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22 12:25:00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看拼音,下写汉字。(10分)
   Jūn fá yú lè xiàn bīng chè dǐ sòng zàng
  ( ) ( ) ( ) ( ) ( )
   liáo liàng miǎo shì yì rán quán lì chāi chú
  ( )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7分)
   dāi( ) chóng( ) chù( ) zhòng( )
   dài( ) zhòng( ) chǔ( ) zhǒng( )
   xīng( ) dǎo( ) xiāng( )
   xìng( ) dào( ) xiàng( )
三.把词语和对应的解释用线连接起来。(5分)
五湖四海 没有什么办法,只得这样
死得其所 不高兴,精神不振作
无可奈何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没精打采 全国各地
精兵简政 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四.读句子,先理解加线的词,再写出句子的意思。(6分)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 彻底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于
五.读句子,做练习。(8分)
  1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的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出世”的同义词是
(2)句子的意思是
  2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民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讥笑”的同义词是:
  (2)这两句话表现詹天佑 的思想感情。
  六.修改病句,用上修改符号。(8分)
  1这个星期天的上午,太阳整整一天没有露脸。
  2这个学期,王佳的作文水平大大前进和提高了。
  3我们从小养成了讲究卫生。
  4.《小学生学习报》和《读写知识报》这两种报纸都爱看。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6分)
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民送来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湿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湿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塘边河岸,( )丘陵山地,一经(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 请把下列三个关联词语,分别填入原文括号里。(6分)
  “虽然……但是……” “无论……还……” “不但……而且”
  2. 用序号和“‖”给短文分段。(4分)
  3. 你的分段依据是什么?在所选答案的括号里打“√”(1分)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 B.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C.按照地点方位变换分段( )D.按照事、物的内容或性质分段( )
  4.找出文中的过渡段,用“=”划出,并且用“∣”隔开承上启下的不同部分。(2分)
  5文中倾斜划线句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在所选的答案后面括号里划“√”(1分)
  a.数字说明( ) b.打比方( ) c.举例自( )
  6文中划“-”的句子是( )句?请先填空,再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4分)
  陈述句
  7柳树用途很广,请简要列举它的四个不同方面的用途。(4分)
  ① ②
   ③ ④
  八.作文。(30分)
  题目:《假如……》
姓名 班级5 冬阳·童年·骆驼队
( http: / /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歌曲:《童年》)
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
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出示:
“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①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 思考: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
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①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② 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
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 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② 全班交流。(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后一句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③ 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① 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分小组合作学习。② 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相交流、探讨。,教师适时点拨。
二、猜测挂铃铛的原因
出示: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到的,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片断中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和爸爸的认同)
三、看骆驼脱毛
出示: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从“想替骆驼剪毛”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夏天见不到骆驼感到奇怪
出示: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从“追问骆驼去处”片断体会作者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之中穿插对一些语句的感情朗读)
*分角色朗读
*思考:课文中“我”问妈妈骆驼夏天到哪里去,妈妈也回答不出来。想想看,骆驼夏天可能到哪里去了
第三课时
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这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像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翻滚向前汇成了一条记忆的长河,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2.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童年“一去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长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个“童年”是指童年时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儿时的那段难忘的生活)
(六)拓展延伸──说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七)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钓龙虾”、“捉知了”、“学游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回想起童年多彩多姿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孩子们把握好自己的美好时光,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也让它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
2.最后,在这欢快的旋律中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非常的棒,大家可别错过了这写好书。王皮溜二中
板书设计
5.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 (4)想象驼铃用处 (5—9)想替骆驼剪毛 (10)追问骆驼去处 (11—14) } 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