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策略整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策略整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5 23: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崇德修身——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策略整合
一、单元说明
1.单元目标
(1)学习略读,掌握略读方法,观其大略,粗知文章大意。
(2)学会根据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速读其他文字。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3)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4)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学会围绕中心选择典型、真实、新颖的材料进行写作。
2.教材简析
本单元包括三篇现代文和两篇文言短文,所选课文体裁多样,人文主题是“修身正己”,语文要素是“学习略读”。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粗知课文内容后,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的重点,并运用前三个单元习得的精读方法进行阅读。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读课文。文章回忆了作者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语言自然平实,感情真挚,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节操风范。学习本文,要先略读再细读,边读边思考,概括文章事件,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形象,体会作者对德行高远者的追思和敬仰之情。
《驿路梨花》,教读课文。这篇小说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围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讲述了在哀牢山深处,一群人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感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展现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场景,歌颂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助人为乐、热情好客的高尚品德。学习本文,要继续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粗知故事梗概,理解“梨花”的象征含义,品味标题“驿路梨花”的妙处,体会文章构思巧妙、层层设疑的表达效果。
《最苦与最乐》,自读课文。作者梁启超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思想深刻,别出心裁。让学生理解责任的含义,树立对国家、社会、家庭、自己的责任感。
学习本文,要让学生跳过细节进行略读,有选择地浏览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对责任和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短文两篇》,教读课文,包括《陋室铭》《爱莲说》两篇文言文。《陋室铭》通过描绘陋室,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爱莲说》通过赞美莲花,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不贪图名利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学习本文,要熟读成诵,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怎样选材”是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让学生在写作时围绕中心在生活中选择材料,巧妙安排详略,选择真实和新颖的材料,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是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时,应围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展开多种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心怀感恩、体谅父母、孝敬父母、敬爱老人的美好品德。
二、丛书简析
配套丛书《崇德修身》以教材单元目标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选篇依据,对本单元教材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经典诵读”单元以丰富积累为主,“立德修身”“崇尚美德”“人生意义”“托物言志”单元依次对应《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短文两篇》的学习内容,“怎样选材”单元对应写作训练,“整本书阅读”单元是对课文阅读内容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对本册书的学习要围绕教材单元目标的双线主题展开:
“经典诵读”板块的古诗词,应引导学生以诵读、积累为主,让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感受美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立德修身”单元的文章,选取了叙写叶圣陶、赵树理、朱自清等仁人志士的文章,他们有的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有的专心治学、潜心创作,有的平易近人、淡泊名利……让学生了解德行高远之人的嘉言懿行,为学生树立人生标杆,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掌握略读的方法,观其大略,感知文章大意,分析人物形象,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
“崇尚美德”单元的文章,带领学生认识很多不同时代、不同境遇的品德高尚之人。他们有的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有的是处在战争年代的英雄,这些人物身上闪烁着中华美德的光辉。学习时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略读的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确定的略读目标,感知文章大意。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
统美德的精神力量,净化心灵,追求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人生意义”单元的文章,多角度、多层面阐述了人生的责任与价值,语言平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学会做人做事。学习时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练习计时读和跳读,有选择地阅读文章内容,形成读书心得,体会文章中蕴含的对人生价值和责任的思考。
“托物言志”单元的文章,表现了梅花的淡雅、竹子的洒脱、兰花的脱俗……应引导学生体会梅、竹、兰等事物的象征含义,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积累文言词句,增强文言语感,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优美或有哲理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赋予事物的高尚品格,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以致用,以读促写,选择一个事物尝试写小短文。
“怎样选材”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选材的方法,学会详略得当,围绕中心选择典型、真实、新颖的材料进行写作。
“整本书阅读”板块选用名著《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艇长的闪电》选篇,带领学生漫游神秘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通过摘抄精彩语段、写读后感等多种方式,结合“阅读导航”“阅读规划”和“交流平台”消除与名著的隔膜,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
三、实施建议
第 1 课时 单元预习课
内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工具书识记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2.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第 2 课时 教读引领课
内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怀念圣陶先生》
学习目标:
1.略读文章,概括文章事件。
2.细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方法。
第 3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赵树理同志二三事》《朱自清》《永远的巴金》
学习目标:
1.略读文章,借助标题、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2.概括事件,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完成单元任务。
第 4 课时 教读引领课
内容:《驿路梨花》《马兰花》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略读,理清故事情节,分析文章层层设疑的妙处。
2.理清线索,理解“梨花”的象征含义,感悟课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3.感受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良好社会风貌。
第 5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一朵一朵的阳光》 《百合花》
学习目标:
1.梳理情节,粗知文章主要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精神品质。
第 6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最苦与最乐》 《为学与做人》
学习目标:
1.略读与跳读相结合,把握作者观点。
2.联系生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 7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学习目标:
1.略读文章,明确作者观点,理清写作思路。
2.讨论人生意义与价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第 8 课时 单元预习课
内容:《陋室铭》 《爱莲说》
学习目标:
1.诵读古文,读准字音,积累文言词句。
2.掌握朗读节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
第 9 课时 教读引领课
内容:《陋室铭》《座右铭》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第 10 课时 教读引领课
内容:《爱莲说》《夏梅说》
学习目标:
1.诵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莲”“菊”“牡丹”“梅”的象征含义。
3.体会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所表达的志趣,背诵《爱莲说》。
第 11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养竹记》 《修竹赋》
学习目标:
1.通读文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竹”的特点,感悟作者赋予的思想情感。
第 12 课时 主题写作课 怎样选材
内容:《一件小事》 《鲁迅的十七岁》
学习目标:
1.善于积累写作素材,学会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学会围绕中心选材,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培养选材能力。
3.评改习作,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第 13 课时 综合性学习课
内容: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学习目标:
1.通过制作海报等活动,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义,孝敬父母,敬爱老人。
3.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合作、沟通能力。
第 14 课时 名著导读课
内容:《海底两万里》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幻小说特点,感知整本书的内容。
2.制订整本书阅读计划,阅读精彩选篇,结合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3.采用多种阅读方式,指导学生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