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运动和力 期末考试专题练 山东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 运动和力 期末考试专题练 山东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6 13:2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 运动和力 期末考试专题练 山东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1秋 济南期末)以下情景中,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自行车轴承处要定期涂抹润滑油
B.旅游鞋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足球守门员比赛时要戴防滑手套
D.演奏二胡前,要往弓弦上涂松香
2.(2021秋 商河县期末)下列器材或情景,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冰壶运动员擦冰 B.轮胎上有花纹
C.自行车的车闸 D.涂有防滑粉的手
3.(2021春 环翠区期末)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的实心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左边与竖直墙壁接触,实心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球的重力和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球的摩擦力和墙对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D.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2021春 环翠区期末)如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雪天轮胎上的链条 B.旱冰鞋上的滑轮
C.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 D.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5.(2021春 河东区期末)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杯子,受到的平衡力是(  )
A.杯子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B.杯子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C.桌子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D.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6.(2021春 费县期末)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有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音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空中的音箱不受力,靠惯性旋转
B.高科技的蓝牙音箱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
C.调大音箱的音量后,声音的音调变高
D.音箱在竖直方向受平衡力的作用
7.(2021春 蒙阴县期末)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来自各班的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比赛时,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惯性
B.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C.乒乓球比赛时,球在空中飞行,所有力全部消失,球定会落向地面
D.百米比赛时,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8.(2021春 张店区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
C.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D.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9.(2021春 乳山市期末)如图所示,我们的祖先曾用滚木巧妙的移动巨石.下列措施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C.汽车的轮子加防滑链
D.气垫船的船底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
10.(2021春 寿光市期末)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陕西召开,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铁路网而来的不仅有想要一睹全运会风采的游人,更有能够为陕西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助力的机遇与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关闭发动机后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B.列车车厢底面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列车车头设计成子弹头的形状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D.列车关闭发动机进站过程所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11.(2021春 阳信县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先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然后撤去棉布,再次让小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撤去棉布后,对释放小车的位置没有要求
B.撤去棉布后,发现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小了
C.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会一直沿直线运动下去
D.如果在小车上放置一个砝码,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变大,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小
12.(2021春 青岛期末)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空中加速下落的石块
B.跳伞运动员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正在减速进站的火车
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滑行
13.(2021春 济宁期末)练习移动射击时,竖直安装并固定一圆形靶,靶的水平和竖直直径将靶面分成四个区域,如图所示。当水平向右平行于靶面运动的汽车经过靶时,车上的运动员将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可能落在(  )
A.Ⅰ区 B.II区 C.Ⅲ区 D.IV区
14.(2021春 济阳区期末)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拉力和物体所受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5.(2021春 肥城市期末)如图所示某人用力拉木块,使木块在足够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
B.若撤去拉力,木块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C.若撤去拉力,木块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D.若增大拉力,木块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16.(2021春 莱芜区期末)下列情景中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匀速上升中的电梯 B.匀速转弯中的汽车
C.从树上下落的苹果 D.斜面上下滑的小车
17.(2021 台儿庄区模拟)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二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s时,若F=3N,则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也为3N
C.从t=0到t=6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m/s
18.(2021春 滕州市期末)伽利略认为:一个金属小球从光滑斜面的某一高度处由静止滚下,由于不受阻力,没有能量损耗,那么它必定到达另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若把斜面放平缓一些,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模拟实验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受平衡力
B.此实验可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减小右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后,小球在右侧斜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变
D.根据这一实验,可以科学推理出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如何运动
19.(2021春 东平县期末)下列物体在运动中,没有受到平衡力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
B.匀速直线上升的物体
C.静止在地面上的火车
D.围绕着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
20.(2021春 临邑县期末)2020年2月9日的奥运会资格赛中,中国女篮战胜韩国队,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军东京奥运会,如图是比赛时的精彩画面,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球面的粗糙程度
B.运动员用力抛出篮球,可以增大篮球的惯性
C.篮球最终会下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篮球撞击地面时发生了弹性形变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1.(2021秋 沂源县期末)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伸得越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与    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受到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拉力是一对    力;此时,若物体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    。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22.(2021秋 蒙阴县期末)物理某小组在课堂上“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a、b、c、d、e五种猜想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实验,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若所选器材: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各一个,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甲、乙两图可探究猜想    (选填“a”、“b”、“c”、“d”、“e”);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23.(2021秋 沂源县期末)课后服务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
(1)图甲的探究装置中研究对象是    ,实验中判断其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据是物体处于    状态。
(2)小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的砝码数量,发现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    才能平衡。
(3)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才能平衡。
(4)某次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两个拉力大小不同,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    的影响。
(5)为尽量减少以上影响,小敏提出将甲装置中的小车换成小卡片,如图乙,实际操作中还发现乙装置具有更适合探究    的优点(填字母)。
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B.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4.(2021秋 微山县期末)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前,弹簧测力计校零应沿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
(2)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F2和F3,其中最小的是    ;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下列现象中应用了此结论的是    (填写序号)。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车闸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面上铺设滚木
(4)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3为1.6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N,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N。
(5)小红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丁所示,该装置的优点是    。
(6)该实验用到的物理学方法是转换法和    。
25.(2021秋 沂水县期末)小明学习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所用弹簧测力计如A图所示,所选若干个木块均相同(足够多),每个重力为1N。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    运动,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其所受拉力大小。
(2)如图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明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    无关。
(3)同组小强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强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在甲实验基础上,叠放的木块又分别增加至两个、三个,根据收集到的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对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绘制图像如C图所示。
①依据图像及相关信息分析证据可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
②在此实验中,可叠放木块数目最多为    块。
26.(2021秋 邹城市期末)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所用棉布比木板表面粗糙)。
(1)在这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比较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
(3)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发现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7.(2021秋 寿光市期末)小琳在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实验;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比较    (选填“甲”、“乙”、“丙”或“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    (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6)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8.(2021秋 临沭县期末)学习过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李明发现实验室里有如图所示的木块和铝块,他想比较一下木块和铝块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要比较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在同一水平桌面做实验时,应当保持物体对桌面的    不变,在物理学上,这种方法叫    法。
(2)先将木块叠放在铝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桌面对铝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然后,将    放在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    相同,同时也使    不同,重复上述过程,测得摩擦力是3.0N。
(4)比较两次测力计示数可知:   表面的粗糙程度更大一些。
第8章 运动和力 期末考试专题练 山东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解:A、自行车轴承处要定期涂抹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旅游鞋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足球守门员比赛时要戴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演奏二胡前,要往弓弦上涂松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解答】解:A、冰壶运动员擦冰,使冰熔化,在冰面与冰壶之间形成一层水膜,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的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涂有防滑粉的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解答】解:AC、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虽然与墙壁接触,但不挤压,不受墙壁的弹力,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所以没有摩擦力,故AC错误;
B、球的重力和球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D、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雪天轮胎上的链条,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旱冰鞋上的滑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答】解:A、杯子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杯子处于静止状态,杯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的作用,此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桌子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作用点在杯子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桌面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A、悬浮在空中的音箱,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音乐,音箱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虽然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但发声仍需要振动,故B错误;
C、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故C错误;
D、音箱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故足球比赛时,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惯性,故A正确;
B、惯性仅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速度,不能增加惯性,故B错误;
C、乒乓球在空中飞行,处于运动状态,若所有力全部消失,乒乓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百米比赛时,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图甲中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但在竖直方向还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图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故C正确;
D、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的压力,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应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用滚木巧妙地移动巨石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
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汽车的轮子加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气垫船的船底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解答】解:A、高铁关闭发动机后,动力消失,但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速度减小,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列车车厢底面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铁车头设计成子弹头的形状,车身线条流畅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故C正确;
D、列车关闭发动机进站过程所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小,列车与路面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不变,所以列车所受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A、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控制变量法,要控制物体到达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让小车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运动,故将棉布去掉,再次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故A错误;
BC、木板较棉布光滑,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较小,运动的距离更远,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据此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运动的无限远,即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正确;
D、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果在小车上放置一个砝码,对水平面的压力变大,但撤去棉布后接触面变光滑,所以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一定变大,向前滑行的距离不一定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A、空中加速下落的石块,其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故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跳伞运动员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其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变化,故其运动状态不变,故B正确;
C、正在减速进站的火车,其速度在减小,故运动状态变化,故C错误;
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滑行,其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故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汽车向右平行于靶面运动,车上的运动员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射出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所以子弹会射向靶面的右下方,即IV区,故D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
A、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物体所受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向上,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左,二者方向不相反,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不相等,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B错误;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15.【解答】解:A、木块在足够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木板的支持力,一共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控制木块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若撤去拉力,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木块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
C、若撤去拉力,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木块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木块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
D、增大拉力,木块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木块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物体受非平衡力,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6.【解答】解: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匀速上升中的电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匀速转弯的汽车,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从树上下落的苹果,速度不断变大,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斜面上下滑的小车,速度不断变大,不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17.【解答】解:A、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物体在0﹣2s内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2﹣6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当t=1s时,F=3N,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物体静止,静摩擦力等于拉力,即3N,故B错误;
C、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当2s以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匀速直线运动阶段力F没有增大,故C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v2m/s,故D正确。
故选:D。
18.【解答】解:A.由于斜面光滑,不受摩擦力,因此小球下滑时做加速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由于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因此,如果减小右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球到达右侧斜面上的高度要等于原来的高度,通过的距离更长,故C错误;
D.继续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直到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就要沿着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因此,根据这一实验,可以推理出物体不受力时将如何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9.【解答】解:
A、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匀速直线上升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静止在地面上的火车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围绕着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在改变,因此汽车没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解答】解:A、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
B、运动员用力抛出篮球,是为了利用惯性,但不能增大惯性,因为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
C、篮球最终会下落,是因为受重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篮球撞击地面时,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故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1.【解答】解:(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伸得越长,其形变的程度就越大,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可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6N,则物体的重力为G=2.6N;
(3)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4)弹簧受到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拉力是同时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物体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大小;2.6;物体受到的重力;相互作用;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22.【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图甲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
(3)甲、乙两图的实验,只是改变了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而其他因素相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压力大小的关系,故可探究猜想e;
(4)B、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由于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造成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故B正确;
ACD、木板的长度、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接触面积都不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ACD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等于;(2)2.2;(3)e;(4)B。
23.【解答】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能否静止,确定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故研究对象是小车,判断依据是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2)实验时,小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相等,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的砝码数量,发现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这表明平衡的两个力需要大小相等;
(3)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能平衡;
(4)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小车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桌面对小车有向右的摩擦力;
(5)探究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实验时可将物体分成两个物体,而小卡片比小车更容易被分成两个物体,因此乙装置更适合探究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故选:B。
故答案为:(1)小车;静止;(2)大小相等;(3)同一条直线上;(4)是;摩擦力;(5)B。
24.【解答】解:(1)实验时要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所以实验前应先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保持在水平位置校零;
(2)甲、丙两图的压力相同,丙图比甲图接触面粗糙,所以丙的摩擦力大于甲的摩擦力;
甲、乙两图相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图比甲图压力大,所以乙图的摩擦力大于甲图的摩擦力;
又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f摩.因此F1示数最小;
(3)分析图甲、乙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滑动摩擦力也大,故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骑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故B符合题意;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面上铺设滚木是用滚动摩擦力代替滑动摩擦力来减小摩擦力的,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在丙图实验中,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拉力大小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是1.6N,所以滑动摩擦力是1.6N;
当弹簧测力计示数由1.6N增大到2N,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6N。
(5)实验装置中,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弹簧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6)根据以上分析知此实验用到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水平;(2)F1;(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4)1.6;(5)不需要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6)控制变量法。
25.【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当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
(2)如图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明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3)甲、乙、丙三个实验,压力大小相等,接触面越粗糙,拉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实验结论:在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由图像得,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比值一定,即0.7,所以f=0.7F。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5N,即滑动摩擦力最大是5N,根据f=0.7F得,F7.1N,
一个木块是1N,所以可叠加的木块数目是7块。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速度;(3)在压力大小一定;(4)①越大;②7。
26.【解答】解:
(1)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的压力,乙图摩擦力大于甲图摩擦力;甲、丁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甲的压力大于丁的压力,甲图摩擦力大于丁图摩擦力;
乙、丙两图,压力相同,丙比乙接触面粗糙,丙图的摩擦力大于乙图摩擦力;所以丁图的摩擦力最小;
(2)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比甲的压力大,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乙、丙两图,压力相同,丙比甲接触面粗糙,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3)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发现实验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实验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所以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丁;(2)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3)错误;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
27.【解答】解:
(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
(2)(3)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比甲的压力大,研究的是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得到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乙、丙两图,压力相同,丙比甲接触面粗糙,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故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甲;
(4)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面积不同,由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5)由图2所示实验可知,拉动木板时物块保持不动,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实验时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6)由上面分析可知,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必须;等于;(2)甲;(3)压力大小;乙、丙;(4)错误;(5)不一定;(6)控制变量法。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8.【解答】解:(1)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两个因素有关,研究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问题要控制压力大小一定,这是控制变量法;
(2)匀速拉动能保证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测力计示数等于摩擦力大小;铝块在下时,测力计分度值是0.1N,指针指在3N下面第3个格,故读作3.3N;
(3)做对比实验,第一次木块在上铝块在下,第二次就要铝块在上木块在下,这样可以严格保证压力一定,与桌面的接触材料不同,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4)由于铝块与地面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即摩擦力较大,所以铝块粗糙一些。
故答案为:(1)压力;控制变量;(2)3.3;(3)铝块;木块;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铝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