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学习目标】
1.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的简单概念。
2.了解调谐、检波及无线电波接收的基本原理。
3.通过观察总结了解无线电波的基本应用,了解现代技术的应用方法,学会基本原理。
4.通过对无线电波应用原理的基本认识感悟科学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端正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
1.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调制的概念。
2.无线电波接收的原理,调谐、解调的概念。
【学习难点】
1.调制的概念。
2.电谐振、调谐、解调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一、电磁波的发射
1.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两个特点:
(1)要有_________的振荡频率,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2)应采用___________,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2.开放电路:在实际的开放电路中,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条导线叫作_______;线圈的另一端与高高地架在空中的________相连。
3.无线电技术: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________。
调制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叫____________,使高频电磁波的_____________随信号的强弱而变;
另一种叫______________,使高频电磁波的______________随信号的强弱而变。
思考:电台发射的信号,如声音信号,为什么不直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射出去,而是加载到高频信号中发射呢?
二、电磁波的接收
1.接收原理:电磁波在传播时遇到________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导体可用来接收电磁波,这个导体就是接收_________。
2.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______________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________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作电谐振。
3.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____________的过程叫作调谐。
4.解调: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接收到的_________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叫作解调。
5.盲区扫描:
(1)电谐振就是电磁振荡中的“共振”。
(2)电调谐与电谐振不同,电谐振是一个物理现象,而调谐则是一个操作过程。
(3)电接收信号时,首先要从各种电磁波中把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选台。在无线电技术中是利用电谐振达到该目的的。
总结电磁波的发射与接受过程: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5G网络使用的通信频率在3.0GHz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4G网络使用的通信频率在0.3GHz~3.0GHz间的特高频段,5G网络比4G网络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信号比4G信号的波长更长
B.5G信号是纵波,4G信号是横波
C.5G信号传播不需要介质,4G信号传播需要介质
D.相同时间内5G信号比4G信号传递的信息量更大
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导电液体,是电容器的一个电极,中间的导体芯柱是电容器的另一个电极。芯柱外面套有绝缘管作为电介质,电容器的这两个电极分别与一个线圈的两端相连,组成振荡电路,使该振荡电路产生电磁振荡。已知振荡电路的周期为。下面对此振荡回路分析正确的是( )
A.当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增加
B.增加导电液体的高度有利于增大此振荡电路的周期
C.增加线圈的匝数,能更有效地发射电磁波
D.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大时,线圈中的磁场能减小
3.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3300×106Hz~5000×106Hz频段的电磁波,相比于现有的4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的1880×106Hz~2635×106Hz频段而言,具有更大的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G和5G信号相遇可能发生稳定干涉
B.4G和5G信号既可以有线传播,也可以无线传播
C.5G信号比4G信号遇到相同障碍物时衍射现象更明显
D.在真空中5G信号的传播速度比4G信号的传播速度快
4.下列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场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
B.交替变化的电磁场传播出去形成了电磁波
C.太空舱外航天员与舱内航天员的通话利用了电磁波
D.所有雷达都是利用目标发射的电磁波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
5.下图能说明产生电磁波的装置或器件的是( )
A. B.
C. D.
6.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等法规规定:当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超过0.15W/m2时,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某办公区域内采用如图所示的无线路由器,若它的电磁辐射功率是7.5W,则人体与该装置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
A.2.0m B.3.0m C.4.0m D.6.0m
二、解答题
7.如图甲、乙所示是发射电磁波时常用的信号调制方式,请问这两种调制方式有什么不同?
8.从提高通信质量角度来看移动通信网络中应该怎样设定基站,手机间的通信过程如图所示.
9.利用雷达不但可以发现目标,还可以测量目标的速度大小。
(1)如图所示为某雷达的荧光屏,屏上标尺的最小刻度对应的时间为,雷达天线朝东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1中甲所示;雷达天线朝西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1中乙所示,雷达在何方发现了目标?目标与雷达相距多远?
(2)某机场引导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向雷达正上方水平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显示屏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某时刻雷达显示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中甲所示,A脉冲为发射波,B脉冲为目标反射波,经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被反射的波形如图2中乙所示,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多大?(结果保留整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D
6.A
7.见解析
8.时拨打电话,打不通,被告知对方不在服务区,原因可能是对方所在位置信号传输效果差,也可能是附近没有基站,因此从提高通信质量角度来看应适当增加基站密度,基站天线应在高处架设,为做到网络全覆盖,设定基站后应通过实验检验不断听取用户的反馈信息.
9.(1)西方,300km;(2)306m/s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