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在本章,我们学习极地地区的下列内容:
◎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殊性?
◎在极地开展科学考察有何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保护极地环境?
南极冰山与成群的企鹅
▋学习目标
●能分别说出南北两极的地理位置;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CONTENTS
01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 …
独特的自然环境.
02
For scientific exploration… …
科学考察的宝地.
0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olar regions… …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 …
… …
壹
独特的自然环境.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概念和范围Concept and scope
◎两极:指世界(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66.5 S)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66.5 N)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01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ntarctic region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十 分寒冷。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 均厚度2 000多米。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它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漂浮入海形成的。(酷寒)
◆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 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干燥)
◆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 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烈风)
-02
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狂风。
烈风
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
气温低,蒸发量小,空气中水气含量小
干燥
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冰雪覆盖,反射强烈
海拔高气温更低
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传递
酷寒
气候特点
全年分为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月-次年3月是暖季。暖季是进行南极科考的理想季节。
南极的暖季
南极—冰雪高原
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
阅读材料
南极地区的大风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对南极地区气候有这么一段记述:“今天早上,我们施放探空 气球。但气球还没有灌满气,就被7级大风吹爆了。第二个也是如此,直到第三个 才算成功。当时的气温是–21℃,又有强风。等我们放完气球后,帽子、眉毛、胡子 都结了厚厚的一层白霜,一个个活像白胡子老头。探险家称南极地区为‘风库’,这 话不假。我们在南极地区下锚63天,47天是6级以上的大风天。据澳大利亚一个科 学考察站20年的记录,南极地区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有300天。南极地区风凶极 了,刮起来尖叫着,顺着地面横扫,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掀倒。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rctic
◎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地区那么严寒,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
◎北极 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北极地区 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03
▊极地地区的独特生物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rctic
◎冰天雪地的极地地区,也有生命存在。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 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
◎如果说企鹅是南极地 区的象征,那么最有资格代表北极地区的,当然是北极熊了。严寒的 气候条件使得两极地区的生物各自都有特殊的生存本领。
-04
南极地区的企鹅
“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你看我 像不像身穿白衬衣、黑燕尾 服的绅士?我经常站立,所 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 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 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
北极地区的北极熊
“我住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我 的体长有3米多,体重达300 千克。我的毛皮防水,皮下 脂 肪 又 厚, 所 以 特 别 不 怕 冷。
地区 纬度位置 形态 平均气温 代表动物 平均风速 年平均降水量
北极
南极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比较表
66.5°N以北
66.5°S以南
海洋
陆地
-18℃
-50℃
北极熊
企 鹅
10m/s
17~18m/s
100~250mm
55mm
▊活动●分析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A
1. 读图10.1和图10.2,说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环绕北冰洋各大洲的名称。
▊活动●分析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B
1. 读图10.1和图10.2,说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环绕北冰洋各大洲的名称。
2. 读图10.5,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18℃,最低气温为—66.7℃;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50℃,最低气温为—88.3℃.由此可知,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气候寒冷,但相比之下,南极地区的气温更低。
▊活动●分析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C
1. 读图10.1和图10.2,说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环绕北冰洋各大洲的名称。
2. 读图10.5,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3. 归纳和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海陆状况
气候状况
资源状况
代表动物
中间是南极大陆,四周被海洋包围。
中间是北冰洋,四周是陆地和岛屿。
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
气温低,但高于南极。
矿产、冰川、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
主要为矿产资源
企鹅
北极熊
&思考
◎简要说明南极地区为什么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海陆性质不一样,南极为南极大陆,北极为北冰洋,海洋相对于陆地更容易保温,所以南极更冷。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南极洲平均海拔居世界首位,所以南极更冷。
南极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盖,对太阳的反射率极高,所以南极更冷。
◎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
●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很少,但由于气候寒冷,以降雪为主,蒸发极慢,所降的雪基本都积存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巨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因而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 …
… …
贰
科学考察的宝地.
For scientific exploration
▊科学考察的宝地For scientific exploration
◎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南极 地区进行考察。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 验站,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 000多人。
-01
阅读材料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 的土地上。
◎ 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 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 正式落成。
◎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南极长城站
南极中山站
南极泰山站
北极黄河站
南极昆仑站
黄河站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 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02
煤、铁等资源丰富
资源
●矿产
●海洋生物
企鹅、磷虾、鲸、海豹等
占全球72%,固体形式存在
●淡水
拓展视野●南极-水资源
南极大陆的冰,体积有2400万立方千米,约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这些冰每年有1.4亿吨滑入海洋,形成巨大的冰山。沙特阿拉伯正在研究把南极的冰山运回本国,以解决本国的缺水问题。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研究利用南极水资源的问题。
拓展视野●南极-矿产资源
南极大陆矿产资源种类很多,随着各国的考察勘探,不断有新的矿藏被发现。现已发现的有煤、铁、锰、铜、镍、钴、铬、铅、锌等220多种矿藏,其中以铁和煤最丰富。在靠近印度洋海岸的查尔斯王子山脉,发现了巨大的铁矿脉。矿层厚度达100来,绵延200千米,品位35%~38%,足够全世界用200年。在维多利亚地有煤田,面积达10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煤田之一。据认为,在整个西部大陆架中石油的埋藏量约达61亿吨,相当于目前世界原油年产量的两倍多。天然气也极为丰富。从南极洲有煤的事实,可以证明南极洲在很早以前曾位于温带,有过茂密的森林,后经长期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
拓展视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
南极大陆的动物种类极少,但数量很多。它们生活在大陆边缘、滨海地带和近海海域。常见的动物有企鹅、海狮、海豹和海豚等、其中以企鹅最为突出。它们满身是脂肪,不怕寒冷,常常成千上万地群居在一起。
帝企鹅最大,身高达1.2米,重40多千克。企鹅翅膀虽小,却可以跃上两米多高的冰坎。企鹅还是游泳健将,时速可达40千米。
南极海域中生息着大量的鲸。鲸肉可食,肝、脂肪等是工业原料,经济价值很高。南大洋中的鲸共有12种。个体最大的蓝鲸长30多米,重150吨,是南大洋最大的动物。
南极的海域,还有数量极大的磷虾。它的体长2厘米~5厘米,是迄今人类发现的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磷虾集群生活,有些海域一平方千米多达200吨~400吨。据估计南大洋磷虾藏量约有10亿吨~50亿吨。
●利用钻孔机从冰层钻取 冰芯,可以获得南极过 去降水、气温等地理信 息。
●从飞机上发送并接收反射回来 的无线电信号,测量南极大陆 岩石上的冰层厚度。
▊南极科学考察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Antarctica
-03
阅读材料
穿越南极
1989~1990年,由中国、美国、苏联、法国、日本五国南极考察队员组成的国际 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历时7个月, 完成了
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
纵横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沟谷
深达数米直至数十米,随时都 有可能
吞没拉着雪橇奔跑的狗群和 滑着雪橇
的探险队员。除了地形的 险恶外,气
候的恶劣也是考察队面 临的一个恶魔。
风的吼啸,令人心 惊胆寒;雪的弥漫,
使人昏眩迷途; 酷冷的严寒,给考察
队员们留下了 无情的冻伤印记。但是,
五国勇敢 的开拓者,卧寒冰,浴风雪,
置生 死于度外,终于在 1989 年 12 月
12 日,到达了南极极点,在南极考察
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北极科学考察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the Arctic
◎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 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04
北极科学考察
北极地区深海取样
在北极地区采取冰雪样
拓展视野●北极-能源资源
仅1968年发现的坐落于阿拉斯加北坡的普鲁度湾油田,估计就会有90~100亿桶可采原油和7千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是全美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单井油田。1985年在此油田及邻近的库帕鲁克油田日产原油160~170万桶,占美国生产原油总量的19%或其消费量的11%。目前,这里的原油日产量已高达200万桶,占全美石油生产量的26%。这些石油通过横贯阿拉斯加的管道系统源源不断地流向南部市场。
提到煤炭资源,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我国享誉海内外的煤都——山西大同。但是在地球的顶端,也同样放置了大块煤田,其中之一就是阿拉斯加西北部的大煤田。阿拉斯加西北部煤田是煤炭资源丰富、并且尚未开发的地区之一。地质学家估计,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9%——4000亿吨就储藏于此。从楚科奇海岸向东延伸至内陆480公里处(多数位于布鲁克斯山脉的西缘),这是世界上最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大煤田。这里的煤炭储量差不多相当于美国南部48个州的煤炭资源总量。
▊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A
1. 读图,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想想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 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二月份是南极洲的暖季,气温相对高一些,并且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开展科技考察活动。
▊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B
1. 读图,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想想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 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2.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对南极地区考察的 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极地科考的价值。
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 “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冰里。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 或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 是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 们地球的历史状况。
◆极地的科考价值: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 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 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 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与南极地区一样,北极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C
1. 读图,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想想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 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2.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对南极地区考察的 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极地科考的价值。
3. 在图10.2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搜集有关材料,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环境意义.南北极作为地球的两大冷源,左右着全球的冷暖过程.
◆经济意义。北极有丰富的资源,对于全球能源逐渐匮乏的现状来说,极地无疑是地球“最后的宝藏”.
◆军事意义.北极位于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顶点,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航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科技意义.在极地科学活动中,高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快。
… …
… …
叁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olar regions
▊极地地区的环境现状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生活着大量的鲸。近年来,由于人们乱捕滥杀,南极地 区的鲸已陷入危机之中。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 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01
A
捕杀鲸鱼
阅读材料
日本猎捕鲸
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全球禁止捕鲸公约》,禁止商业捕鲸,但允许捕 鲸用于科学研究。反捕鲸人士说,日本利用公约这一漏洞,每年在南极洲鲸类保护区 以科研名义猎捕数百头鲸,而这些被捕杀的鲸最后是到了餐桌上,而不是实验室。
▊极地地区的环境现状
◎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天然 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此外,石油泄漏等 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给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01
B
消失的家园
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olar regions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 的重视。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 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 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 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 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国际上也非 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 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02
世界主要国家北极战略梳理
阅读材料
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南极地区,这片洁净的土地,不能受到污染。这是各国南极考察队员的共同心 声。在南极地区,队员们外出考察,都要把用完的酒瓶、罐头盒装进袋子封好。有 时甚至把粪便也要装入塑料袋,带回站上处理。有些垃圾还要带回本国处理,不能 随便扔掉或烧掉
活动
演讲: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科学家一直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图10.11是两幅公益海报。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海豹和北极熊
课堂练习
3.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的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内容是( )
A.矿产、淡水资源的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的考察
C.森林生态系统的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的考察
4.南极洲将成为下列哪些洲的空中交通的中间基地?( )
①非洲和大洋洲 ②南美洲和非洲 ③北美洲和亚洲 ④欧洲和亚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南极洲位于中国的(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2.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 )
A.斑马、大象、河马B.企鹅、磷虾、海豹
C.袋鼠、鸭嘴兽、鸸鹋D.大食蚁兽、卷尾猴、树懒
B
B
C
A
课堂练习
7.中国在南极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
A.中山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阿蒙森-斯科特站
8.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最佳时间是( )
A.3月至5月 B.6月至8月
C.9月至11月 D.12月至2月。
5.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
B.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和风暴最多的地区
C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D北极地区的降水比南极地区多一些
6.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亚洲 C.北美洲 D.非洲
D
A
B
D
课堂练习
9._______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素有“________”(指降水少)之称。
10.北极地区:大部分在_______以北。
11.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________,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南极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12.地球上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都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或_________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里。
南极大陆, 白色沙漠
北极圈
淡水资源
煤、铁、石油、天然气
物理 化学
课堂练习
13.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 洋,B_____ 洋, C_____ 洋,D______ 洲,E_____ 洲,F_______ 洲。
(2)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 _____ ,H ______ 。
其中有极昼现象发生的是______ (填名称)
(3)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
(4)我国在南极洲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时间都是每年的2月,你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非洲
大洋洲 南美洲
长城站 中山站
中山站
企鹅
二月份是南极洲的暖季,气温相对高一些,并且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开展科技考察活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