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执教者:刘爱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安塞腰鼓表现出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情绪,能认识到高原人民豪迈奔放的生命激情里蕴含着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四、媒体设计:1.腰鼓表演的片断。
2.课文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营造氛围,导入文本1、导语2、说腰鼓,展成果3、 欣赏《安塞腰鼓》演出片断,说观后感。 1、师述: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在那里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 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卡片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激发求知欲,广泛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打开情感沟通的大门。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安塞腰鼓:中华第一鼓 2000多年的历史 舞蹈大赛获奖 豪迈粗犷、刚劲奔放 人鼓合一 2、总结:人鼓合一的独特艺术。(板书)3、师述:今天,就让我们在刘成章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感受安塞腰鼓那撼人心魄的魅力吧! 看演出片断,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并将所观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由视觉、听觉、升华为情感,有目的的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学生理解内容、品读语言打下基础。
(二)、检查预习情况1、亢奋(kàng fèn) :极度兴奋。2、晦暗(huì′àn) :昏暗。3、羁绊(jī bàn):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4、冗杂(rǒng zá):繁杂。5、蓦然(mò rán):突然,猛然。 6、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7、戛然而止(jiá rán′ér zhǐ):声音突然中止。 分组检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达到音、形、义的贯通。 学生看图片,边读边释义。 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感受文本,初步理清文章内容 1、 表演前 场面美好一个安塞腰鼓 表演中 鼓声美、后生美、 舞姿美表演后 2、间隔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3、安塞腰鼓的特点:壮阔、豪放、火烈。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特点,总结本文以声衬静的写作方法,并由此拓展到对古诗的灵活运用上。2、引导学生依据“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间隔反复出现4次的特点,梳理出文章描绘的四个方面。3、点拨间隔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学生听录音。理清文章脉络。3、圈划出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并归纳出文章描绘的四个方面。4、用文中的词语描绘“安塞腰鼓”的特点。 1、激发学生朗读欲望2、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大语文观。3、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4、掌握反复修辞的作用。5、实现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目的。
(四)、朗读品味、感受内涵1、 朗读哪些段落使你有痛快淋漓,拍手称快的感受?为什么这些语言给你这种感受?2、 怎样朗读才能传达出这种感受?3、 排比和比喻的作用是什么?(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1、组织学生挑选一段自己喜爱的段落,大声朗读并思考问题。2、让同学点评,并总结朗读技巧。3、点拨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1、同学在配音中朗读。2、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体会修辞的魅力。3、针对朗读要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同学互评。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调动学生的情绪。使课堂掀起高潮。2、通过互评,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达到对课文的深入体会。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在鼓声中齐读第七段,说说有何感悟?(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4、引导、组织学生在鼓声中齐读,学思结合,发掘文章主题。(板书) 4、学生在鼓声中齐读,深入体会文本,领悟感情。 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达安塞腰鼓豪放气势的重要作用。领会文章主旨
(五)、开心问答提问——讨论——回答 引导组织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文章的方方面面,发散思维,拓展文章的主题。 学生分组进行质疑、解疑。讨论回答。 激发求知欲,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拓展链接 (回首——展望) 师述:①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秀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令我们无比的自豪。请说一说令我们引以为豪的唐山文化。②在大地震以后,唐山的经济、文化迅猛发展,我们学了一技之长后,也要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学生思考并抢答。 1、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以家乡为荣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学一技之长的强烈愿望。
(七)、作业 内 容
1、模仿课文 ( http: / / www. / search.asp field=Title&keyword=课文 ),写作练习听一段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以下面任意一个句式为例仿写。(1)这琴声,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2)每一个音符都……,每一个音符都……,每一个音符都……。2、写一段二三百字的文章,描述一个表演或比赛的场面。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3、背诵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段落。
六、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排比
比喻 → →
反复
壮阔
豪放
火烈
蓬勃向上的精神
冲破束缚的 渴望
人鼓合一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