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指导
修 改 润 色
目录
写作导航
01
写作任务
02
范文引路
03
写作导航
一、何为修改润色
修改和润色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浮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进行修改。概括起来就是“六问”: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1. 意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主要包括:
(1)订正观点。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2)完善主题。主题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应当加以修改。
(3)增删材料。材料不翔实,需要纠正;不充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除。
2. 言
“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改“对”也包括对文章段落的进一步调整和加工。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详略安排是否恰当,有无旁逸斜出的段落等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言”的进一步要求是改“好”。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二、修改润色的方法
1. 诵读法。叶圣陶说“声入心通”,一边诵读,一边思索,遇到语意不畅,气势不接的地方,便加以改正。
2. 冷却法。这是指在写作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修改。如果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把写好的作文收起来,放一段时间以后再拿出来看。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让你从原来的思路中跳出来,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审视它;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后,你的眼光、水准比以前又有了提高,这时,你往往更容易发现原来文章中的不足。
3. 求助法。就是请别人当老师,把初稿拿给人家看,或读给人家听,然后请人家提出修改意见。
4. 推敲法。在写的过程中边读边写,边写边改,发现不妥当的地方及时修改,不断寻找最佳的表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质量。
写作任务
任务一:着眼整体——改“对”。
阅读下列文段,将其中的错别字、用错标点、病句等现象加以改正。
我爱家乡秋天的田野。张开嘴的玉米,弯着腰的稻谷,红色的高粱……等,真是五谷丰登,一片丰收的场景。田野那边一条汩汩流淌着清亮明净的小河,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瓦蓝瓦蓝的;悠悠飘荡的白云在河水中,更加显得雪白无暇;鸟儿在空中飞,鱼儿在水中游,虫吟鸟鸣,汇成一首金秋交响曲。
我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家乡秋天的田野。咧开嘴的玉米,猫着腰的稻谷,涨红了脸的高粱……真是五谷丰登,一片丰收的景象。田野那边有一条汩汩流淌着的清亮明净的小河,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瓦蓝瓦蓝的;悠悠飘荡的白云在河水中,显得更加雪白无瑕;鸟儿在空中飞,鱼儿在水中游,虫吟鸟鸣,汇成一首金秋交响曲。
【解析】病文中“张开嘴的玉米”“红色的高粱”,表达不够准确,修改为“咧开嘴的玉米”“涨红了脸的高粱”就准确生动了;标点符号方面,省略号后的“等”应去掉;“更加显得雪白无暇”是病句,也有错别字,应改为“显得更加雪白无瑕”。
任务二:言意结合——改“好”。
给下列文段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段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文采。
走着走着,前面居然没路了,一看表,自由活动时间已经结束了,再不回来,大家一定会担心的。丽丽说:“这可怎么办呢 ”郭老师说:“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仔细辨认一下方向,回忆一下来的时候路的特征。”我们一听,也冷静了下来,忽然——“这儿有人走过,这是脚印!”我说。“对,我们试试,或许能找到出路。”
我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着走着,前面居然没路了,一看表,自由活动时间已经结束了,再不回来,大家一定会担心的。“这可怎么办呢 ”丽丽说话时都带着哭腔,我们几个也着急起来。郭老师非常镇静地安慰我们说:“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仔细辨认一下方向,回忆一下来的时候路的特征。”我们一听,也冷静了下来,忽然——“这儿有人走过,这是脚印!”我指着山坡上的几个鞋印叫了起来。大家聚过来看“对,我们试试,或许能找到出路。”
任务三:加工润色,改“优”。
按照一定的写作知识,采用增、删、调、换等方式,对下列文章的内容安排、材料结构、语言、标点符号等问题进行整体修改。
【原文】
我是这样成长的
“哇”的一声,我来到了这个世上。
我降生后,首先“被迫”认识了自己的父母,还“被迫”认了个姐姐。聪明的我,6个月就学会了说话,9个月大时就会走路了。
过了婴儿时期,就进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过得“了无生趣”。3岁“被迫”进了幼儿园,认识了“陌生”的同学们,喊了自己根本不认识的老师,学了最基本的“火、土、水、木”和“1+1=2”……一切都在进行着。
读完了幼儿园,进入了小学,告别了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和老师,成绩平平,没有一点起色,但当我懂事时,就一头扎进了书海中,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让我为海的女儿而哭泣,为玫瑰仙子的幸运而赞叹,为白雪公主的美妙奇遇而陶醉。
可直到六年级,我的生活才发生了改变,成绩如梦幻中那样上升到前几名,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六年级时,我们必须进行小升初的考试,面对人生的第一战,我放弃了自己的最爱——课外书,但同时也获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
升入初中后,我告别了自己低幼的童年,逐渐迎来成熟,同时又告别与自己相处六年的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初中阶段比我想象中辛苦一些,并且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自然提高了不少。
这就是我目前的成长历程,以后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从这些成长历程中,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明确了人生奋斗的方向!
【改后范文示例】
童年的影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童年那段欢乐的时光还会再来吗?我等啊等,总不见它回家的身影,它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我满心留恋地翻开影集,才知道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知道时光总是要流逝的,只有影集才能保存它的倩影,看着一张张照片,一行行成长的足迹映入我的眼帘……
5岁——吟诵诗篇
5岁的我是一张白纸,那时的我对世界还很懵懂,妈妈是我第一任老师,教我背了很多古诗和儿歌,为我打开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大门。
当我看见清清湖水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脱口而出;当我看见满塘荷叶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便随景而出,母亲把我带上了朦胧而充满诗意的文学之路。
8岁——挥毫泼墨
6岁时我已经跟着爷爷学习书法了,8岁时,在爷爷的鼓励下,我首次亮相电视台,为全国观众展示书法才华,并获得优秀奖,在人生路上留下第一个闪亮的足迹!它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在那以后,我还获得了世界少儿书法大赛第六名,在爷爷的悉心指导下,我的书法水平又有了很大进步,在省书法大赛中赢得一次又一次金奖。书法不仅让我提高了修养,而且让我懂得了“爱拼才会赢”的道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10岁——成长烦恼
随着年龄的渐长,我的学习负担一天天加重,这时我才懂得了学习的艰辛。看到同学们一个比一个认真,我才知道什么叫竞争,于是,我也狠下功夫,勤学苦读。那时的我已经知道什么叫目标,知道了什么叫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懂得了成长的背后隐藏着无尽的烦恼,懂得了获得成功需要付出无尽的汗水,懂得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12岁——走向成熟
12岁是我人生经历的转折点,是我离别童年走向少年的转折点,我感觉自己在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我得到过很多荣誉,很多奖状,并多次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英姿”,但我更尝过不少的苦痛,尝过无数次的失落。成功时,我不骄傲;失败时,我不气馁,就这样,我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成长,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走向成熟!
合上影集,我似乎看到路还在不断延伸,我的童年梦想,也在不停地流淌,不断地飞翔……
【借鉴点】
这篇习作选择了翻阅影集这条主线,将生活中的剪影一张张地铺在这条主线上,让人眼前一亮。作者撷取了成长路上的四朵浪花,做了精彩的呈现:一是巧妙选“点”,所选材料就是几个“点”——截取了5岁、8岁、10岁、12岁的成长片段,并用小标题有条有理地展示了成长的历程,表现了自己成长和奋斗中的喜悦和艰辛。二是善于描“细”,如5岁的看水吟水、观花颂花的描写,都是很生动、很有表现力的细节,这些细节使得文章内容更充实、更生动形象。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后,借此抒发了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叹,使主题得以升华,且富有诗意。
范文引路
谈谈我的写作
无意间翻开一本二年级时的日记本,抚摸着行行稚嫩的笔迹,笑容不知何时浮上了嘴角。不知不觉中,我学习语文已近10年了,而踏上那条写作的小径,也不知有多少天了。
一年级时,妈妈建议我每日一记,把每一天中印象最深刻的事用口述的方法记录。当时的我懵懵懂懂,乍一听,只觉有趣新奇,自然满口答应。于是,每一个晚上,我都在妈妈的催促下对着录音笔,报流水账似的说出一天的见闻。不知为何,这看似无聊的事却令我乐此不疲,每晚的那个时刻便成了我一天中最盼望之时。
时间一天天过去,教语文的潘老师开始给我们布置写话。在幼时的我看来,写话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却未想过,当我忐忑不安地拿出铅笔,准备咬着笔头冥思苦想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思如泉涌,手中的笔似乎被施了魔法一般,不断写下一个个汉字,令我大为吃惊:写话,也许不太难!现在想来,除阅读量大外,每天的口述日记是最大的功臣吧!
2014年12月4日,我不会忘记这一天。潘老师笑着把一本日记本递给我。扉页一行端庄秀气的楷书写着:“用心、努力的孩子,老师特别期待能与你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自此,我开始用笔、用心去品味、感悟生活。身边的老师、同学,天上的白云、飞鸟,甚至于路旁的小芽……一篇篇日记如同一张张照片,将身边的一切定格,保存于记忆之中。
我也有过厌烦,有过“无话可言”之时,想着同学们正在看书玩耍,自己却要与一片空白的稿纸相对无言,便心生烦躁,几欲罢笔。可看着之前的日记,竟有些不舍,便望着窗外的星空,继续慢慢构思。近几年来,我写满了14本厚厚的日记本。每每“无意”看见,自豪便油然而生。
自三年级开始,在陈老师的鼓励下,我尝试着向杂志社投稿,参加各种比赛,虽不是次次都能发表获奖,但我却迅速从中得到了提升与成长,收获了不少乐趣。这都归功于不断地练笔,现在我只
需静静思索一番,文字便能从我的笔下不断流淌而出,语言也还算生动优美。
回首我的语文写作之径,有艳阳高照碧空如洗之日,也不乏阴霾遮天狂风大作之时。但我相信,只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就能抵达终点。
阳光从窗口倾泻进来,洒在桌上翻开的那些作文本上。那一个个从稚嫩迈向成熟的字迹,镀上了一层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