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提优密卷B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提优密卷B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6 20:2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提优密卷B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
1.今年暑假,爸爸准备带我去luó yáng( )龙门shí kū( )和黄河
hú kǒu( )瀑布游玩。
2.山洪暴发了,村民们jīng huāng shī cuó( ),现场十分hùn luàn( )在村子通向外界的一座 木桥边,老支书站在水里wéi
chí( )着zhì xù( ),指挥大家迅速撤离。
3.王叔叔是一位环卫工人,他从不zì bēi( ),在平凡的gǎng wèi
( )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2分)
①势不可( ) ②井然有( ) ③心悦( ) ( ) ④意味( ) ( )
⑤不( )之谜 ⑥失( )落魄 ⑦ 腾( )驾( ) ⑧( )( )并论
1.词语③和词语⑧中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 、 。
2.词语②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
3.选词填空。(填序号)
(1)爷爷 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
(2)这场球赛,红队 ,蓝队却节节败退,无力回天。
三、按要求写四字词语。(6分)
1.描写人的心情的:
2.赞扬人的品质的:
四、用“ ”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4分)
1.没有一个人(反抗 违抗)他的意志。
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陆续 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
3.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 凶恶)地射击起来。
4.我站在泰山上,(阅览 饱览)着壮丽的山色。
五、选择题。(填序号)(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 项是( )。
A.单于(chán) 山脉(mó) B.包蕴(yùn) 屡次(Iǔ)
C.晕倒(yūn) 悲戚(qī) D.贤惠(xián) 冰雹(páo)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 斯哑 沉甸甸 B.机械 战役 忠于职手
C.凶涌 拘束 荧火虫 D.摧毁 胸膛 卒然而至
3.“黄继光愤怒地( )着敌人的大力点。"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项是( )。
A.注意 B.注视 C.凝视 D.俯视
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B.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C.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D.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B.黄继光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固地向前爬。
C.因为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所以挑山工花的时间不比游人多。
D.钱学森含着幸福的泪花,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是天刚亮的意思。
B.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的意思是作者需要这幅画来装饰自己的书房。
D.(“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维克多·雨果。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改为陈述句)(2分)
2.钱学森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都有了。钱学 森还是毅然回到了祖国。(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分)
3.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进行人物描写。(提示:可以是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6分)
(1)看到一只小鸟受伤了,小红(善良)
(2)上课的时间马上到了,小林找不到自己的作业本了,他(着急或后悔)
七、下列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将序号填入括号里。(4 分)
A.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1.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 )
2.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 意的神色。( )
3.黄继光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
4.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教出去!” ( )
八、积累填空。(12分)
1.“ , ”表达了诗人有一颗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 ”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欲将轻骑逐, ”表明了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仍然奋勇杀敌的精神。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的哈尔威船长、
的黄继光、 的挑山工、 的钱学森,他们每一个都令人敬佩。
3.遇到挫折或困难,不能一味怨天怨地, 责怪别人,正如论语中所说:
“ , ”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时时奋发图强,正如《孟子》中所说:“ 。”
九、阅读课外古诗和短文,完成练习。(25分)
(一)菊 花(9分)
〔唐〕元 稹
秋丛绕含①似陶家②,遍绕③篱边日渐斜④。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⑤更无花。
[注释]①舍:居住的房子。 ②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③遍绕:环绕一圈。 ④ 日渐斜:太阳渐渐落山。⑤更:再。
1.前两句诗中“绕”字点明了屋外所种菊花 、 的特点;后两句诗把诗人 的情态和 之情真切地表现了出来。(4分)
2.结合注释,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3分)
3.后两句诗赞美了菊花怎样的精神品质 (2分)
(二)单手托起的太阳(16分)
老马突然辞了司机的职位,而去做勤杂,这个工作虽然相对清闲,但工资少,别人都不知道老马是怎么想的。
接下来,人们发现老马总把右手揣在口袋里,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扫地,甚至写字也用起了左手,有人好奇地问老马:“你为什么把右手给搁起来呢 ”老马说:“我要练习和尝试用一只手生活。”
没多久,公司情况不景气了,只用左手的老马就成了领导眼里的沙子,他每天都把右手揣在口袋里,样子真是吊儿郎当,最后领导让他去了包装间工作。
老马仍旧只用一只手工作,在包装间里,他用左手笨拙地操练,( )经过反复练习,已日渐熟练,( )仍敌不过别人两只手上阵。
年底时,老马下了岗,他说:“这个工作我也早想辞了,我要用一只手重新干一番事业,不比有两只手的人差。”
老马自己开了家不到十平方米的杂货店,来往的人都能看到一个把右手放到口袋里不动弹的男人在忙碌,他用左手吃力地搬货、码货、点钱。邻居看他平时做饭、洗衣、拖地也是只用一只手,时间长了,人们都认为他是个残疾,但老马并没办残疾证。
( )辛勤地付出,( )会有丰厚的回报。老马用一只手撑起的小店见了起色,他就搬到对面二十平方米的店面去了。
这一天。他用一只手搬完所有的货物,疲惫地回到家,发现桌上放有四莱一汤,虽然做得很粗糙,但老马笑了,这是儿子的杰作,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苦心。
十九岁的儿子用左手给父亲倒了一杯酒,用左手擦去父亲眼角的泪水,说:“爸爸,我也能用一只手生活了。你能,我也能。”
儿子的右臂是空的,两年前因一场意外致残,他在家里闷了整整两年不出门。老马这才伸出了根本没有残疾的右手,和儿子紧紧相拥:“孩子,爸爸用一只手给你演示了一年多,只想告诉你,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谁说一只手托不起太阳 ”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再选择一个写一句话。(3分)
2.因为老马只用左手,领导让他 ,年底他 ,自己开了一家 。(3分)
3.“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苦心”,老马的苦心是什么 (4分)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抓住了人物的 和 来描写,从中我们感受到了 。(3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老马说什么 (3分)
十、习作。
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有出众的本领或明显的毛病,人们会称他为“XX大王”。如“发明大王”“作文大王”“邋遢大王”等。请以“ 大王 ”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班里的位同学。不少于350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提优密卷B
(参考答案)
一、1.洛阳 石窟 壶口 2.惊慌失措 混乱 维持 秩序 3.自卑 岗位
二、①当 ②序 ③诚服 ④深长 ⑤解 ⑥魂 ⑦云雾 ⑧相提 1.高兴 同时,一起 2.示例:有条不紊 乱七八糟 3. (1)④ (2)①
三、示例:1.喜出望外 心急如焚 暴跳如雷 2.临危不惧 舍己为人 救死扶伤
四、1.反抗 2.陆续 3.凶恶 4.阅览
五、1.C 2.A 3.B 4.B 5.D 6.C
六、1.我们没有近道,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2.虽然钱学森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都有了,但是他还是毅然回到了祖国。 3. 示例:(1) 连忙把小鸟带回家,并小心翼翼地为小鸟清理了伤口。 (2)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
七、1.D 2.A 3.C 4.B
八、1.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大雪满弓刀 2.示例:舍己救人 英勇顽强 坚持不懈 热爱祖国 3. 不怨天 不尤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九、(一)1.多 茂盛 赏菊入迷、流连忘返 对菊花的喜爱 2. 一丛一丛的秋 菊环绕着的房屋好似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快落山了。 3. 后两句诗赞美了菊花的凌寒傲霜、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 (二) 1.虽然 但是 只有 才 示例:只有不断努 力,才能取得成功。 2.去包装间工作 下了岗 杂货店 3. 让失去右臂的儿子知道一只手也可以好好地生活,让儿子积极地面对生活。 4. 动作 语言 儿子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儿子要和父亲一样积极地面对生活 5. 示例:作为一个父亲,你的一举一动对儿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儿子藏起了自己的右手,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诠释了一个父亲的伟大。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