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属性

名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22 13:18:00

文档简介

《猫》教学反思
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开发区中学语文学科的优质课评选。我执教的是七年级人教版第二十六课《猫》。《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但文章篇幅较长,有34个自然段,四千多字,要想在45分钟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深情,并且达到超越作品进行感悟的教学目的,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决定以“我”养了几只猫,分别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它作为切入点,依据“整体感知”“ 重点研读”“ 拓展感悟”三大板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进而理解作品,品味感情,感悟人生。
一、整体感知。课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并且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小猫的特点进行语言描述的?划出三只猫不同的特点。以及“我”对于这只小猫有什么样的感情?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二、重点研读。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文章的重点是写第三只猫,因为课文的第三部分才是本文的主旨。通过解答学生在自读时的疑问,和以大屏幕提出问题,加深了对第三部分的品味。
三、拓展感悟。通过“我”的教训,延伸到实际生活。如果在学习生活中,会不会有犯同样的错误呢?使学生感悟出,不管对人对事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不能妄下断语。并且知道要善待身边的小动物,要平等的对待它们,尊重他们。才会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一堂课下来,自己还是觉得在语言的品析上,我的功力还差得远,仅能点到,而未点透。还有跟进式的提问还欠缺。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全面。其次,在朗读课文时,要指导朗读,什么感情,怎么读?你读出了什么语气?像这些方面还做的有些欠缺,为此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足之处,还请老师们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