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1
一、文本研读
《一棵小桃树》是一篇渗透着作者人生感悟与人生追求的散文。文章讲述了由一棵小桃树而引发的感人故事,“小桃树”既是标题也是文章的线索,更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包含着作者对奶奶的思念之情,也寄托着作者对幸福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小桃树的生存环境也自然地让我们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艰难的时代,让我们从中品味到缕缕心酸与苦涩,也激励人们不屈不挠地面对挫折和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这篇文章饱含深情、朴实隽永,透过小桃树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一段人生故事。
二、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借小桃树揭示了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同时,作者在文章中暗写了自己的经历。所以,教学重点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文章采用的双线结构,让学生在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中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理清“我”、小桃树、奶奶之间的联系。
《一棵小桃树》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我还是将其设计成了教读课的课型,在教学中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
三、活动组织
课前学生问题反馈:
1.这棵小桃树既没出息又猥琐,为什么作者要写它?
2.当小桃树的花瓣片片付给风雨时,为什么我要在心里喊着我的奶奶?
一、读“小桃树”
1. 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遭遇了哪些磨难?
(先天不足、生长环境恶劣、人的嘲笑与恶意、外物的伤害与冷落)
2.小桃树是如何面对磨难的?
快速浏览全文,划出相应句子,并用上转折句来说一说,说给你的组员听。
例如:“虽然小桃树 ,但是 ”
虽然小桃树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
3.此时,你读到了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不鄙位卑,不薄弱小,是颗种子就要努力生长,是棵桃树就要努力开花,坚持成长,实现价值,有确信,自尊自强,是坚韧、自信、美丽的生命。世界以痛吻它,而它报之以歌。绽放出生命的光华。
二、“我”和“小桃树”
4.在文中,作者曾不止一次强调说“我的小桃树”,他和小桃树究竟有什么联系?
我和小桃树的关系。(1.小桃树的成长,2.我的成长)小桃树发芽,我的梦启程;小桃树生长,我到城里上学;小桃树遇挫(8小节,被猪拱了,差点被砍掉)小桃树继续成长,开花,而我却垂垂暮老,伤心失梦。小桃树遭遇风雨,千百次挣扎,我获得感悟,找回梦想。
a双线结构 b小桃树象征我,引领我
三、“奶奶”和“我”和“小桃树”
6.为什么要写到奶奶?
因为奶奶知道小桃树是我的梦,是我向往幸福生活的梦。守护小桃树就是守护着我的成长,期望我幸福。在这里,我们读到了奶奶深沉的爱。所以,当“片片桃花付给风雨时”,我会在心里喊着“奶奶”。
7.写一写:
想象一下:此时,我喊着奶奶,会跟奶奶说些什么呢?请你来写一写。
小结:文章与其说是写小桃树的成长,还不如说是借此写“我”的成长。是在小桃树激励引领下的成长,是在奶奶爱的呵护下的成长。这是一篇关于梦想的故事,是造梦,守梦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