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名著导读课件★★
《傅雷家书》读后提升课
环节一:析语言,明特色
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读完了《傅雷家书》,相信总有那么一些话语让你印象深刻!
请大家拿出自己制作的小书签,说一说你摘录的句子及摘录理由。
(1)人生导师类:(教导、提示等)
①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明确】与上句“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紧密相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
②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个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明确】要学会感恩,感激自己的老师,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
③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记了他的目的。
【明确】练琴的时候不要只去关注技巧,而忽略了音乐本身。即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总想着投机取巧,走捷径。
④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控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
【明确】做人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不能被困难和挫折打倒。
⑤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夜以继日,终生的追求、苦练;
【明确】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十全十美的人或事是不存在的。
(2)朋友知己类:(谈文学、谈艺术等)
①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制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要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明确】抒发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②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
【明确】与儿子交流李白和杜甫诗的胸襟意境。
③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也。
【明确】与儿子交流《人间词话》,称其为最好的文学批评。
④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明确】与儿子探讨中国哲学。
⑤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了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明确】艺术家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
(3)父子亲情类:(温情、担忧等)
①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
【明确】送别儿子后,父亲在信中对之前坚持己见和儿子发生严重冲突,导致儿子离家出走的事,进行了自我反省。
②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明确】父亲对儿子离家出国学习和参赛的不舍。
③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结在一起。
【明确】希望儿子多写信与自己分享其快乐忧愁。
……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傅雷家书》自一九八一年初版面世,至今已三十六年。读过的人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评说的。
环节二:品书评,说主题
(1)《傅雷家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普通读者
(2)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逆反的心理,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普通读者
(3)《傅雷家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演奏录音后,对儿子进行讲评。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又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普通读者
(4)家书中的许多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地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普通读者
(5)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是他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体现出了老师对儿子的疼爱。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更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我很欣赏傅雷老师告诉儿子的学习的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欢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
——普通读者
(6)《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普通读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著作,每个人读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认识角度。以上都是别人的评价,现在就请大家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这部书。
【示例】这是一部 的书。
教人如何做人,畅谈理想,学会生活……
环节三:谈墓志,近傅雷
1.书写这些书信的“父亲、朋友、导师”傅雷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分组交流,代表发言。)
墓碑正面镌刻: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2.什么是赤子之心呢?
【明确】出自:《孟子 · 离娄下》。 原文是: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便能保持那种婴儿般天真纯朴的心灵的人。 赤子之心,意思是像婴儿一样天真纯洁的心灵,一般用来表达态度的真诚。纯粹、本色自然。
(即傅雷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儿子不求回报的关怀……)
3.为什么又说他是孤独的呢?
【明确】不被世人理解;不被儿子理解。
4.傅雷先生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明确】追求理想、坚持本色、纯粹干净的世界。
作业布置:
课下搜集一些格言,并自己给它们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