杠杆匀速转动过程中F大小保持不变
D.若要使该杠杆平衡,则图示的F就是需要施加的最小力
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绕O点转动,某同学在杠杆的左端挂一重为G的物块,在A端施加一个始终竖直向下的力F,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使杠杆处于图示的位置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杠杆是平衡的
B.此时该杠杆是省力杠杆
C.此时G×OB≠F×OA
D.要使A端的力最小,则F的方向应垂直OA向下
11.如图,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手拉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2.如图。将直杆沿重心O点处悬挂起来,空桶挂于A点,质量为也的重物排在P点时,杆恰好水平平衡,当桶内装满不同密度液体时,重物需要悬挂在不同位置,才能使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若在杆上相应位置标上密度值,就能直接读出桶中液体的密度。下列方法中,能使该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一些的是(  )
A.减小AO之间的距离 B.减小重物质量置物
C.减小桶的容积 D.增大桶的质量
1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杠杆重力忽略不计,AB=BC=CO。图中所用钩码相同,弹簧测力计均保持竖直方向拉杠杆,使杠杆平衡在图示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F3﹤F4 B.F1=F4﹤F3﹤F2
C.F1=F4﹤F2﹤F3 D.F1﹤F3﹤F2﹤F4
14.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撑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若在B端竖直向上施力稍微拍起一点距离,需要用力10N;若在B端竖直向下施力稍微压下一点距离,需要用力(  )
A.10N B.20N C.30N D.40N
三、画图题
15.在下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   旋一些(选填“左”,“右”),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实验中仍调到此位置平衡目的是   、   .
(2)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然可以平衡.
五、综合算题
17.杠杆平衡时,动力臂l1为0.6米,阻力臂l2为0.2米,若阻力F2的大小为60牛,求动力F1的大小。
答案
1.6;4.8
2.C;200;靠近
3.60;7;不变;85.7%
4.杠杆;乙
5.动力;F1;阻力;F2
6.900;0.05
7.1000;12.5
8.120;费力
9.C
10.C
11.D
12.B
13.B
14.C
15.解:如图所示:
16.(1)左;水平;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 (2)D (3)2
17.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F1l1=F2l2,
则动力F1= = =20N。
答:动力F1为2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