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别决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树 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2、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生物学中,一对夫妇生男生女的机率如何,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可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二、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启发教学。
(2)小组讨论。
(3)活动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看后请学生思考宋丹丹所说的“生男生女 全凭大老爷们”正确吗?通过学生讨论引出本节所要探讨的问题:人的性别是如 何决定的。
(二)过渡,提出问题引导,根据学生回答层层深入:
1.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的哪个结构中?这个遗传物质是什么?
2.DNA在哪个结构上?
3.人体体细胞的染色体有多少对?那么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有几种类型呢?
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导入到本节的第一个内容。
(三)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以两个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一:探究人的染色体组成,活动二:探究人的性别决定。
活动一: 探究人的染色体组成
教师出示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图和三道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讨论问题:
(1)、人体体细胞染色体的类型?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异同?
(2)、男女性染色体的表达方式。
(3)、男女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表达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男女性染色体的不同及表示方法。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进行小结并板书。
活动二:探究人的性别决定——模拟生男生女的实验
(1)准备好模拟实验材料(黄色布袋,白色布袋,黄色乒乓球,白色乒乓球),强调实验注意点——随机抽取、抽取后放回。通过这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思考:标“男”的白色袋中10个黄色乒乓球和10个白色乒乓球的意义?(表示两种不同的精子)
(3)分组实验,统计数据并简单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解读数据的能力。
(4)通过性别决定图解(板书),对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得到实验结论(决定后代性别的是父方精子的类型、正常情况下男、女比例接近1:1),在培养学生归纳实验结论能力的同时,也由浅入深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4)教学拓展
1小小辩论会
(1)出示资料 :农村妇女由于生了女孩而受气,甚至自杀的事例。
(2)以“男孩好还是女孩好”开展一个小小辩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男女平等,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极度落后的。
2男女比例失衡
(1)中国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06.74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5.20
(2)请学生对此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五)巩固练习:通过达标测评来巩固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一、人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男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
女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
二、性别决定的方式
遗传图解:
XX(女) XY(男)
↓ ↓
X X Y
XX XY
(女) (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