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间 4月7日 主 备 人 主 备 人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4月15日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所在单位
课 题 15 . 天游峰的扫路人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二课时 第 一 课时 上课时间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教 学 目 标 知 识能 力 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 程方 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在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个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板书课题,齐读)扫路人也就是清洁工人,他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这是大家对他的初步了解,相信学习课文之后,大家对他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二、检查预习情况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词语(小黑板出示)武夷山 飘飘悠悠 险峰扫帚 颇有节奏 石阶精瘦 褪色 瘦削 面色黝黑 炯炯有神自信 朗声大笑 豁达开朗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3)这些词语里有些字比较容易写错,你认为有哪些要提醒大家的?引导学生注意“黝”“褪”“炯”“豁”等字的写法。(4)通过预习,你理解了这里面的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知道了课文中哪些词语的意思?(5)再读读这五组词语,想想每一组词让你想到了什么?第一组:天游峰的特点第二组:扫天游峰的老人正在打扫第三组:老人的外貌特点第四组:老人是个爽朗的人第五组:游人登山时的样子(6)再次齐读。2.句子(1)你认为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哪些句子读得比较好的,可以读给大家听听。一个同学读好后,如果其他同学认为自己能读得更好,也可以挑战。(2)指名读。(3)指名评价。3.课文指名逐节读课文,及时纠正,提醒文中破折号和省略号的停顿时间。4.点评预习情况,并过渡。三、感受天游峰的特点1.对于天游峰,你们了解吗?谁来介绍一下?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介绍。2.那么在作者笔下,天游峰是什么样子的呢?3.默读这几句话,你感受到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1)学生默读,并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2)集体交流。A.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作者用比喻的写法,将石梯比作了一根银丝,突出了天游峰的“险”。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银丝”“飘飘悠悠”“断掉”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从而真切体会“险”。B.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写出了天游峰“高”的特点。C.那层层叠叠的石阶……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通过游人的表现,从侧面写出了登天游峰时的不易,从而衬托出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3)教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指导学生注意重点词语,读出天游峰的特点。4.归纳写法:(1)这些句子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比喻、列数据、侧面衬托的方法来突出天游峰的特点。(2)我们平常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这样,把事物的特点用多种方法来描写。四、总结,设疑在又高又险的天游峰面前,许多游客是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每天扫一个来回,还说“不累”。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讨。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给你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1)指名读,及时请其他同学纠正读错的地方。重点指导“颇”“削”“黝”“吁”等字的读音。(2)齐读。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2)指名交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词语“顶天立地”,想象九百多级台阶大体上有多高。引导学生说说平时自己爬楼梯的感觉,从而体会游人的感觉,理解天游峰的“高”和“险”。
( 六)年级(下)册(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4月7日 主 备 人 王永红 主 备 人所在单位 东关小学
复备时间 4月15日 授课教师 张淑珍 授课教师所在单位 太安驿小学
课 题 15 . 天游峰的扫路人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 二 课时 上课时间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教 学 目 标 知 识能 力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朗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过 程方 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多媒体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五课,齐读课题。上节课同学们就课题提了哪两个主要问题?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险。1、 天游峰是什么样的峰?2、 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看天游峰。出示天游峰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3、 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在我们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险,游客们登山时常常(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我们文中天游峰的扫路人,却是位——(70岁的老人)三、感受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1、生活中,七十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可是这位老人每天还要在高而险的天游峰中爬上爬下,扫那一千八百多级台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瞧,老人来了。(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你知道的信息。通过观察,得出对老人的第一印象:勤劳、朴素。2、看,给了我们初步的印象。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老人,与作者、老人进行对话。请同学们默读三——十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划出文中的相关词句,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4、指名读三至十二自然段。交流汇报。(1)、作者通过对扫路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写这位老人的。外貌:“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朴实、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的老人)动作:“引我进了他的小屋,沏了一杯浓茶”。(热情好客)神态、语言:“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摇摇头,伸出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朗声大笑。(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2)“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言外之意是什么?5、学到这里,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搞不懂。“这充满自信、豁达的笑声”怎么能“ 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呢 ”小组合作探讨这个问题,再汇报,补充发言。修改文章的结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师谈话:你们个个都比作者高明,感觉到这笑声永藏作者的心中,永远在陪伴作者的人生旅程。多么可敬的一位老人,多么自信的一位老人,多么热爱生活的一位老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老人的心声。谁读旁白,谁读我的话,谁读老人的话。再次分角色读课文。四、学完这篇课文,了解这样一位老人,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人说,想对作者说,想对自己说。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 )高龄,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还有( )作伴。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从内心( )他。再读课题!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仿照课文的写法,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他(她)的外貌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描写段落,读一读。3、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3)在汇报的过程中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个人读、分角色读,读出老人的自信、开朗、豁达。请大家拿起笔,写下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写完后指名读。五、让我们记住这位对大山有着深深的热爱与依恋,豁达、开朗、自信的老人吧!出示填空练习,指名读,齐读。小结课文内容。
板 书 设 计 天游峰 高而险 台阶多 难攀登离不开 扫路人 健康 不怕累 能吃苦 自信乐
教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 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这个疑问自读自悟,抓住文中对老人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反复在读中体会,然后与同学交流,感受到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从而也学到了怎样把人物写具体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