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市12-13学年度高二下期中模块学分认定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I卷(选择题2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神祗(shì) 须髯(rán) 木讷(nè) 独辟蹊径(xī)
B.践阼(zuó) 折券(juàn) 愠怒(yùn) 怡然自得(yí)
C.笃厚(dǔ) 垓下(gāi) 田父(fǔ) 力能扛鼎(gāng)
D.渐染(jiān) 和诗(hé) 起讫(qì) 景行行止(x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自矜功伐 作壁上观 望风披靡 豪杰蜂起
B.糜不毕见 凝滞于物 以一当十 慷慨激昂
C.博闻强志 怀谨握瑜 取而代之 完璧归赵
D.疾痛惨怛 闻名遐迩 破斧沉舟 怒发冲冠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星驰_______四年之后执导的喜剧片《西游》自公映以来,票房一路势如破竹,大年初一即_______7685万元,在2月14日情人节当日票房更是高达1.22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2012年年末曾因《一九四二》票房不佳导致股价跌停的华谊,_________在蛇年春节凭借影片《西游》_________。
A.潜伏 收获 终于 力挽狂澜 B.潜伏 收获 最终 扬眉吐气
C.蛰伏 斩获 最终 力挽狂澜 D.蛰伏 斩获 终于 扬眉吐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陕北原生态歌手阿宝与熊汝霖合作的一曲《倾国倾城》,宛转悠扬,娓娓动听,诉说着一个悲欢眷恋如歌般委婉的故事。
B. 面对海南“毒豇豆”事件,钟南山认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症结是“多头管理”,这的确是不刊之论。
C. 合作广告,是指两个或多个品牌共同出现在一个广告中,广告同时承担多个品牌的推广,这种合作广告模式,往往能带来事半功倍的高效率。
D. 少数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不好,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很多问题,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B.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C.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穿越文学,传统抵达现代的桥梁
曾 毅
穿越文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文学题材,其主要形式多为长篇小说,讲述主人公穿越到另一个时代或时空所发生的故事。
穿越文学虽然是中国近年来新兴的文学题材,但是这一题材并非由中国发端。一般认为,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是世界上最早的穿越小说。我国最早的穿越文学作品是由香港作家李碧华创作的《秦俑情》。当时主要还是以传统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界的主力发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方式、途径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由原来的纸媒走上了自由的网络,穿越文学声势猛烈地进入主流文学视野。网络穿越文学的这股创作热潮,最初源头可以追溯到1994年黄易创作的《寻秦记》。根据网络穿越文学所创作的电视剧《宫》更是引领了荧屏穿越剧的风潮。
实际上,穿越文学作品的定义主要取决于小说自身的内容,即故事的脉络主线为一个时代的人物进入另一个时代,在仍拥有原先时代思想的基础上,以新的身份去面对生活。不论主人公是现代人或古代人,是穿越回到古代还是去往未来,都是由一个特定时代的人物进入到另一个时代或时空,在保持自身意识形态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在新的时代、新的时空展开的种种曲折经历。
穿越文学隐含着一种女性意识的崛起。除了《寻秦记》的主人公为男主角外,大多数穿越文学的主人公均为女性,她们摇身一变成为貌美如花的娇俏女子,出入权贵之家,谈笑之间平息天下大事。在这个架空式又不过分玄幻的题材中,小说创作者带领女性读者体验一把逃离现代钢铁丛林、快节奏生活的惊艳之旅。从总体上来讲,穿越文学是偏女性化的一种作品形式,创作者以女性居多,阅读群体也以都市白领女性、女大学生等作为主要受众。人物、情节、受众的女性化是穿越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共同美学特征。
大部分穿越文学作品所设置的内容背景均放在古代,如唐朝、明朝、清朝等。造成这种共同创作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我国古典文学和历史熏陶的双重影响。因此,穿越文学的背景设置,并没有走上西方的科幻主义或未来主义,而是回归到历史的真实事件中展开故事情节,以满足读者内心深处的历史情结。
穿越文学作品是依附于传统文学、历史文学、古典文学之壳而生的文学作品,对于古典文学的语言风格和创作手法有着相当大的借鉴。不仅人物对话有着文言文的明显痕迹,就连创作者的行文风格,都竭力模仿古典文学所蕴含的诗词风雅,这也是穿越文学颇具文学价值的地方。
穿越文学在开辟、扩充文学题材的同时,还肩负起了传统在现代的传延。这让我们看到,古典文化并没有被现代文学湮没,它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传延。当然,穿越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还有无数可能。例如,我国的科幻文学并不发达,而穿越文学很好地起到推动作用,《寻秦记》在最初诞生时便被划分为玄幻类作品,足可见以穿越素材为契入点,沟通、带动其他题材文学作品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穿越文学是近年来崛起速度最快、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形式之一,这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思想意识息息相关,同时也映射了中国文学变革的内在涌动和未来发展趋向。
(选自2012年9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穿越文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穿越文学是中国近年来新兴的文学题材,形式多为长篇小说。它讲述的是主人公穿越到另一个时代或时空所发生的故事。
B.穿越文学作品的定义主要取决于小说自身的内容,作品中的人物进入到另一个时代,但人物自身的意识形态却没有发生改变。
c.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方式、途径发生巨大变革,文学创作和出版由纸媒走上网络,穿越文学逐渐成为文学界的主力。
D.穿越文学是偏女性化的一种作品形式,创作者、故事主人公、阅读群体都以女性为主,其美学特征是人物、情节、受众的女性化。
7、对穿越文学的价值和影响的认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穿越文学不仅开辟、扩充了文学题材,还肩负起了传延传统的重任,穿越文学让人们看到古典文化得到传延的现实。
B.穿越文学作品依附于传统文学、历史文学、古典文学之壳而生,使古典文学的语言风格和创作手法得以继承、发扬广大。
C.穿越文学隐含着一种女性意识的崛起。表达了现代女性厌恶钢铁丛林和快节奏生活,希望摇身一变成为才貌双全、可以出入豪门的理想追求。
D.穿越文学对并不发达的我国科幻文学,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以穿越素材为契入点,就能够沟通、带动起其他题材文学作品的巨大发展。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穿越文学并非由中国发端。一般认为,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是最早的穿越小说。我国最早的穿越文学作品是黄易的《寻秦记》。
B.作为近年来崛起速度最快、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穿越文学,它映射了中国文学变革的内在涌动和未来发展趋向。
C.与西方穿越文学的科幻主义或未来主义不同,我国穿越文学的背景设置是回归到历史的真实事件中展开故事情节的。
D.穿越文学作品的内容,不论主人公是现代人或古代人,都是由一个特定时代的人物进入到另一个时代或时空,并在那个特定时代展开种种曲折经历。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①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刘秀复徇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监五县,为汉兵所获。异曰:“异有老母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秀许之。异归,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②除之。秀谓縯曰:“事欲不善。”縯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此人不可复信!”縯不从。縯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
????????????????????????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
【注】①寻、邑:指王寻、王邑,王莽的部将。②更始:指汉更始帝刘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部共乘之??????????乘:趁着?????????
B. 汉兵乘锐崩之?????????崩:使……溃散
C.更始不敢发??????????发:发动?????????
D.未尝自伐昆阳之功???????伐:夸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B.① 士卒奔走,各还其郡?????② 吾其还也
C.① 据五城以效功报德??????②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① 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中(的汉军)亦鼓噪而出??????
B.旬月之间,(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C.遂与萌率五县(之地)以降??????????????
D.秀不与(司徒官属)交私语
12.下文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与王寻、王邑的军队作战时,刘秀带兵冲杀,斩敌数十人,其勇气鼓舞了将士们冲锋陷阵,接连获胜。
B.文中描写战争的句子,写人与写物结合,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突出汉军大胜莽军大败的情势,很有感染力。
C.刘秀曾经提醒刘縯注意刘玄心怀恶意,可是刘縯却毫不在意,结果因为他的部将出事而一起被刘玄杀掉。
D.刘秀不但不与刘玄计较兄长被害一事,反而饮食言笑如平常,赢得刘玄的信任,可见他对兄长是冷酷无情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96分)
四、(2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3分)
?
(2)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两题(8分)
小 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① 寒花:菊花。
①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②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杜牧《题乌江亭》)
(3)其志节,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屈原列传》)
(4)蓬生麻中,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5)仓廪实而知礼节, ,上服度则六亲固。 (《管仲列传》)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孔子世家》)
五、(8分)
16.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
1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①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
②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③黎明的曙光射出万只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
④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我的双眼!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母 亲
莫 言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有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中国剪报》2012年10月31日第五版)
18.第①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的?为什么说这场景是他文学道路的起点?(4分)
19.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4分)
20.第③段中,画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21.“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为什么会在作者的脑海中翻腾?阅读全文,请探究作者这么说的原因。(6分)
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梦想天空分外蓝》是陈奕迅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是浙江卫视中国蓝四周年台歌。下面是节选其中的一段歌词:
只要用心就能看见/从白云看到 不变蓝天/从风雨寻回 梦的起点
海阔天空的颜色/就像梦想那么耀眼 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
美梦是个气球/牵在手上 向往蓝天/不管高低不曾远离我视线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梦想天空分外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学分认定考试
高二语文答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96分)
四、(2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3分)
?
(2)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3分)
?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两题(8分)
①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②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2)
(3) (4)
(5) (6)
五、(8分)
16.(4分) ?
17.(4分) ?
六、(18分)
18.(4分)
19.(4分)
20.(4分)
21.(6分)
七、作文(50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学分认定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1.C(A.神祗(zhī)B.折券(quàn)D.景行行止(háng)
2.A(B.糜——靡C.谨——瑾D.斧——釜)
3.D(蛰伏:动物冬眠,此指人蛰居 。潜伏:隐藏,埋伏。收获:原指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成绩、战果等 。斩获:指收获,现多指体育比赛或竞赛中获得奖章、奖牌或较好名次。 终于:副词,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有时候也反喻不希望的事情最终发生。最终:最后,末了,指一个片段或高潮结束后所带来的决定性的结果,代表一种带有期待和长时间的历程后,得到的结果。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
4.D(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5.A(B.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不搭配。C.句式杂糅,去掉“应该”或“较为安全”;D.成分残缺,在“那些环境……”前加上“对”)
二、6.C(“穿越文学逐渐成为文学界的主力”错,原文是“穿越文学……进入主流文学视野”)
7.A(B.“继承、发扬广大”错,应为“借鉴、模仿”。C.“希望摇身一变成为才貌双全、可以出入豪门的理想追求”错。D.“就能够沟通、带动其他题材文学作品的巨大发展”错,原文是说其可能性,非必然性)
8.B(A项,我国最早的穿越文学作品应该是李碧华创作的《秦俑情》。B项,在“在那个特定时代展开种种曲折经历”错,应是“在穿越后的那个时代或时空”。C项,西方的科幻主义或未来主义不是穿越文学)
三、9.A(掩袭,追逐。)
10.A(A.副词,于是,就。B.代词,自己的;语气词,表祈使 C.连词,来;介词,用 D.介词,趁着;介词,通过、经由)
11.C(应指人,即“军民”。)(注意语境。C项有“降”,加“之地”不对。)
12.D(“可见他对兄长是冷酷无情的”不正确,从上文刘秀多次提醒兄长,见出他对兄长是有情有意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他隐忍精明的个性。要注意整体把握刘秀的性格特点。)
四、13.(6分,每题3分)
(1)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被动句式、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首领”词义1分)
(2)刘秀不与他们谈一句私话,唯有深自责备而已,不曾自己夸耀保卫昆阳的战功。(补充省略成分1分,“过”“伐”词义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兵士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冲杀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汉军接连获胜,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将营垒。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终于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适值迅雷、大风,屋瓦全都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来,水暴涨,虎豹都吓得腿发抖,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王莽军的士兵奔跑,各自回到自己的故乡。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刘秀再向颍川一带夺取土地,进攻父城,未能攻克,大军驻扎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督察五县,被汉兵生擒。冯异说:“我有老母在父城,我愿意回去,献上这五座县城,来报答恩德。”刘秀许诺。冯异回去后,就和苗萌一起率领五县军民投降。
新市兵、平林兵的将领们因为刘兄弟威名日盛,秘密建议更始帝刘玄除掉他俩。刘秀对刘縯说:“看情况更始帝打算跟我们过不去。”刘縯笑着说:“一向就是如此。”不久,刘玄集合全体将领,教刘縯拿出他的宝剑,接过来仔细观察。这时,绣衣御史申徒建跟着呈上玉,暗示更始帝早下决断,但更始不敢发动。李轶最初跟刘縯兄弟感情很好,可是后来转而谄媚拥有权柄的新贵,刘秀告诫刘:“对这个人不能再信任了!”刘縯不听从。刘縯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听说刘玄即位的消息,大怒说:“当初起兵图谋大事的,是刘縯兄弟。而今更始是干什么的呢!“刘玄任命刘稷当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受这一任命。刘玄就与将领们部署数千军队,先逮捕刘稷,准备诛杀。刘縯坚持反对。李轶、朱鲔趁机建议刘玄同时逮捕刘縯,并于当天跟刘稷一齐斩首。刘秀听到这个消息,从父城夺回宛城,向刘玄请罪。司徒所属官员迎接刘秀,表示哀悼,刘秀不与他们谈一句私话,唯有深自责备而已,不曾自己夸耀保卫昆阳的战功,又不敢为刘縯服丧;饮食言谈欢笑跟平常一样。刘玄因此惭愧,任命刘秀当破虏大将军。
(8分,每题4分)
①“窥”字运用拟人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
②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的象征。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6分,每空1分)
力拔山兮气盖世 (2)卷土重来未可知 (3)故其称物芳
(4)不扶而直 (5)衣食足而知荣辱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五、(8分)16. (4分)平民参与(或草根公益) 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
17.①③④②(排对前3句得2分,全部排对得4分)
六、(18分)
18.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2分。答出两点得1分,三点得2分)这样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或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分)(4分。意思对即可)
19.①勤劳;②乐观;③坚强(顽强);④尊重生命(热爱生活)。(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1)母亲的顽强乐观,父亲、爷爷有尊严地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2)母亲与故乡一起,让我体验到了饥饿岁月里真切的生活,孕育了我的文学才华,让我把握到了文学的灵魂,获得了创作的宝贵资源,形成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3)母亲、父亲、祖父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虽历经苦难困厄也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的精神(信念),一直伴随、激励着“我”,这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作文(50分)
一等
(20~16分)
(10~8分)
二等
(15~11分)
(7~5分)
三等
(10~6分)
(4~2分)
四等
(5~0分)
(1~0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