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6 13:3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目录
知识梳理
01
课堂演练
02
课堂检测
03
课程要求 1.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
课程要求 4.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
5. 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6.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探究实验 1. 气体扩散的实验
2. 液体扩散的实验
3. 分子之间有引力的实验
课时重点 1. 分子的热运动
2.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课时难点 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了解分子间既存在引力有存在斥力
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
分子
知识梳理
1. 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____________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原子
10-10
不同
2. 扩散现象:
(1)定义: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_____________的现象。
(2)发生范围: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进入对方
气体
液体
固体
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影响因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___。
剧烈
温度
3. 分子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_____________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温度
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
引力
4. 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分子间的_____________使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分子间的_____________使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斥力
引力
5.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__;分子间距离相距很远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_____________。
斥力
几乎为零
分子
6.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物体内的分子在_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原子
不停地做热运动
斥力
引力
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
D
课堂演练
【典例1】如图13-1-1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
金是否处于固态不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
上进行推断
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
D. 金原子之间有间隙
图13-1-1
C
【变式拓展1】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固体、气体、液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液体、气体
D.液体、固体、气体
思路点拨:分子的大小在10-10级别,人眼是无法看到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原子构成,分子间的距离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
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
C
【典例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是(  )
A.香水瓶盖打开后,满屋充满香味
B.糖放入水中后,整杯水都变甜了
C.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变式拓展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是(  )
上课时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同学都闻到了气味
B. 红墨水滴入水中,杯中的水过一会儿就变红了
C. 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D. 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
D
思路点拨:分子的热运动一般人眼是看不到的,空中的尘土是物质宏观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
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
【典例3】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块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铅块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范围内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C
【变式拓展3】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13-1-2甲所示。 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13-1-2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大于
图13-1-2
思路点拨: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距离越近,受到的力越大。①r=r0时,F引=F斥;②r>r0时,F引>F斥;③r10r0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会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没有相互作用力。
课堂检测
D
限时 10分钟 总分 30分 得分____
1. (3分)关于分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气体分子能够运动,液体分子不能够运动
B. 液体分子能够运动,固体分子不能够运动
C. 气体分子能够运动,固体分子不能够运动
D. 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都能够运动
B
2. (3分)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下列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C. 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D. 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
3. (3分)将一滴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黑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整杯水变黑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B. 如果水的温度为0 ℃,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C. 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变黑了
C
4. (3分)如图13-1-3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气态
B. 乙是液态
C. 丙是气态
D. 甲是固态
C
图13-1-3
5. (3分)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小明观察到下列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 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 测:分子间有引力
C. 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
D. 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A
6. (3分)常见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______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
原子
扩散

7. (3分)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甲醛。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_____________而加剧。
无规则
升高
8.(9分)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___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
分子
(1)布朗运动中花粉颗粒的运动是_______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C
(2)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正如布朗运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_______。
A.现象:压缩密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感觉越推越吃力;推测: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B.现象:吸盘吸在墙上很难掉下来;推测: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现象: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
D.现象: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墨水在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推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
(3)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带来的。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动能大的分子,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所需的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变成这种液体的气态形式。
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