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各种形式的掷实心球与发展体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3.1各种形式的掷实心球与发展体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6-06 01:0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地推铅球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
课的任务 一、 使学生了解推铅球的基本知识二、 学习熟悉铅球的专门性练习三、 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的技术四、通过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操作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铅球的基本知识,握法与放置,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
教学难点 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蹬、转、挺、推、拨的技术
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预防与纠正法、游戏和比赛法等。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5分钟)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教学任务及要求。4、安排见习生 组织: 要求:集合迅速、整齐,精神饱满,口令清晰、洪亮
准备部分(10分钟) 1、沿直径为400m跑道慢跑2圈(3分钟)热身。 组织:要求:在教师的带领下慢跑,要求队伍统一、整齐。
2、做行进间体操(4×8拍)准备操五节1、头部运动2、膝关节运动3、腕踝关节运动4、腰部运动5、正、侧压腿 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8个节拍;2、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4×8拍。要求:动作有力,注意力集中。
3、行进间游戏:“喊数抱团”游戏目的:集中注意力,发展反应能力。游戏方法:学生沿操场跑动,教师突然喊出一个数字,如“1”“2”“3”……。学生听到数字后,立即与临近的同伴按所喊的数字抱成一团。 组织(如图):教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并和部分学生模仿1次。 要求:注意力集中,注意安全。
4、复习原地推铅球专门性练习(以右手为例)(1)持球动作要领:正对投掷方向,两脚成立正姿势,身体直立,将球放在右手中指指根处,其余四肢自然分开,头向右倾斜,用颈部与右手将球固定住,此时右手掌是横立,面向正前方。(2)引球。动作要领:左脚不离地,右脚后撤1米左右,右腿弯曲,上体向右后转,背对投掷方向,重心完全落在右脚上,球的投影点在右脚前脚掌上,右脚脚尖点地,脚尖稍朝向左侧。(3)推球。动作要领:右脚尖用力蹬地内旋,转髋前送,转体前移,重心逐渐由右脚转向左脚,左腿用力支撑,抬头挺胸,左臂后撤,右臂用力伸展,最后用力拨腕。(4)制动。动作要领:左脚主动蹬离地面后撤,右脚被动前伸落在左脚脚印上,制止身体继续前倾,防止出界。 组织:教法:教师讲解要领并示范2-3次。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徒手模仿练习5到8次,器械练习5到8次。)要求:1、练习积极、注意安全。图解:
基本部分(20分钟) 1、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动作要领一、持球:正对投掷方向,两脚成立正姿势,身体直立,将球放在右手中指指根处,其余四肢自然分开,头向右倾斜,用颈部与右手将球固定住,此时右手掌是横立,面向正前方。二、右手将球放在锁骨窝肘关节同肩高,左手自然置于体前。三、右腿微屈,上体向右侧屈,左腿自然伸直。四、推球时体会蹬、转、挺、推、拨五个字。五、出手后的制动(同原地推铅球)。注意: ⑴、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出手点的正确姿势利用 ⑵、注意安全练习 分组:两人一球,分开练习(如右图)。教学重点:注意体会蹬、转、挺、推、拨五个主要技术。蹬就右腿的蹬地,是为了将腿上的力量作用于铅球上,转就是在蹬的同时右腿以前脚掌为轴转动以次带动腿、髋、胸转动。挺身而就是挺髋、胸,推就是向前上方推出,拨就是最后出手时的拨球。 组织:二、教法:1、教师讲解要领并示范2-3次。2、学生练习(徒手模仿练习5-8次,器械练习5-8次)。3、重难点的讲解。4、错误动作的纠正。易犯错误:1、蹬地不充分;2、整体用力不当(蹬、转、挺、伸、拔);3、出手点低 禁 区要求:听讲认真、练习积极、注意安全。
一、根据学习、练习情况进行教学比赛。二、动作要点: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来提高成绩,切忌为成绩而动作变形。 组织: 禁 区教法:1、教师强调重点。2、学生每人投掷三次,取最好成绩。3、预防与纠正要求:必须以自己最完美的动作完成。
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2×8拍,3分钟)(1)上肢伸展加呼吸调整(2)抖动大小臂肌肉 2、总结3、收器材4、师生再见 组织: 教法:1、教师示范和讲解;2、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放松活动。要求:动作舒展,充分放松。
小结 铅球运动与其他运动一样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滑步推铅球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全身的协调能力。很好地掌握其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训练。 通过课堂教学,既要懂得技术的重要性,也要使学生懂得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与技术动作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合理技术的保障,通过合理的技术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发挥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改进技术,也不可忽视身体素质练习的作用,要把身体素质的提高与技术动作的改进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