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的“识字加油站”呈现了两组词语,与日常清洁卫生活动有关: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猜“摸、读、揭”3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教学目标
1.认识“扫、帚、抹、拖、桶、簸、箕、玻、璃、垃、圾”等11个生字,积累与劳动有关的词语,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的好方法。
2.通过观察字形、结合语境猜测字的读音及意思,并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
3.学习比喻句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 在生活中识字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猜测字的读音及意思。
2. 会写比喻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昨天,一组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的特别干净,在这里老师要表扬昨天打扫卫生的全体同学。你们谁能来说说你们都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样分工打扫的?
2.学生汇报。
3.多媒体随机出示清洁工具: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的图片、词语,指名读,齐读。
二、识字加油站。
1.借助拼音自读相关清洁工具、清洁活动的词语。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师:“玻璃”的“璃”和“簸箕”的“箕”虽都标注本音,但在词语中都变调读轻声。 “扫”是多音字。你能用上“扫”的两个读音说一句话吗?
3.分类认识生字:
师: 通过朗读,你有什么发现?
(1)表示动作的词,与手有关的:扫、抹、拖
(2)用竹子编织的簸箕,都是竹字头。
(3)最早以前的水桶都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桶是木字旁。
4.多媒体观看打扫卫生的各种分工:擦玻璃、收垃圾、摆桌椅。
5.边观看边识字。
6.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
7.游戏识字。
三、字词句运用。
(一)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1.出示句子和加点的字“摸”。
(1)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2)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3)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2.读句子,找出加点的字。
3.读第一句,猜一猜加点字“摸”的读音和意思。
⑴猜读音。这个字和哪个字像?(模 馍 漠)
⑵再读句子猜意思,引导学生说说猜读方法。 指导:“摸”字是提手旁,表示跟手有关,是一个动词。“摸”,用手去碰。动作很轻。
⑶引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摸”,验证猜的对不对。
4.出示剩下的两个例句,依据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5.思考:我们是怎样猜对了这些字的读音和意思的呢?
6.师小结: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
7.拓展延伸。
师:你还认识哪些形声字?举例说一说。
8.师小结方法: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其次可以通过全句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二)学习比喻句。
1.猜谜导入: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打--自然现象)
2.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
3.学生互相讨论及交流: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
4.举例说明: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想一想,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前面写的是枫树,后面写的是太阳伞。两者形状相似) 同桌互说再全班汇报。 师归纳:把“大枫树”比作“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让人体会到枫树的高大、茂密。像这种用容易明白的事物描写、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事物的方法,我们都称之为“比喻”,“大枫树”称之为本体,“绿色太阳伞”称之为喻体。比喻句常常会用到“像”“好像”“就像”“仿佛”“犹如”等比喻词。那么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要“三看”“一比”。(看本体、看喻体、看比喻词。比两种事物是否有相似点。)
5.出示第二句话: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读一读,用分析第一句话的方法分析这句话,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学生自主分析第三句话,同桌交流。
7.游戏:判断比喻句。
师小结: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多练习,在说话、写作中多用比喻句,使语言、语句更形象、生动。
四、板书
清洁工具
字义猜测:结合偏旁和语境
比喻句 清洁活动
五、教后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要想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语文,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利用图片、动画游戏等形式创设情境,以便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这节课上,学生的参与热情高,需要注意的就是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切记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