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微观世界》
【教材分析】
《微观世界》属于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五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对点线形色的基本概念,本课让学生带着这些美术造型语言进一步观察,体验微观世界的美,学习、探索怎样运用这些绘画元素表现微观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体验、探究事物细微之处的魅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2.尝试运用点、线等不同的绘画造型要素,自由表现自己观察到的微观世界别样的美。
3.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创作的美丽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微观事物细致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难点】
用点线等造型要素表现物体细节之美。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绘画工具学生:绘画工具放大镜表面肌理较明显的物品如:核桃贝壳带纹饼干树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发现出示教师美术作品,结合食物引出课题
2.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微观世界的美丽与奇妙,体会通过细致认真的观察才能发现微观世界的奇妙。
二、初步认知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身边的实物,寻找造型语言。教师引导学生从点线形色四个方面去观察、思考、感悟。
2.简单绘制一个小草稿。
3.教师启示学生,换种角度观察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欣赏视频
4.感知动态《微观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评析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渗透美术与自然科学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和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观察体验
1、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一幅,名字叫“硅纳米晶体”。我们来试着画一画好吗?曲线、点的组织,注意疏密、遮挡和韵律的变化。
2、除了这种表现,其他同学又是怎样表达他们心中的微观世界的呢?
3、作业要求:运用点、线、面、色彩等把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描绘出来。
作业要求:(1)构图饱满。(2)注意画面疏密关系。(3)可线描表现,也可搭配色彩。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图】让学生自己找寻发现美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体验及老师的范画,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次尝试表现画面,为更好的完成作品做铺垫。
四、创作表现学生在上一次表现的基础上完善充实自己的画面。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目标。
五、交流评价采用自评为主,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交流评价取长补短,锻炼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欣赏拓展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草绿了,拿起放大镜,去细致的观察生活,走进微观世界。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微观世界的美妙,从而用心观察及表现周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