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7 14:0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开头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实际,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对待困难、悼念死去的同志四个方面说明了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革命同志四个方面的内容。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如何对待死去的革命同志
如何对待“死”
如何对待批

如何对待困难
  
  本课课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第1自然段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诠释,然后从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革命同志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这些内容与课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题
中心论点
如何对待“死”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

如何对待死去的革命同志
  读第1自然段,说说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            。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第2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主要观点: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作者先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接着具体说明了两种不同“死”的意义,最后列举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有理有据地论证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经据典
论证方法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论证方法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运用对比
论证方法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人,例如雷锋、董存瑞、郝副营长等人,他们的牺牲是重于泰山的;出卖人民的利益的人,比如那些汉奸,他们死了,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举例论证
论证方法
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要“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看待生与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对 比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正确的生死观
要“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革命事业充满了各种挑战与困难,课文中提到的困难有哪些?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小米,我中午去梨树,下午跟你一起回啊
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从不同层面阐述了真正的革命同志关系。
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作者是如何阐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的?
作者在第1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2—5自然段具体阐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
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第2自然段);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不怕别人的批评(第3自然段);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责任克服困难,解救正在受难的中国人民(第4自然段);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要为那些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开追悼会(第5自然段)。
为人民服务
提出观点:为人民服务
具体
论证
引用举例说明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坚持好的 改正错的
不怕牺牲 努力奋斗
寄托哀思 团结人民
根道
本德
宗核
旨心
一、给下列生字组词。
牺( ) 彻( )
迁( ) 泰( )
批( ) 标( )
牺牲
彻底
迁移
泰山
批评
目标
舍( )为人  五( )四海
精兵简( )  死得其( )
1.今年冬季的查干湖冬捕迎来了__________的朋友。
2.为了正义而牺牲的人都__________。
二、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照你的办。
因为

所以
都行
只要
不管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是古时候的(  )的名言。
A.文学家司马迁 B.文学家司马昭
C.思想家司马光 D.书法家司马迁
A
2.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迟早都要死,葬礼可以隆重,也可以简约。
B.有社会地位的人的“死”就重于泰山,普通百姓的“死”就轻于鸿毛。
C.像张思德、李大钊等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死”的人,他们的“死”就比泰山还重。
C
张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44年9月,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光荣牺牲,年仅29岁。
五、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如果用成语来赞美张思德,你会用哪些?(  )(多选)
A.舍己为人 B.无私奉献
C.聚精会神 D.兴致勃勃
2.如果让你选择一副对联来赞美张思德,你会选(  )
A.背柴烧炭平凡且伟大,无私奉献高贵而辉煌。
B.一代英雄从小看,满园花朵向阳开。
A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