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6 18:15: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单元写作指导
审 题 立 意
目录
写作导航
01
写作任务
02
范文引路
03
写作导航
一、认识审题和立意
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确立主题。
二、审题立意的作用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三、如何审题
1. 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
比如《初中生活二三事》这个题目,“初中”界定了要写的是初中阶段生活中的故事,而不是小学或者幼年时的故事;“二三事”则表明,要选择两三件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来写,不要只记叙一件事,也不要拉拉杂杂流水账一般写若干小事。
2. 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析探究其中的含义
比如《郊外踏青》这个题目,重心在“踏青”上,它提示我们可以着力渲染郊外的景象,表达游人的心情,也可以叙述踏青中发生的事,而与踏青无关的事则应少说或不说。如果遇到提供材料的作文,则需要仔细审读材料,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分析,推敲材料蕴含的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个角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四、如何立意
1. 立意要明确,思想要健康
一篇文章,立意要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或者主题不清晰,不明了。另外,文章的思想要积极健康,昂扬向上,那些消极、低级、不良的思想不能出现在文章中。
2. 立意要有深度——跳出大众化立意,深挖一层,确定主旨
比如《最美的风景》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一年四季的风景,可以写一天某一时段的风景,可以写高山、大河、天空、海洋的美丽,也可以写乡村、城市、古代、现实的美景。当然,如果写社会上的某一种现象,或者某一类群体,通过他们的行为感受他们的精神的伟大,那么他们也可以成为时代“最美的风景”。具体来说,比如:写“请愿书”到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武汉封城后义务载客的出租车司机、为救冬泳老人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消防员等,他们的言行是美丽的,他们就是新时代“最美的风景”。
3. 立意要有高度——升华个人情感,站到环保、国家、民族等更高的境界进行立意
立意时,要紧抓题目往“高”处想,最好能够想到家国情怀、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以及绿色生态等。比如话题作文“了不起”,可以写“刺绣了不起”,表达对精妙的刺绣技艺的关注和赞美,并发出“愿我们拾起暂且遗失的珍宝,在时光中刺绣”的心声,引人深思;也可以结合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围绕“中国了不起”来写。
4. 反向立意——相向而行,从反面进行立意
反向立意就是说立意要有一定的新意,在构思立意时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从文题的反面深入思考,从而提炼出新主题。
具体方法有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1)逆向思维:比如,常理说不要班门弄斧,若用“弄斧就要到班门”这样的立意来写作,并展开合理的论述,就能令人耳目一新。又如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话题写作,我们可以从反面确立论点,论证“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或者论证“近朱者不赤,近墨者不黑”。
(2)发散思维:比如以《白色的雪》为题目,可以利用发散思维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②人往高处走,可雪却从高空落下,拥抱大地,赞美它滋润万物的精神。
写作任务
任务一:跟着课文审题目。
所谓“题好一半文”,请从熟悉的课文题目入手,探究一下审题的奥秘吧。
1. 《济南的冬天》《秋天的怀念》《美丽的颜色》《回忆我的母亲》《纪念白求恩》,观察这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审题时除了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_______”
“__________”等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词以及“回忆”“纪念”等动宾短语中的动词。还要关注限制条件,如“济南”是对地点的限制,“秋天”是对________的限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
颜色
季节
“美丽”是对性质的限制
2. 继续观察这一组题目:《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阿长与<山海经>》《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
我的发现:题目的词语可以是并列关系。如“说”和“做”,“苦”与“乐”等,这样拟题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呈现文章的主要方面,通过对两者关系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
3. 还有一组题目《散步》《老王》《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的发现:《散步》从一家人散步的温馨场面写到了中年人的责任;
《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写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与理解
从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写到了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走一步,再走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我们在审题时还要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全面思考,抓住重点,具体分析。
从悬崖脱险的经历写到了人生的感悟
题目的深层含义,如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文章人物的关系、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任务二:跟着导图审材料。
按要求完成《枭逢鸠》这则寓言审题的思维导图。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1. 探究含义:分析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对话,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
句子: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言外之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我打算搬到东方去……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言外之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既然大家都不能包容我的个性,我就选择改变环境,保留个性。
2. 内容把握:找出材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将其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写下来并与同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猫头鹰和斑鸠对因叫声被人讨厌,是选择搬家还是改变自己进行了讨论。
3. 聚焦矛盾:从不同角度找出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几对矛盾记录下来。
①猫头鹰:搬与不搬
②斑鸠:__________________
③西方的人:______________
④东方的人:______________
⑤猫头鹰:________________
变与不变
接受与讨厌
包容与拒绝
在乎与忽视
审题
拓宽角度:你有和这则寓言故事类似的经历吗?试着把它记录下来。
任务三:在完成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根据寓言中出现的几对矛盾分别列出两个写作的主题(立意),并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示例一:猫头鹰,①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②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示例二:斑鸠,①劝人何妨直言。②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示例三:西方和东方的人,世界因个性不同而丰富多彩,因此要学会包容。
示例四:反向立意,①保持个性是每个人的权利(自己个性不可丢)
②在尊重共性的基础上保持个性。
范文引路
(一)不同凡响
历史无数次雄辩地证明:当一个人面对天下的指责时,他不背叛就是先哲。
所谓“我因我而不同凡响”,当众人都鄙弃我的时候,我也不能改变。因为,它是我存在的特质与不同之处。
正如一只猫头鹰在遭遇了乡人的恶骂后一样,它想迁徙到其他地方,只因别人讨厌它的声音。殊不知,正是它的声音特质,才标明了它是一只猫头鹰,而非悦耳的百灵。
我有我的思想,我有发出我声音的权利,这不仅仅是自信,更是对生命的尊重。自然界的生命千差万别,各有特色,从而维持了生态的平衡与世界的多姿,一个经过千万年演化的生命岂能因人的好恶而更改其特质呢?
更何况,发出众人所恶的声音的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错误,恰恰相反,他很有可能是先觉者。科学的先驱布鲁诺,他被当作“异教徒”而饱受摧残,直至被烈火焚烧。然而他至死都没有放弃、更改自己的声音,他的学说在烈火中化为金钢流传后世。
不仅是布鲁诺,还有哥白尼、伽利略,他们都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坚持科学的真理。不论当时众人是如何憎恶他们,埋没他们的呼喊,最终时间将检验一切。只有后人才能体会到这些站在历史浪尖上的巨人们是怎样的不同凡响。
与这些人有所不同的,是那些轻而易举动摇信念的人,他们往往被埋葬在历史深处。或许,这种人会因为一时讨好世俗而获得褒奖与吹捧,但当历史的潮流退去,他们也将如细沙般隐去,被时间抛弃。
德国思想家尼采说过:一棵树欲向上生长而接受更多的光明,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更接近黑暗的地下。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当天才诞生时,往往会被世俗所鄙弃,甚至可能背众人之道而行。然而,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懈地与黑暗抗争,才能成就树的伟岸!虽万人恶也,吾愿往!虽九死也,其犹未悔!
我因我而不同凡响,因为我是在为整个人类黎明的到来而热情歌唱。
(二)翻过那座山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山。 ——题记
面对高山,你会做什么?望而生畏,退避三舍?丧失勇气,丧失追求,丧失信念?让自己一辈子只能生活在挫折的阴影中?我却不然!我深信,如果把山只视为山,那它就只是一座山,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那它也许就会是一种挑战,一种前进的动力!
曾经的我,一直怕“试”。不管是笔试、口试还是面试。好像有“试”这个字的词,都与我有仇似的。而我之所以怕,不是因为我能力不够,而是我给自己背上了太多的压力:我怕失败,我怕让父母失望,我怕让老师失望,我怕被当众嘲笑……而我越是怕,这一切越是会发生,于是,心中的这座山,挡在我面前十几年,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那年,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不知班主任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竟然选我代表班级出征。我去推辞,可班主任只是拍拍我的肩膀,道了句“你行的”,便什么也没说了。
我顿时跌入了深渊,前面无数次的经历让我知道,我必定会失败!那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与原来一样,无意入睡。我在脑海中想象着失败后的场景,当着无数人的面,那么尴尬,那么无助,还要忍受无数的冷嘲热讽……这些场面,似曾相识。天!为什么是我?那一刻的我,满脸惆怅,欲哭无泪。
这时,爸爸走了进来,看见我,便明白了一切。爸爸没有安慰我,也没有鼓励我,只说了一句严肃得让人喘不过气的话:“你不是爱爬山吗?那就再爬一座!看看山的后面会是什么!”
山?我一下子蒙了。哪来的山?爸爸是什么意思?都十万火急了,还要爬山?迷惑中,我顿时豁然开朗!此山非彼山!是啊,这么多年,我一直被挡在山前,那山后会是什么?是蓝天还是大海?是喜悦还是悲痛?
于是,我带着好奇,开始了艰难的旅程。那路异常陡峭,一路上充满了荆棘丛。我想到放弃,却又不愿半途而废,便忍着疼痛和劳累,登上了顶峰,刹那间,一束耀眼的光芒将我穿透……
不出所料,比赛我成功夺魁。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怕过“试”。
只有上路,才会知道结果;只有前进,才有机会成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我深信,高山的背后定然是迷人的风景。要想看看山的后面会是什么,就去翻越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