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合作精神。 2、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浏览网页,很希望在网络上与同学交往、共享快乐,但不知道怎样做。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安排】任务驱动法"观摩——操作——总结理论"和"探索性操作——总结理论"方式,按照"任务驱动"的方法设计,创设主动、协作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
到现在为止,同学们都发送了很多邮件,也收到其他同学发来的邮件,对于我们收到的邮件,尤其是带有问题的邮件,我们都应该及时给予回复,你知道如何回复邮件吗?简单提示,学生就能找到回复邮件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回复邮件与新邮件的区别。
课堂实践:
问题一:大家看一下自己的收件箱,可以发现每次你给老师发送了邮件以后,老师马上就给出了回复,全班有那么多同学给老师发送邮件,你猜老师是如何做到快速的回复呢?
有细心的学生写上就会给出答案:原来邮箱给我们提供了“自动回复”服务,我们只须预先设置好回复内容,收到邮件后,系统会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内容自动回复。让学生设置自动回复内容。
问题二:除了自动回复的功能,系统还提供了“个性签名”服务,你可以将一小段个性文字设置成你的签名内容,书写邮件时,这段文字将自动插入到邮件的底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设置一下自己的个性签名。
问题三:别人发送给你的邮件,你还可以将其转发给其他同学。假设你是班长,老师将一份通知发到了你的邮箱里,你能帮老师将这份通知转发给其他的同学吗?
实践活动中的内容放手给学生自己探索解决,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老师巡视指导,对提出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实践活动中的内容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全部掌握,视学生的情况而定。
3.提高意识,防患未然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领略了电子邮件的方便、快捷、高效,但是不是使用电子邮件就一点烦恼都没有呢?现在请同学们看下面两段资料:
资料一:
电子邮件病毒假冒拉登被捕新闻-欺骗用户点击
近日反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截获一个假借"拉登被美军逮捕"的新闻传播邮件的病毒,命名为"拉登被捕(Worm.Bobax.m)"。该病毒是一个集木马、蠕虫一体的病毒。它通过邮件进行传播,邮件的名字是"拉登被捕",吸引用户点击。用户一旦点击后,病毒将自身复制到系统目录,并添加到启动项;发作的同时生成一个临时病毒文件,并注入到explorer.exe进程;跟其他同类一样,它发作的时候还会关闭一些安全服务,而这个病毒最直接的危害是从网上下载其他病毒并搜索本地邮件地址,发送邮件进行传播,还会给用户植入后门,使用户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
随着今年病毒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黑客倚仗着热门事件以及热门人物来传播病毒文件,并建立恶意网站,用户浏览这些网站、运行邮件带的附件后就会中毒。像前一阶段比较有名的"芙蓉姐姐"、"伦敦爆炸案"、"美国歌星杰克逊"等都成为了这些黑客们破坏网络空间的脚踏板。
因此,用户需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任何时候都不要相信"不请自来"的电子邮件,尤其不要运行外来邮件里的链接和附件;应注意及时升级自己的杀毒软件,上网时开启个人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
资料二:
垃圾邮件--我拿什么拯救你?
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一些来路不明、莫名其妙的垃圾邮件充斥其中,有些甚至还传播色情、赌博等信息……这一不愉快的经历,几乎每一位网民都曾遇到过。据统计,2003年国内网民每天接收的垃圾邮件达到数千万封,已经超过了正常电子邮件的数量。全球垃圾邮件占电子邮件总数的比例已由2001年的7%猛升至目前的51%,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
垃圾邮件的传播蔓延,严重侵害了电子邮件用户通信利益,影响了电子邮件服务正常运营秩序,危害了互联网安全和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互联网一大公害。国家有关部门近日做出部署,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展互联网垃圾电子邮件专项治理工作,净化互联网环境。
垃圾邮件危害有多深?
第一个用电子邮件进行宣传和营销活动的人,或许把这种方式看做一个创举,他一定不会预想到今天的广告电子邮件会泛滥以至成为危害。有英国媒体报道,互联网上所有垃圾邮件的“幕后黑手”在全世界大约共有150人,而90%的垃圾邮件都来自其中的一个核心组织。这150名垃圾邮件“幕后黑手”发送的广告内容从房产贷款到色情广告不一,每1000封邮件中,只要有1~2封邮件有回应,垃圾制造者们就吃喝不愁了。住在美国底特律的阿伦·拉尔斯凯堪称“垃圾邮件之王”,他家里放着好几台服务器,每小时可发出65万条信息,一天的发送量即可达到10亿!
十几年前,当电子邮件作为一种新鲜应用刚刚进入网民生活的时候,能收到一两封信息丰富的陌生邮件还是令人兴奋的事情。然而网络发展到了今天,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公司估计,一家10000名员工的公司因为垃圾邮件问题而造成的生产力损失要超过1300万美元。事实上,在过去的6个月里,全世界的垃圾邮件数量翻了不止一番,目前仍以每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高速增长。欧盟的一项调查表明,垃圾邮件每年为欧洲造成超过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以上的数字仅仅是一个概况,事实上,垃圾邮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主要来自三方面:
首先,垃圾邮件危害了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上传输的垃圾邮件占用了大量的传输、存储和运算资源,不但造成网络资源浪费,且一旦垃圾邮件占到互联网总数据流量的三分之一,就会造成巨大的存储需求,这对信息安全系统的有效性形成重大挑战。同时,垃圾邮件还损害了ISP的市场形象,造成无形资产流失。据悉,国外许多邮件服务商曾以垃圾邮件过多为由,一度封杀了国内一些ISP的邮件服务器IP地址,致使中国用户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次,垃圾邮件损害了用户的利益。由于垃圾邮件具有反复性、强制性、欺骗性、不健康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严重干扰了个人的正常生活,浪费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第三,垃圾邮件危害了现实社会。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垃圾邮件散播各种虚假信息或有害信息,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
垃圾邮件的根源在哪里?
当然,垃圾邮件并非从天而降,垃圾邮件泛滥成灾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
首先是利益的驱使。目前,数量众多的垃圾邮件中都含有大量的广告,通过电子邮箱进行广告宣传,投入少、回报丰厚,使得许多广告商乐此不疲。比如在欧洲,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仅需0.0005欧元,比起庞大的广告费,这点费用实在微不足道。越来越多的商业需求以及电子邮件低廉的发送成本为垃圾邮件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其次是技术上的漏洞。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黄澄清指出,我国垃圾邮件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邮件服务器缺省设置开放转发(Openrelay)功能所产生,该功能对于普通用户可有可无,但却成为垃圾邮件的中转站,导致国内许多邮件服务器发出的邮件被拒收。并且,我国许多企业防范意识淡薄,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企业的邮件服务器充当了“转发者”和“帮凶”的角色。
再次,相关法律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虽然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出台了相关规定,但中国互联网协会制定的各种规范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是在本行业内有约束力,因此在执行时难免会遇到困难。
此外,垃圾邮件现象在我国目前愈演愈烈的另一重要原因,就在于用户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和防范意识淡薄,绝大多数用户收到垃圾邮件都是一删了之,很少有用户挺身而出拿起法律武器来斗争。
(以上资料来自互联网)
虽然电子邮件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可是随着电子邮件的普及,也给了一些人以可趁之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上网用户每周人均收到9.3封不良邮件。不良邮件主要有两类:病毒邮件和垃圾邮件。对于这些来历不明的邮件,我们该如何防范呢?
现在的免费邮箱一般都为用户提供了病毒检测和邮件过滤功能,对于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打开前要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对于垃圾邮件,可以通过邮件过滤的形式进行拦截。
这一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刚刚申请了免费邮箱,可能了解的不多,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形成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
4.课堂小结,查漏补缺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剩余时间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电子邮箱,保存同学的邮箱地址,回复信件等,同时给有余力的同学留下发展的空间:
每次都要登录网站,再登录邮箱收发邮件比较麻烦,我们还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在本地收发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我们比较常用的有:Outlook Expresst(OE)和Foxmail,其中OE是Windows自带的程序,而Foxmail是一款优秀的国产免费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下面老师给出的两段动画分别是如何设置OE和Foxmail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学习一下(在设置时邮件地址为我们刚才申请的邮箱地址,POP3和SMTP服务器均设为172.20.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