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大串讲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大串讲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6 15:3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八年级下册期末单元
复习大串讲
06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含义 发展成就 核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人物 意义 精神 指核弹(原子弹与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实验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邓稼先: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奠基者,被誉为“两弹元勋”
(2)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考点1.1:两弹一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东方红一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邓稼先
钱学森
考点1.1:两弹一星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A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1、(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日本官员承认,进入核俱乐部使中国“获得亚洲第一大国的称号”。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英国媒体评论说,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中国进安理会。据此可知
A.核试验的成功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B.安理会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新中国得到了西方各国的普遍承认
【答案】A
【详解】据题意可知,中国拥有核武器是英国媒体认为应该赶快让中国进入联合国安理会,说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CD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2.(2020·河南信阳)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对美国“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次打开了军事纪实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反映了
A.中国经济实力超越了美国 B.美国因为意识形态鼓励敌视中国
C.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D.原子弹爆炸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结合所学知识,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垄断,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D正确;中国经济实力超过美国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因为意识形态鼓励敌视中国”的内容,排除B;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开始提出的,排除C。故选D。
载人航 天技术 发展 历程 (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3)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认识 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考点1.2 载人航天技术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属于我国太空探索的开端,B正确;“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排除A;“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不是太空探索开端,排除C;2020年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不属于太空探索开端,排除D。故选B。
1、(2021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2020年10月1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1.9亿千米的太空中送出了它对祖国最独特的祝福——一张超级自拍。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五号”
概况
推广
影响
“杂交水稻之父”
获得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1)为解决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考点1.3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概况
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2)科技进步能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科技进步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结构,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1)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考点1.4 屠呦呦与青蒿素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年):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4年,我国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
(2)“文革”十年(1966—1976年):①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②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①“863计划”实施;②“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客观原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2)主观原因: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②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建立科研机构,组织科研队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③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1.(2020·山东无棣)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政策”和“科技成果”分别指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农业合作化、神五飞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弹一星 D.土地改革、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农村巨大发展;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故“政策”和“科技成果”分别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A正确;B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2、(2021年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在万千中国人忍饥挨饿的困难时期,他选择了射耕稻田;在被问及中国是否可能再次面临粮食危机时,他果断回答:“不可能了!”下列选项中对“他"及其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A.他是王进喜,以铁人志制服大庆井喷
B.他是焦裕禄,靠赤子心改变兰考旧貌
C.他是邓稼先,用原子弹保卫国家安全
D.他是袁隆平,凭杂交稻端稳中国饭碗
【详解】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 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D符合题意;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排除A;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排除B;邓稼先是“两弹一星”的元勋,排除C。故选D。
领域 时间 成就
文学成就 方针
作品
1956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艺术:百花齐放,学术:百家争鸣”
2012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
考点2.1 文学成就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时间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原因




娱乐
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匮乏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
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 也有了明显改善
步行、自行车、火车等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考点2.3 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交通建设 概况 铁路
公路
航运
城市 交通
影响 截止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发展迅速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运输方式
考点2.3 交通通讯的发展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通信发展 概况 电信
互联网
影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2)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考点2.3 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2、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你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教育,培养人才。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的结果;(2)世界科技发展进步的影响(3) 党的正确领导和重视科技发展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A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1、(2021年湖南衡阳中考真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A.经济持续增长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B.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可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家庭财富标志越来越高档,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B正确;图片说明的是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是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排除ACD。故选B
知识建构
单元概述
时序坐标
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真题演练
2.(2020·广西博白)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如今,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灾慈善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改革开放的推进 B.经济建设的发展
C.生活条件的改善 D.卫生知识的普及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但我国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和经历了一些挫折,譬如“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从而造成了我国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局面,所以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当时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1978年党的十一届全会以后,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改革开放的推进下,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得人民不但“口袋”富起来,“脑袋”也富起来了,所以人民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和助人为乐、赈灾慈善等良好的社会风尚也逐步形成了。所以由以上分析得知,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推进,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是影响社会风尚形成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它们是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出现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1964
1966
1967
1970
20世纪7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
1999
2003
2008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屠呦呦带领团队发现青蒿素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
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单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