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
2.通过实验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结论推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海水制盐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产与生活。
2.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2、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用具
1、药品:硝酸钾、食盐、水;
2、仪器:试管、火柴、酒精灯、试管夹、洗瓶、量筒。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我们昨天一起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同学们说说什么叫溶液?
2.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有限吗?
学生口头回答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对溶液的定量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讲授
【活动一】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实验9-5(P33):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请学生上讲台做实验
在常温下,向装有20 mL水的烧杯中加入5 g氯化钠,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5 g氯化钠都溶解了
继续加入5g氯化钠,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
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在溶剂中,我们把这这种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反之就是不饱和溶液,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就看有没有溶质剩余
饱和溶液怎么变成不饱和溶液?
学生:加水
加入15 mL水,搅拌,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剩余的氯化钠溶解了
结论: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溶剂增多,溶解的物质也增多
这时的溶液也是不饱和溶液吗?
不一定,万一是恰好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交接呢?
判断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底部有固体剩余
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时,往溶液中加少量溶质,观察是否能溶解
过渡:除了加溶解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还有什么方法吗?
实验9-6(P33):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请学生上讲台做实验
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继续加入5g硝酸钾,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有硝酸钾固体剩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加热烧杯一段时间,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
学生:剩余的硝酸钾溶解,这个温度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我再加入5g硝酸钾,继续加热,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硝酸钾继续溶解
结论:改变温度,溶质在溶剂的溶解情况发生了改变
过渡:我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或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其他物质还能溶解吗?
没有固体剩余饱和溶液怎么制备?
学生:通过过滤制得,或取上层清液
补充实验: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
选择用高锰酸钾的原因是它有颜色,便于观察
向提前准备好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振荡。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溶液变为紫红色
因此,这个溶液是对于氯化钠溶质来说是饱和的,但是高锰酸钾却不是
【思考】从这三个实验中,你们注意到描述饱和溶液需要哪些条件?
温度、溶剂的量、特定的溶质
尝试给饱和溶液下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这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书本34页画出概念,把两个条件圈出来)
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刚才加热的那杯硝酸钾溶液,现在已经放冷了,有什么实验现象?
学生:有固体析出
在冷却的过程中,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再看看实验记录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学生: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根据这两个实验现象能不能说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注意:这是通过情况,不适用于所有物质(35页,圈出这个转化关系)
【活动二】通过观看海水晒盐微课,了解结晶
在刚才的实验中,硝酸钾溶液冷却后,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可以分离混合物,
常用的结晶方法有:降温结晶也就是冷却饱和溶液,蒸发溶剂结晶,例如海水晒盐
下面就观看海水晒盐的视频吧
【活动三】通过举例,拓展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溶液时我们多用,浓、稀溶液,那么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补充实验】在温度为常温、十毫升的水中加入2g氯化钠,溶质溶解;在温度为常温、十毫升的水中加入0.2g熟石灰(氢氧化钙),有溶质剩余
氯化钠的浓度大,氢氧化钙溶液浓度小,说明这四者是什么关系
(把这个关系图画在35页右上角)
练习巩固
1.某温度下,将 5 g A物质放入10 g水中,得到 15 g溶液,该溶液是(D)
A. 不饱和溶液 B. 浓溶液 C. 饱和溶液 D.无法确定
2. 一定温度下,向1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钾,则溶液的质量是 150
3.室温下,从某饱和蔗糖溶液中取出一部分后,则剩下的溶液一定是( B )
A.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变稀 D.变浓
小结作业
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
溶液是否饱和,关键看什么?(溶质是否还能继续溶解)
为什么必须指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一般条件
什么结晶,结晶的应用
作业:P40第1、6题和默写饱和溶液的概念(交上来),预习35-49页(上课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