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在一起》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表现母子之情,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学生都接触过彩泥塑型的学习,对人物、动物的造型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课在作业的难度上略有提高,既要表现出动物的特点,又要表现出母子之间的亲情,对二年级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必须通过小组合作、小组之间的竞赛来促进学生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动画刺激学生的视觉,给学生一个观察、分析的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造型艺术的乐趣,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分析动物母子形象特点,并学习捏、搓、压、揉、组合等基本成型方法,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自主探究创作一个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泥塑情节。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彩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观察、回忆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动态特点,学习泥塑制作的基本成型方法和制作步骤。
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突出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超轻黏土、剪刀、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录像,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宝宝和妈妈的特点。揭示课题——《和妈妈在一起》。
(二)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讲清动物的大小特征,“妈妈”和“娃娃”的不同之处。
(三)思考:小动物为什么和妈妈在一起呀?然后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
1、 小动物身体很弱小,需要妈妈的养育和保护,和妈妈在一起,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2、小动物向妈妈学习各种本领,长大后才能独立生活。
3、欣赏几种动物的动画短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妈妈与动物娃娃在一起的情景是怎样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进行归纳,表示其亲密关系必须抓住两点:
A、在一起;
B、亲昵的动作。如:抱、亲、舔、靠、依偎……等。
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把动物塑造得形象、生动、有趣呢?
第一:观察
第二:塑型
第三:组合摆放
(四)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借助课件分类观察动物的特征;
2、看老师动作回忆以前学过的基本造型方法:揉、按、捏、搓、组合等;
3、教师示范:了解第一种彩泥塑型的方法:整体造型手捏法
4、看课件了解第二种方法:分步组合法。
5、组合提示:表示在一起的亲密关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情景去塑造。成型后,指导学生对动物的表情、四肢的姿态等作加工调整,以增加情趣。作品完成后,用板(或硬纸板)作底座衬托,使之能整体拿起来。
6、小组讨论交流:如果让你们创作一组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彩塑,你会选择做哪一种动物呢?
(五)创作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表现动物母子情深的情景。要求:分工合作,制作的动物外形特征明显,生动有趣,并将各组的动物集中到“亲子乐园”,比一比,看谁把自己制作的作品最快地送到乐园。
学生在抒情的音乐中制作,教师巡堂辅导,并捕捉学生创作的精彩镜头及作品照片。
(七)作业评价。把学生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塑了什么动物,动物妈妈和娃娃在干什么,师生共同评价作品。对造型完整而富有情趣的作品给予表扬奖励。评选出:本课中表现积极的同学,制作认真的同学,有创新表现的同学,合作最佳的小组。
(八)课末小结和课后拓展:
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母亲节“快到了,也请同学们课后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个黏土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