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2022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全真模拟试卷(二)
一、书写(3分)
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二、基础(27分)
阅读下面短文,请你根据情境,按要求完成1-6题。
大年初一,电影《奇迹·笨小孩》上映。电影讲述了一个遭遇困境的年轻人在深圳打拼的故事。故事也塑造了一群 (1) (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打工者的群像。在这个故事里,人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奋力向前奔跑的姿态,也可以看到新时代蕴含的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电影也不失温情,让人感受到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涌动着的暖意。影片导演文牧野说,在这个国家充满活力的时代,[qián chénɡ]( ① )的人坚韧不拔, (2) (随时随处/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奇迹发生。
如果想写人创造奇迹的话,深圳之于中国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这个城市不[jū nì]( ② )于年龄、学历、身份这些东西的刻板要求,它的血液流动中没有那种人为设置的“减速带”,人们可以很快地在这个城市里落脚、成长、奔跑, (3) (所以/因为)这个城市容易产生奇迹。
1.【辨字形】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 ) ②( )
虔诚
拘泥
2.【析词义】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填在下方横线上(3分)
(1)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名副其实
随时随处
所以
3.【断成分】“电影讲述了一个遭遇困境的年轻人在深圳打拼的故事。”句子谓语是“_________”。“遭遇困境”是_________短语。(2分)
讲述
动宾
4.【广告语】阅读下面文字,为电影《奇迹·笨小孩》写一则宣传广告语。不超过30个字。(2分)
电影《奇迹·笨小孩》中景浩(易烊千玺饰)这个角色,不同于以往电影中的人物。他身无所长,唯有一腔孤勇,在市井中讨生活。他靠修手机为生,日子虽然拮据,但也温馨。然而,妹妹的一场病,却让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为了妹妹高昂的手术费,机缘巧合之下,景浩得到一个机会。本以为他的生活会因这个机会重新燃起希望,不料却遭遇重创。在时间和金钱的双重压力下,毫无退路的景浩决定孤注一掷……
电影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塑造了景浩这一个人物。在追梦的路上,还有人跟他一起并肩同行。和景浩一起创业“搞钱”的奇迹小队,都是平凡的“笨小孩”。同样的不被人看好,同样的笨拙坚韧,在人海中沉沉浮浮,他们都是被生活摔得遍体鳞伤,也依然没有放弃憧憬和希望,愿意努力奋进的普通人。
示例一:《奇迹·笨小孩》致敬奋斗者
示例二:平凡人物为追逐幸福努力奔跑和奋斗的故事。
示例三:为了理想和幸福努力拼搏的平凡人物,他们都是创造奇迹的人。
5.【知演变】根据有关“深”字的材料,按照“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深”字是个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水深,本字是“罙”。后来也引申为深刻、深远。甲骨文的“深”,字形就像是一只手在洞穴中掏挖,想知道它的深浅。之后的字形加入三点水,表示和水有关。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 ②①④③
C
6.【颁奖词】根据以下材料,拟写一则颁奖词。(4分)
为了弘扬深圳打工人的“笨小孩”精神,请你为《奇迹·笨小孩》主角易烊千玺(景浩扮演者)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符合颁奖词特点,语言简洁精练,语句整散结合,不少于50字,不超过80字。
笨小孩:易烊千玺
近期主要作品:2022年1月12日,主演的电影《奇迹》改名《奇迹·笨小孩》;1月26日,演唱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片尾曲《雪花》上线;1月31日,参加《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与邓超、李宇春等演唱歌曲《时代感》;2月1日,领衔主演的电影《奇迹·笨小孩》和战争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这两部电影的上映助力易烊千玺成为“中国首位00后百亿票房男演员”。
示例:电影《奇迹·笨小孩》中,易烊千玺让观众看到了‘笨小孩’在新时代下努力的精神,每个为幸福努力打拼的“笨小孩”都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7.【默诗文】请在答题卡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每空1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4)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魄归来日
窈窕淑女
雪拥蓝关马不前
(5)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6)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8)使老有所终,______________,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骥伏枥
会当凌绝顶
惟解漫天作雪飞
壮有所用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8.【赏古诗】下面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答案:A
【解析】A.诗人的心情不是愉悦的,而是郁闷,因诗人怀才不遇。
三、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1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
【乙】一曰慎独①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②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③也。
(选自曾国藩《诫子书》)
【注释】①慎独: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②天君:指内心。③先务:首要的事务。
【解析】A.不:表示否定/同“否”,表示“吗”,疑问词;B.时:时间/按时,到时候;C.与:跟随/连词,同,和,跟;D.慢:消极怠慢;故选D。
D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每句2分)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的内心就会觉得十分安稳。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中,“子”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B.甲文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
C.甲、乙两文都从正反两面,训诫后世子孙要注重修身养性。
D.“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这样断句是正确的。
【解析】乙文只从正面训诫后世子孙要注重修身养性。
C
12.甲、乙两文都谈到“修身”,它们强调的重点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强调的是“静”;【乙】强调的是慎独养心。
【乙文参考译文】
一是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自我修养的道路,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养心中最难的,就是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在自我反省时无愧于心,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的内心就会觉得十分安稳。他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因此而快乐满足宽慰平静,这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的道路,最好的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保守其身的首要事务。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6题。 (10分)
【材料一】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体育设计的亮点所在。
一些体育设计,以“立象取意”的方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择取适合的文化意象,突出赛事特色,展现国家形象及城市性格。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图与会徽的设计灵感都源于“冬”字。申办时,更加强调实力、文化和承诺;举办时,更侧重“以运动冬奥会申办标识员为中心”的理念,表达对冬奥会以及每一位运动员的重视。因此,申办标识更写实,而会徽则更抽象、更有运动感和力度。由此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设计,并不是一味拷贝、堆积传统文化意象,而是对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①: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图 图②: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 图③:吉祥物“冰墩墩”
伴随时代发展,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不断改变,设计也必须随之而变。“面向未来”应成为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设计不仅要融入新技术、瞄准新空间,也要面向新受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主要受众群,是“00后”甚至“10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吉祥物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在设计吉祥物“冰墩墩”时,设计团队以熊猫为原型,用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
赋予整体形象以“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寓意,展现出浓浓的科技感。北京冬奥组委还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微信表情包,让吉祥物“动”起来,走进大众生活。在设计体育图标时,考虑到移动终端传播效果与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团队同样选择将源于篆刻、古文字的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动画,既展示出现代冰雪运动的蓬勃生命力,也让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认识。
未来,催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新创造,将不断为世界体育运动贡献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
(摘编自林存真《中华美学赋彩体育名片——谈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
【材料二】
中国首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历史性时刻: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13.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冬奥会申办标识图与会徽的设计灵感来源相同,而寓意不尽相同。
B.末段在前文正反对比论证基础上,得出体育运动有文化价值的结论。
C.材料一图文并茂,三幅图片与相关论述相辅相成,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D.材料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论述中国体育设计,视角独特新颖。
B
【解析】前文没有正反对比论证,都属于正面论证;结合“催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新创造”可知,得出的是中国体育设计有文化价值的结论。
14.材料一第3段论证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要“面向新受众”,使用了哪些事实材料?请简要列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设计出有科技感的吉祥物“冰墩墩”。
②北京冬奥组委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微信表情包。
③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将体育图标由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动画。
15.材料一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问:中国体育设计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二问:从体育活动特点、设计追求与时代特点,受众需求两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
16.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解开了神秘的面纱。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1题。(16分)
布谷声声
孙尤侠
①母亲人在城里,心在老家。今日有空,便陪母亲回老家。整个村庄静悄悄的,许久没见到一个人影。一排排红砖红瓦的小院,悄悄地掩映在高大的柳树下面。邻家菜园里,黄瓜一条条挂在瓜架上,似乎无人问津,一棵伸出院子的大桃树,有的红了,有的满是虫眼,有的掉在地上。
②突然,天空中传来布谷鸟接连不断的叫声。这久违的声音,穿越时空一般,那么亲切,又那么心酸。
③忆起童年,每每听到这声音,我总要拉着祖母一起寻它的影子。有一次,我拉着祖母问:“鸟儿说的是什么?”祖母说:“从前有个童养媳被恶婆婆折磨死了。一只灰色的鸟就在这家盘旋,喊着:‘拐拐拐谷’,吓得恶婆婆不敢出门。乡邻说这是小媳妇来喊冤了。就叫它‘拐谷鸟’。”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我老是饿,加上祖母的故事,不由得悲从心来。
④上小学时,我放学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割猪草。无边的田野是我们撒欢的地方。这时候,天空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大家就一起学布谷鸟叫。布谷鸟叫一声:“拐拐拐谷”,我们就跟着叫一声:“拐拐拐谷”;布谷鸟又叫一声:“拐拐拐谷”,我们就再叫一声:“拐拐拐谷”。田野里鸟叫声此起彼伏。鸟儿在云阁穿梭,我们挥舞着镰刀、篮子,跟着鸟儿奔跑。跑到很远的地方,直到布谷鸟停歇,我们也就坐在地上歇息,对着远方地平线上那火红的晚霞唱歌。
⑤上中学时,我在书本上学到关于“拐谷鸟”的知识,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它的学名叫大杜鹃,别名郭公、布谷,也叫子规。
⑥我喜欢“布谷鸟”这个名字,因为,布谷鸟是勤劳的象征。春天来了,布谷鸟催促人们“快快布谷”,人们便走向田间,开始播种;小满过后,布谷鸟在天空喊着“快快收割”。布谷鸟的叫声,增加了农人的紧迫感。
⑦文人为了表达离愁别恨,更喜欢用“杜鹃”“子规”这样的名字。李白诗中有“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文天祥更有“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每每读到这样的诗句,我又会想起远去的祖母与祖母的故事,不由得悲从心来。
⑧眼前,空空荡荡的村庄异常寂静。布谷鸟在村庄上空叫了许久,没有人理会,也没有一群孩子出来呼应它,学它的声音。还记得成家后,这时节回娘家,村头总有一些大人孩子迎过来,有喊乳名的,有叫姐姐、叫姑姑的,连同布谷鸟的叫声,响成一片。如今,老家真如母亲说的,没几个人了么?
⑨三叔几年前去世了,三婶一个人种点园地。三婶很知足,孩子们在外面过得好,她就安心地替两个儿子守着这个家。正想去她家看看,三婶拄着拐杖向我走来。三婶说,要拆迁了,以后没家可回了。这话让我心里一阵酸楚。如果没有家回了,以后要到哪里去寻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想到这些,我眼里噙满泪水,脑海中不觉浮出柳永两句诗:“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⑩这一排排小院,这院子前前后后的菜园、果树,还有布谷鸟的叫声,原来都是那么亲切。它们就像是我的亲人,在静静地等我归来。
(原文有删改)
17.围绕布谷鸟,作者抒写了哪些生活见闻与感受?请通读全文,将表中的内容补充完整。(5分)
我的见闻 我的感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从心来
小学时,和小伙伴们学布谷鸟的叫声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开朗
回娘家,听到村民的问候与布谷鸟的叫声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楚忧伤
童年时,听祖母说关于布谷鸟的故事与布谷鸟
的叫声
快乐撒欢
上学时,在书本上学到关于“拐谷鸟”的知识
落寞失望
三叔去世后,听三婶说老家拆迁与布谷鸟的叫声
18.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结合你的理解,给下面的内容作批注。
第④段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请批注你的赏析。(2分)
布谷鸟叫一声:“拐拐拐谷”,我们就跟着叫一声:“拐拐拐谷”;布谷鸟又叫一声:“拐拐拐谷”,我们就再叫一声:“拐拐拐谷”。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孩子们模仿布谷鸟叫声的欢乐场景,表达出“我们”的自由欢快的气氛。
19.作者为何在第⑨段引用柳永的诗句?请批注你的理解。(2分)
想到这些,我眼里噙满泪水,脑海中不觉浮出柳永两句诗:“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柳永的诗句,表现了“我”面对家乡即将物是人非时的悲伤情绪,以及对家乡的无比眷恋。
20.文章第③段和第⑦段两次提及“悲从心来”。请问两处“悲”的缘由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同。文章第③段的“悲”是因为对祖母讲的故事中童养媳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物质生活匮乏带来的痛苦;而文章第⑦段的“悲”则是突出对已经远去的祖母的怀念。
21.文章题为“布谷声声”,为何首尾反复写到老家的小院、菜园和果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复提到老家的小院、菜园和果树在结构上做到了首尾呼应。同时内容上表现了主题,通过对老家的小院、菜园和果树的描写,写出了老家的逐渐破败和物是人非,表现了“我”对家乡的无比眷恋。而标题“布谷声声”也是对家乡的一种记忆,同时也代表了对家乡的思念,所以恰好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四)按要求完成22-23题。(8分)
2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6分)
在名著阅读分享会上,同学们模拟了儒勒·凡尔纳和刘慈欣的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请你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刘慈欣:尊敬的凡尔纳先生,我也是一名科幻小说作家,很荣幸与您相见。
儒勒·凡尔纳:刘先生您好,很高兴认识您,真想听听您写的故事。
刘慈欣:好呀,我给您介绍一下我的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故事是这样的——有一艘地航飞船,被困在高热的地心,与外界联系的通讯设备即将失效。此时,唯一幸存的女地航员通过一副中微子传感眼镜,最后一次看到了草原的风景,闻到了花香,听到了万物的声音。
儒勒·凡尔纳:这个故事真精彩,我也来讲讲我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航行到南极时的遇险故事吧!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简述此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不超过50字。)
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最终脱险逃上大海。
刘慈欣:作为科幻小说家,我们的目标都是用笔创造各种各样的新世界。
儒勒·凡尔纳:我和您的想法不谋而合。当我们用笔创造新世界时,要努力体现科幻小说B._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点。
科学元素
人文思考
23.以下片段选自名著《海底两万里》,对遇险的地点和人物F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直愣愣地看着这场人鲨大战。不一会儿,形势突变,鲨鱼张着它那好似巨剪的血盆大口,又向船长扑来,把他掀翻在地,生命危在旦夕。说时迟,那时快,F手持捕鲸叉,如闪电般冲向鲨鱼,那锋利的捕鲸叉,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船长得救了。
A.大平洋 尼德·兰 B.印度洋 康赛尔
C.大平洋 康赛尔 D.印度洋 尼德·兰
D
【解析】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他们到海底参观采珠场。突然,一条巨鲨张着血盆大口向印度人袭去,船长当即手执短刀,挺身上前与鲨鱼展开搏斗,尼德·兰举叉相助,正中鲨鱼心脏。
四、写作(45分)
2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写作。(45分)
电影《奇迹·笨小孩》通过主人公景浩在深圳打拼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面多棱镜,具有多样性。“成功”并不代表“幸福”,但“幸福”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成功”。生命亦如此,严厉之人也会有柔软温情的另一面,弱小生命也会有坚毅勇敢的另一面……多一种角度观察世界,观察身边的人,我们常常会有意外的发现。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略
给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