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事件A发生在每次试验中,A中某个样本点出现.
样 本 点:随机试验E的每个可能的基本结果.
样本空间:全体样本点的集合.
随机事件(事件):样本空间Ω的子集.
基本事件:只包含一个样本点的事件.
从前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个随机试验中可以定义很多随机事件.这些事
件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我们希望从简单事件的概率推算出复杂的概率,所以需要研究
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一般地,随机试验中的每个随机事件都可以用这个试验的样本空间的子集来表示.
复 习 回 顾
FU XI HUI GU
【探究】在掷骰子试验中,观察骰子朝上面的点数,可以定义许多随机事件,例如:
事实上,利用样本空间的子集表示事件,使我们可以利用集合的知识研究随机事件,从而为研究概率的性质和计算等提供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Ci=“点数为i”,i=1,2,3,4,5,6;
D1=“点数不大于3”;D2=“点数大于3”;
E1=“点数为1或2”;E2=“点数为2或3”;
F=“点数为偶数”; G=“点数为奇数”;……………
你还能写出这个试验中其他一些事件吗 请用集合的形式表示这些事件,借助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和运算,你能发现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吗
下面我们按照这一思路展开研究.
探 究 学 习
TAN JIU XUE XI
一般地,若事件A发生则必有事件B发生,则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 记为B A(或A B).
用集合表示事件C1=“点数为1”和事件G=“点数为奇数”,
特别地 , 如果事件B包含事件A , 事件A也包含事件B , 即B A且A 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
事件之间的这种关系用集合的形式表示 , 就是{1} {1,3,5},即C1 G.这时我们说事件G包含事件C1.
它们分别是C1={1}和G={1,3,5}.
显然,如果事件C1发生,那么事件G一定发生.
事件的包含关系与相等
SHIJIANDEBAOHANGUANXIYUXIANGDENG
一般地,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这样的一个事件中的样本点或者在事件A中,或者在事件B中,我们称这个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A∪B(或A+B).
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事件D1=“点数不大于3”,E1=“点数为1或2”和 E2=“点数为2或3”.
它们分别是D1={1,2,3},E1={1,2}和E2={2,3}.
可以发现 , 事件E1和事件 E2至少有一个发生 , 相当于事件D1发生.
事件之间的这种关系用集合的形式表示 , 就是{1 , 2}∪{2 , 3}={1,2,3},即E1∪E2=D1,这时我们称事件D1为事件E1和事件E2的并事件.
可以用上图中的绿色区域和黄色区域表示这个并事件.
并事件(和事件)
BINGSHIJIAN(HESHIJIAN)
一般地,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这样的一个事件中的样本点即在事件A中,也在事件B中,我们称这个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A∩B(或AB).可以用图中的蓝色区域表示这个交事件.
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事件C2=“点数为2”,E1=“点数为1或2”和E2=“点数为2或3”.
它们分别是C2={2},E1={1,2}和E2={2,3}.
事件之间的这种关系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就是{1,2}∩{2,3}={2} , 即E1∩E2=C2 , 这时我们称事件C2为事件E1和事件E2的交事件.
可以发现,事件E1和事件 E2同时发生,相当于事件C2发生.
交事件(积事件)
JIAOSHIJIAN(JISHIJIAN)
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事件C3=“点数为3”,C4=“点数为4”,它们分别是C3={3},C4={4}.
可以发现,事件C3和事件C4不可能同时发生,事件之间的这种关系用集合的形式表示,
就是{3}∩{4}= ,即C3∩C4= ,
一般地,事件A与事件B不可能同时发生,也就是说A∩B是一个不可能事件,即A∩B= ,我们称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互斥(或互不相容).可以用图表示两个事件互斥.
这时我们称事件C3和事件C4互斥.
互 斥 事 件
HU CHI SHI JIAN
用集合表示事件F=“点数为偶数”,G=“点数为奇数”,它们分别是F={2,4,6},G={1,3,5}.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 , 事件F和事件G两者只能发生其中之一 , 而且也必然发生其中之一.事件之间的这种关系,用集合的形式可以表示为
{2,4,6}∪{1,3,5}={1,2,3,4,5,6},即F∪G= Ω ,
一般地,如果事件A和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即A∪B=Ω,且A∩B= ,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
{2,4,6}∩{1,3,5}= ,即F ∩G= ,
此时我们称事件F和事件G互为对立事件.
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为A,可以用上图表示.
对 立 事 件
DUI L I SHI JIAN
定 义 符 号 图 示
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
互斥事件对立 事 件
HUCHISHIJIANDUILISHIJIAN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也就是说A∩B是一个不可能事件,即A∩B= ,则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或互不相容)
A∩B=
A∪B=Ω
且
A∩B=
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
区 别
联 系
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互斥事件对立 事 件
HUCHISHIJIANDUILISHIJIAN
(1)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的关系
(1)两个事件的关系
(2)互斥事件有可能都不发生,也可能有一个
发生,也就是不可能同时发生
(2)对立事件必有一个发生
(3)事件彼此互斥,是指这几个事 件所包含的结果
组成的集合的交集为空集
(3)事件A的对立事件所包含的结果组成的
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组
成的集合的补集
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事件的关系或运算 含义 符合表示
包含 A发生导致B发生 A B或B A
并事件(和事件) A与B至少一个发生 A∪B或A+B
交事件(积事件) A与B同时发生 A∩B或AB
互斥(互不相容) A与B不能同时发生 A∩B=
互为对立 A与B有且只有一个发生 A∩B= ,A∪B=Ω
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多个事件的和事件以及积事件. 例如,对于三个事件A,B,C,A∪B∪C (或A+B+C)发生当且仅当A,B,C中至少一个发生,A∩B∩C (或ABC)发生当且仅当 A,B,C同时发生,等等.
事件的关系或运算
SHIJIANDEGUANXIHUOYUNSUAN
例1、某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下列事件中与事件“至少一次中靶”互为对立事件是( )
A.至多一次中靶 B. 两次都中靶 C.只有一次中靶 D.两次都不中靶
D
例2、把红、蓝、黑、白4张纸牌随机分给甲、乙、 丙、丁4个人,每人分得一张,
事件“甲分得红牌 ”与事件“乙分得红牌”是 ( )
A.对立事件 B.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以上都不对
B
例 题 解 析
L I T I J I E X I
例3 某县城有甲、乙两种报纸供居民订阅,记事件A为“只订甲报”,事件B为
“至少订一种报”,事件C为“至多订一种报”,事件D为“不订甲报”,
事件E为“一种报也不订”.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如果是,
判断它们是否为对立事件.
(1)A与C; (2)B与E; (3)B与D; (4)B与C; (5)C与E.
解(1)由于事件C“至多订一种报”中可能只订甲报,即事件A与事件C有可能同时发生,故A与C不是互斥事件.
例 题 解 析
L I T I J I E X I
(2)事件B“至少订一种报”与事件E“一种报也不订”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故事件B与E是互斥事件.
由于事件B和事件E必有一个发生,故B与E也是对立事件.
(3)事件B“至少订一种报”中有可能只订乙报,即有可能不订甲报,也就是说事件B发生,事件D
也可能发生,故B与D不是互斥事件.
例3 某县城有甲、乙两种报纸供居民订阅,记事件A为“只订甲报”,事件B为
“至少订一种报”,事件C为“至多订一种报”,事件D为“不订甲报”,
事件E为“一种报也不订”.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如果是,
判断它们是否为对立事件.
(1)A与C; (2)B与E; (3)B与D; (4)B与C; (5)C与E.
例 题 解 析
L I T I J I E X I
解 (4)事件B“至少订一种报”中有3种可能:“只订甲报”,“只订乙报”,“订甲、乙两种报”.
事件C“至多订一种报”中有3种可能:“一种报也不订”“只订甲报”“只订乙报”.
即事件B与事件C可能同时发生,故B与C不是互斥事件.
(5)由(4)的分析可知,事件E“一种报也不订”仅仅是事件C的一种可能,事件C与事件E可能同时发生,
故C与E不是互斥事件.
例4 盒子里有6个红球,4个白球,现从中任取3个球,设事件A={3个球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事件
B={3个球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事件C={3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事件D={3个球中既有红
球又有白球}.
求:(1)事件D与A,B是什么样的运算关系?
(2)事件C与A的交事件是什么事件?
解 (1)对于事件D,可能的结果为:1个红球、2个白球或2个红球、1个白球,故D=A∪B.
(2)对于事件C,可能的结果为1个红球、2个白球或2个红球、1个白球或3个均为红球,故C∩A=A.
例 题 解 析
L I T I J I E X I
例5、如图,由甲、乙两个元件组成一个并联电路,每个元件可能正常或失效 . 设事件
A=“甲元件正常”,B=“乙元件正常”.
(1)写出表示两个元件工作状态的样本空间;
(2)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事件A,B以及它们的对立事件;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事件A∪B和事件A∩B,并说明它们的含义及关系.
乙
甲
分析:注意到试验由甲、乙两个元件的状态组成,所以可以用数组(x1,x2)表示样本点 . 确定事件A,B
所包含的样本点时,不仅要考虑甲元件的状态,还要考用乙元件的状态 .
解:(1) 用x1,x2分别表示甲、乙两个元件的状态,则可用(x1,x2)表示这个电路的状态.用1表示元件
正常,用0表示元件失效,则样本空间为:
Ω={(0,0),(1,0),(0,1),(1,1)}.
例 题 解 析
L I T I J I E X I
(2) A={(1,0),(1,1)},B={(0,1),(1,1)},
{(0,0),(0,1)} =, ={(0,0),(1,0)}
(3) A∪B ={(1,0),(0,1),(1,1)}, ∩ = {(0,0)}
A∪B表示电路工作正常,∩表示电路工作不正常.
A∪B和∩互为对立事件.
例6 一个袋子中有大小和质地相同的4个球,其中有2个红色球(标号为1和2),2个绿色球(标号为3和4), 从袋
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设事件R1=“第一次摸到红球”,R2=“第二次摸到红球”,R=“两次都摸
到红球”,G=“两次都摸到绿球”,M=“两个球颜色相同”,N=“两个球颜色不同”.
(1)用集合的形式写出试验的样本空间; (2)事件R与R1,R与G,M与N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3)事件R与G的并事件与事件M有什么关系?事件R1与R2的交事件与事件R有什么关系?
解: (1)所有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用数组(x1,x2)表示可能的结果,x1是第一次摸到的球的标号,x2是第二次摸到的球的标号,则试验的样本空间
Ω ={(1,2),(1,3),(1,4),(2,1),(2,3),(2,4),(3,1),(3,2), (3,4),(4,1),(4,2),(4,3) }.
例 题 解 析
L I T I J I E X I
R1={(1,2),(1,3),(1,4),(2,1), (2,3),(2,4) };
R2={(2,1),(3,1),(4,1),(1,2),(3,2),(4,2) };
R ={(1,2),(2,1)}; G={(3,4),(4,3)};
M={(1,2),(2,1),(3,4),(4,3)};
N={(1,3),(1,4),(2,3),(2,4),(3,1),(3,2),(4,1),(4,2)}.
例6 一个袋子中有大小和质地相同的4个球,其中有2个红色球(标号为1和2),2个绿色球(标号为3和4), 从袋
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设事件R1=“第一次摸到红球”,R2=“第二次摸到红球”,R=“两次都摸
到红球”,G=“两次都摸到绿球”,M=“两个球颜色相同”,N=“两个球颜色不同”.
(1)用集合的形式写出试验的样本空间; (2)事件R与R1,R与G,M与N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3)事件R与G的并事件与事件M有什么关系?事件R1与R2的交事件与事件R有什么关系?
例 题 解 析
L I T I J I E X I
解: (2)因为R R1,所以事件R1包含事件 R;
因为M∩N= ,M∪N=Ω,所以事件M与事件N互为对立事件.
因为R∩G= ,所以事件R与事件G互斥;
(3)因为R∪G=M,,所以事件M是事件R与事件G的并事件;
因为R1∩R2=R,所以事件R是事件R1与事件R2的交事件.
1.知识点:
课 堂 小 结
K E TANG XIAO JIE
(1)事件的包含关系与相等关系.
(2)并事件和交事件.
(3)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
2.方法:列举法、Venn图法.
3.易错点: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之间的关系易混淆.
作 业:
课本P233 练习 1,2
本 课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