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认真做题,祝你取得好成绩!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先后进谏200多次,深得唐太宗器重的大臣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马固 D、杜如晦
3、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 )
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
5、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这种提水工具是( )
A、 耧车 B、秧马 C、 曲辕犁 D、 筒车
6、“……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容并蓄而且好探求”,以下所述能证明文中观点的有
①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②长安城商贾云集……到处可见歌舞盛宴
③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形式
④演奏的乐器有西域流行的或从域外传入的羯鼓、胡琴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8、唐朝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 )
A、扬州 B、长安 C、逻些 D、洛阳
9、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10、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11、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 B、用“交子”购物
C、到瓦舍中看戏 D、朋友送你《红楼梦》
12、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
A、龙门石窟B、敦煌莫高窟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13、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
A、北宋、辽、夏、金B、辽、金、北宋、夏
C、北宋、辽、金、夏D、辽、北宋、夏、金
14、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
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
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
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15、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6、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B、达官贵人的需要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农民的需要
17、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B、定都大都C、建立元朝D、统一蒙古
18、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19、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 )
A、西汉与东汉B、西晋与东晋C、唐朝与后唐D、西魏与东魏
20、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二、材料解析题(30分)
21、观察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共12分)
(1.)两幅地图中分别是什么朝代的运河?(2分)
(2.)图一、图二运河开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当时的皇帝分别是谁?(4分)
(3.)图一运河的中心在哪里?南北端点分别是什么城市?(3分)
(4.)图二运河的南北端点分别是什么城市?两条运河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举出唐与吐蕃联系的两个史实?(4分)
(2.)在诸多民族政权中,与两宋政权都曾经并立的是哪两个政权?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3分)
(3.)材料二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什么民族?在这一时期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实行什么政治制度?(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材料一:毕昇、司南、发射如雷、草纸。
材料二: 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你能写出我国的四大发明吗?(4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宋朝什么业发达?管理的机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现象?什么时候完成?(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