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一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五单元第15课放大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一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五单元第15课放大镜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06 15: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放大镜》
【课标要求】
17.3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的手指和收集的树叶,知道用什么工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
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 眼观察效果的不同。
通过表达、讲述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受,了解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评价任务】
任务一:认识放大镜。(检测目标1)
任务二:探究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检测目标2)
任务三: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放大镜?(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本课借助肉眼观察树叶和指纹,怎样能看得更清楚呢 借助工具“放大镜”引入本节课,从而认识放大镜,正确使用放大镜,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用放大镜前后效果有什么不同。课前需准备:放大镜、树叶等
2.学习过程:首先,两个同学观察指纹和树叶,想要把物体观察的更清楚要借助工具“放大镜”---认识放大镜---使用放大镜
学习重点:“认识放大镜各部分名称”“正确使用放大镜”
学习难点 :“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探究
任务一:认识放大镜(检测目标一)
一、情境聚焦
1、观察:观察自己的手指和收集的树叶,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2、猜想:如果我们想更清楚的看自己的手指和树叶,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并使用放大镜。
方案探究(一)基础活动——认识放大镜。
1、观察实验桌上的手持放大镜,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的结构,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相关内容。
4、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5、得出结论:放大镜是由镜框、镜片、镜柄3部分组成;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评价标准:1、能说出有什么工具可以看手指和树叶更清楚。
2、能通过学习知道放大镜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名称。
3 、通过学习能正确填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任务二、探究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检测目标二)
二、方案探究(二)进阶活动
1、出示配图,组织学生讨论图中哪些使用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导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教师演示)。
手持放大镜,对准观察的物体,在物体和眼睛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再来观察自己的手指和树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生:和用肉眼观察相比,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更为清楚。
评价标准:1、能根据老师课件出示的图片判断出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2、能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
3、能准确记录结果,并意识到使用放大镜比肉眼观察物体更清楚。
三、交流评价
学习使用放大镜:对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评价指导。
任务三、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放大镜?(检测目标三)
四、拓展应用
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并进行回答。
出示课件:放大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总结:生活中处处能看到放大镜的身影,工具是人类生活的好帮手。
五、梳理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留意观察,了解生活中的放大镜的应用。
【检测与作业】
一、填空题。
1、 手持放大镜,对准观察的物体,在物体和眼睛之间( ),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用放大镜看到的物体( )。
二、写出放大镜各部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