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讲了青蛙想卖掉烂泥塘,搬到城里住,但是没有人买,于是他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引了水,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以前的烂泥塘被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看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青蛙就不再卖泥塘了。故事篇幅较长,但条理清晰,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劳动的意义。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对于语言也有了一些积累,所以学生已经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但学生在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方面比较欠缺,需要教师注重引导。
教学建议
1、创设情景,运用课件。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始上课时用小青蛙的图片将孩子们带入情境。
2、读中有悟,习得方法。语文课堂应该是个灵动的课堂,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都应该让孩子们在学、练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本课生字的读音,能正确的书写本课中的4个生字“蛙、卖”。
2、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用语言或者动作表达出对“吆喝” “采集” “播撒”等词语的理解。
3、揣摩小动物说话的语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美化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有位特殊的朋友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它是谁?板书青蛙(指导书写蛙字)你们对它有多少了解?最近它在动物王国里发了一则布告,闹得沸沸扬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一同去青蛙家一探究竟,如何? 但是去青蛙家得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你们怕不怕?有信心吗? 第一关穿越课文森林 第二关翻越生字山 第三关跳跃荷叶池塘 经过千山万水,终于到了青蛙的家,它究竟住在哪里?(板书泥塘)它有什么想法?它又想干什么?(板书卖,并指导书写卖字),想象烂泥塘是什么样子的?(同时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既然青蛙决定卖泥塘了,我们也赶来了,那我们就一起和它卖泥塘吧!
二、细读文本 默读课文。
过渡:青蛙大声地吆喝着自己的泥塘,有哪些小动物来买泥塘呢?它们又说了些什么?拿笔圈一圈,画一画。
1、师:有哪些小动物来买泥塘了?它们买了泥塘吗?
2、老牛为什么没有买泥塘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 挺舒服的 老牛为什么觉得这里挺舒服呢?
(生:可以在里面打打滚)你什么时候觉得挺舒服? 请你带着这种舒服的感觉来读读吧,让我们也能从你的读中体会到舒服的感受。
(2) 要是有些草就好了 你从这句话中还听出了什么?谁能来读读?
3、老牛对这个泥塘是既有些满意,又觉得还有些不足,大家试着读读看,看谁能把老牛对泥塘的既满意又不满意的感受读出来!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过渡:老牛摇摇头,甩甩尾巴走了。听了老牛的话,青蛙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1、生默读课文,划句子。
2、青蛙是怎么想的?(要是种些草,泥塘就可以卖出去了)
3、青蛙是怎么做的呢?(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1)谁先来说说青蛙是怎么采集草籽的?
师相机引导:如果你看见草籽在树上,你就——。
指多名学生引导说动作。
师生一起做动作。
(来,咱们一起来做做动作:摘一摘,捧一捧,捡一捡,选一选……)
(2)师结:
原来,像你们这样通过摘一摘,捧一捧,捡一捡,选一选……的动作把草籽收集起来,就叫采集。
(3)那怎样播撒呢?指名描述或做动作。
4、我们一起来读读,青蛙想的和做的句子吧!
5、过渡:我们陪同着勤劳的青蛙,到处收集草籽,并把它们播撒在泥塘的周围,大家辛苦了,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吧!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春姑娘跨过寒冬再次来到了我们身边,春风拂面,春雨淅沥淅沥的飘落在泥塘的周围,撒落的草籽在春风、春雨的呼唤下发生怎样的变化,孩子们,快睁开眼睛看看吧!说说你眼前看到了什么?
你们刚才说的泥塘变绿了,变美了,第六自然段用了一个词概括了这么美的景色,那就是——绿茵茵。谁能将这个词美美的读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泥塘发生的变化。你还能说一说类似的词语吗?(绿油油、白茫茫)
6、于是,青蛙又站在泥塘周围,开始大声(师提示语)地吆喝(生):——(卖泥塘哟,卖泥塘。)你为什么喊得这么大声呀?瞧你的脸都涨红了。
(生:池塘变美了,青蛙更加自信了。)难怪青蛙大声地吆喝…… 让我们也带着这份自信,再来吆喝一声吧,“卖泥塘哟,……”
四、学习课文7—8自然段
过渡:你们的吆喝声可真响亮呀,瞧,野鸭都飞来了。它买泥塘了没?
1、野鸭为什么也没有买呢?他是怎么说的呢? 野鸭为什么觉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呢?(有水有草) 它为什么要那么多水呢?
2、原来,野鸭和老牛的想法是一样呀,对这个泥塘既满意又不满意,请大家试着读读看,谁能把野鸭对泥塘的感受读出来!
3、野鸭拍拍翅膀,飞走了。此时如果你是小青蛙,你又会怎么想呢? 小青蛙又是怎么做的呢?找一找能表示小青蛙动作的词圈出来读一读,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4、等池塘灌足水之后,青蛙是否卖出去泥塘了呢?
五、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又有哪些小动物从泥塘旁边经过?它们说了些什么?
2、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训练。
出示:(1)一只小鸟飞来了,它说:“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来了,它说:“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来了,它说:“___________”。
3、拓展思维:为什么小动物们提的建议都不一样呢?(小组讨论交流)
4、听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你觉得他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还有哪些小动物还会经过这里? 六、引导探究第11自然段
1、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
2、青蛙说这里多好呀!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自己读一读。
3、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4、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
5、难怪青蛙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多好呀!为什么要卖掉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6、对比烂泥塘、好地方。采访各位青蛙小主,说说好地方是靠什么变成的?
七、回归整体,拓展思维
1.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说得真好,小青蛙用它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我建议,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改变好了之后,还要保护好它!好吗?
八、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