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图示法复习课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图示法复习课教案(表格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07 06:5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示法专题复习课
【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化学概念、微观粒子、元素化合物、实验原理、溶液、化学计算等知识既是九年级化学教材重点,又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二级主题。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思维往往需要感性的经验直接支持。从心理特征上看学生更加渴望以通过自主活动来获取知识、展现自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运用图示法;
⑵对易混概念、微观知识、元素化合物、实验原理、溶液、化学计算等进行复习。
2.过程与方法:
⑴在学习中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⑵主动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化学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领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事半功倍;
⑵体验图示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⑴学会运用图示法;
⑵对易混概念、微观知识、元素化合物、实验原理、化学计算等进行复习。
【教学难点】
在学习中归纳、提炼方法,主动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化学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⑴教法:启发引导、点评释疑;
⑵学法: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
通过云视讯平台,结合班级微信群、小组微信群,进行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感知图示法 布置任务 1. 小组合作,收集整理教材或学习资料中常见的典型图示,拍照上传小组群,小组成员对图示进行分类; 2.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的图示上传班级群,交于老师汇总,课堂展示交流。 收集整理归纳典型图示并分类,参考其他小组上传的图片 通过让学生归纳常见图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图示作用,初步感知图示法,为本课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解析图示法 环节一:绘制实验原理图 引导学生画出量筒平视、俯视、仰视三种不同的读数方法 环节二:绘画概念关系图 创设活动:画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的关系之间关系图。 环节三:建构微观示意图 展示 :水电解图示 提问:该反应过程中体现了哪些信息? 创设活动1:画出2H、H 2、2H 20 三种符号的微观图示并指出它们得意义。 连麦学生,拍照上传画出的图片 创设活动2:画出氧气、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连麦学生,拍照上传画出的图片 创设活动3:画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思考、画图、交流。 思考、画图,区分易混概念。 观察、分析、归纳 画图,对同学上传的图片进行评价,认识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画图,对同学上传的图片进行评价,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分类。 画图,体会化学反应的本质。归纳总结图示法使用步骤。 使抽象的原理直观化。 把枯燥的概念转化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将易混的概念清晰化、明朗化 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微观过程显性化,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还从微观角度复习了质量守恒定律。 既突破了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又从中提炼出图示法使用步骤,为应用图示法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图示法 创设问题1:欲使t℃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什么方法? 创设问题2: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不断加入盐酸,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求:(1)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2)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作业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课下用图示法对教材知识归纳整理,相互交流。 用图示法转化,解决问题。 读图,找出对解题有用信息,与相关知识迁移整合,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从文字、图像中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还有效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了问题能力。 巩固方法,复习知识。
【教学反思】
1. 层层深入的知识脉络,让学生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
2. 符合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课的画图活动促进了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让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掌握了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