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1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1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6 14:53: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1)《月夜忆舍弟》
科 目 语 文 任课教师 任课年级 九年级
课 题 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雅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教学内容分析 结合课文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创造,我设计了这堂“活动板块型”课式,意在用多样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学生情况分析 结合时代背景多诵读,能背诵方能体悟主旨。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点 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集中展示法
教学资源 PPT
安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咏月怀人诗词大比拼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良辰美景,让我们对月怀远,望月诉情。面对一轮明月,我们会不由的吟诵…… 诗歌比拼,导入新课 诗歌比拼,导入新课
二、诵读诗歌,读准节奏 1、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2、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3、指名读,交流评议。 通过自读,疏通,扫清朗读障碍。 通过自读,扫清朗读障碍
三、译读诗歌,疏通大意 1、教师范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遍,让学生体会两遍的不同,并感受哪一遍更有味道。2、指导学生按平仄的读音规律(平长仄短)来读诗。3、指名试读,鼓励摇头晃脑地读、个性张扬地读。4、交流诵读后的初步感受。【点拨】看到了杜甫或彷徨在戍鼓楼下,或追寻在边秋的古道上;听到了鼓声、雁声;甚至有同学看到了杜甫深夜思念弟弟辗转于床上,看到了杜甫寒夜批衣望月……此刻,在杜甫的心中有的只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5、结合注释,说说大意。【点拨】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平息。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感知诗意 通过自读,疏通感知诗意
四、品读诗歌,感悟赏析 1.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点拨】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2.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点拨】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3. 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点拨】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断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4.赏析: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点拨】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5.概括内容主旨【点拨】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感悟情感。 通过探究,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情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共15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
部编版 九年级上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新知讲解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只有最小弟弟在他身边,其他三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shù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
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平息。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新知讲解
2.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新知讲解
3. 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断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赏析: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自然,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婉,沉郁顿挫。




合作探究




首联:更断雁鸣——凄凉沉寂
颔联 :露白月明——怀恋故乡
颈联 :兄弟离散——伤心断肠
尾联: 思亲忧国——忧虑哀伤
凄楚哀感
沉郁顿挫
合作探究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