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7 16: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斋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2.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3.在距今4000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1300多座墓葬中,约 1%的大型墓中,每座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有鼍鼓、石磬等礼乐重器和玉器。几十座中型墓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器。上千座小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断定( )
A.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 B.该遗址就是历史上的夏朝
C.陶寺遗址处于奴隶制时代 D.已经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
4.《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内容:“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
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B.延续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
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5.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出现过“泥板上的文字”“莎草纸上的文字”“龟甲上的文字”等,以上文字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字母文字 B.都产生在亚洲 C.诞生于大河流域 D.保存于史诗中
6.埃及是一本厚重却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自然探索……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 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
7.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8.有学者认为,雅典公民大会在理论上享有最高权威,但在实践上陪审法庭可以通过违法法案诉讼程序推翻公民大会的决定,还可以通过检举案件的审理、公职资格审查等公共程序行使部分行政管理权,对政治军事领导人及各级官吏直接控制。该学者意在指出雅典民主( )
A.具有多元分权特色 B.法治色彩比较浓厚
C.运行成本比较昂贵 D.存在权力交叉制约
9.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10.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表明( )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拥有至上权威 D.法老以法治国
11.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盗贼的儿子永远是盗贼。”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
A.种姓制度 B.禅让制度 C.分封制 D.分化制度
12.在古代雅典,“尽管共同体的概念根深蒂固,但它却从未包含平等主义或是对此的追求。至多,一些城邦曾采取措施以保障其公民出任公职并行使政治权利的同等机会,或在非常时期采取措施保护弱势群体……但财产、生活方式的不平均却被普遍地看作是‘自然的’”。这表明古代雅典追求( )
A.经济平等 B.政治平等 C.主权平等 D.生存平等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河流域四面多对侵略者敞开,易遭到攻击。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墨利人、亚述人和喜乐迪人,各民族之间代代你争我夺,一切都是转瞬即逝和变幻无常的。虽然巴比伦人也敬奉神灵,但从根本上说,巴比伦是一个法制社会。《汉谟拉比法典》开始假借神的口吻说法,一旦转入世俗条文后,就把神抛到一边。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使巴比伦人从心理上摆脱了生活变幻无常的阴影。
——摘编自刘文鹏《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材料二 法老要向玛阿特(古埃及一位女神)敬献食物,由此获得"神力",统治埃及。对农民来说,遵守玛阿特意味着诚实劳动;对官员来说,意味着秉公办事;对士兵来说,意味着忠于职守。在埃及这片土地上,尼罗河定期泛滥,人们丰衣足食,社会井然有序,在四千年的埃及文明史上,虽有外族入侵,但它基本上保持了法老文化的内核。
——摘编自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在社会整体面貌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
1.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随着农耕的发展,私有制出现,进而出现支字,体了农耕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B正确;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不能说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A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C排除;材料主旨是农耕的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而不是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D排除。
2.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夏、商都城的布局有一定的规矩,说明了礼制观念已经影响到了城市建设,D项符合题意;夏、商时期经济已经得到了发展而不是水平极端低下,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夏、商时还没有皇帝,B项说法错误,排除;古代都城模式仍在变化中,尚未定型,C项说法错误,排除。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大型墓中,每座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有鼍鼓、石磬等礼乐重器和玉器。几十座中型墓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器。上千座小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推断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4.答案:D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非地主阶级,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是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它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刑法的残忍与严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的,排除C项;该法典看似表达出了公正公平,人人平等,其实该法典实则是在保护王权贵族和奴隶主本身,所以该宪法是“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D项符合题意。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走进古埃及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故B项正确。楔形文字属于西亚的两河流域,种姓制度属于古印度,法家思想属于中国。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公民大会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也要受到陪审法庭的限制,同时陪审法庭也具有部分行政管理权,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存在权力交叉制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权力的交叉制约,并非主要体现分权的特色;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权力的交叉制约,并非主要体现浓厚的法治色彩;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雅典民主的运行成本。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楔形文字的演变过程。材料表述了楔形文字的发展过程,由单纯的记账工具到辅助记忆,再到记录口语,最后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可以看出文字的功能是不断完善的,故B正确;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文字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两者间不存在必然联系,A太绝对,错误;C的表述不符合实际,过于绝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文字功能的演变,不是文字书写,D与材料无关。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埃及人将法老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故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项与题意吻合。材料表明古埃及人崇拜的是法老而非神灵,A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法老崇尚理性、以法治国,B、D两项排除。
1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南亚次大陆后,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有明显的阶级歧视,故A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古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一种制度,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社会中人的身份是不可改变的,体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而不是分化制度,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材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给予社会充分的经济自由,而不追求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平等,只有两点除外:一是为了保证比较贫穷的雅典公民也能无甚顾虑地参加公民大会、民众法庭的活动,给与会者发放补贴;二是在特殊时期给贫困者或所有人平等发放食物或金钱.但前者并不是实行经济平等,而是为了保证政治平等;后者是为了满足所有人的生存原则,也不是要追求经济平等,故选B项。材料中“财产,生活方式的不平均却被普遍地看作是'自然的'”说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公民对此已习以为常,并无觉得不妥,排除A项;主权平等是国与国之间处理双边关系的原则,不可能存在于公民之间,排除C项;生存平等只是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或非常时期才会体现,平常时期这种不平等也是“自然的”并长期存在着的,排除D项。
13.答案:(1)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作用: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使人们摆脱了生活无常的心理阴影,有利于社会稳定。
(2)差异:古埃及是神权社会;两河流域是法制社会。
主要因素: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民族因素;文化继承性的强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