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定风波
苏轼
自主学习:
1.从小序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本词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3.作者通过途中遇雨的小事,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
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
事件(途中遇雨)
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诵读感知
作者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在泥泞中行走,怎么能比“骑马”还“轻”呢?
“轻”,并不是他“身轻”,而是他的“心轻”,是他乐观精神的一种体现。
“竹杖芒鞋”本是草野百姓的装束,也是苏轼在黄州“半是闲人半是罪人”处境的体现。而“骑马”,是官者的形象,所以这一句,鲜明的表现了被贬苏轼的精神境界是超然外物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刻画了怎样的形象?画线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 ,表达了洒脱自在的心情。
“莫听”、“何妨”、“谁怕”表现了词人在雨中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和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以及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人生态度。
“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别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风雨”和“晴”:
自然界的风雨和晴天;
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
(一语双关)
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洒脱的胸襟。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贬到杭州,他说: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定风波》以生活中遇雨这一小事,以小见大,生发出明智、深刻的人生哲理,塑造了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一个乐观、旷达的词人形象。
评价:
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
“人生采取一种达观的态度,代表人物是苏轼,他把人生视为长久的延续,视为冷静的挑战过程。像这样从容不迫的人生观,也许只有博大的人格如苏轼者,才能水到渠成,化为巨流”。
(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
【课外积累】
变通运用经典历史人物素材(苏轼)
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诗人 明月 黄花》
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
——《风,可以穿越荆棘》
【课外积累】
变通运用经典历史人物素材(苏轼)
答题步骤
(1)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
(2)析诗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描写句结合生平遭遇及时代背景
分析意象、关键语句、典故
(3)明作用:指出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对表现
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
人物形象鉴赏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歌描写了一个虽已暮年但心系前线却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