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方式梳理故事内容,并进行复述。
2.辨析两组词语,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及意思。
3.利用扩句的形式把句子写具体,并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4.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
1.辨析两组词语,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及意思。
2.利用扩句的形式把句子写具体,并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3.熟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难点
学习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方式梳理故事内容,并进行复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一些复述课文的方法。比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复述,可根据课后练习题第二题的表格进行复述,抓住四个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详细说出每个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和慢性子裁缝的表现。你还积累了哪些复述课文的方法,赶快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小组交流,总结方法
1.自由展示复述课文的方法。
2.总结方法。
三、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四、共同评议、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复述课文时,尽量忠实于材料,把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短句,把书面语言口语化,具体方法有 “表格复述法、示意图复述法,抓关键词复述法”等。
第二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中的生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与同桌互相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第一行的字都带“口”,它们的意思都跟“嘴巴”有关系;第二行加拼音的字都带言字旁,它们的意思都跟“说话”有关系。
4.你还能说出带有以上两个偏旁的词语吗?
5.齐读巩固。
二、词句段运用
1.自由朗读两个句子,思考加点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2.小组合作讨论,回报展示。
3.教师总结: “噌的一下子”“梆的一声”这两个短语的结构是象声词+数量词。“噌的一下子”是形容顾客在听到慢性子裁缝的回答时跳起的动作速度很快,表现了他心急、吃惊的样子。“梆的一声”是形容石头落地的声音。
4、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5、出示故事题目,你觉得这些题目有趣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总结: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是:都包含两种事物,中间用“和”的形式连接,并且形容两个事物的词语为反义词,如慢和快,胖和瘦,大和小,大方和小气。
6、说几个这样的题目,和同学交流。
7、读句子,看看转述别人说的话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总结:转述别人的话就是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在转述时要注意: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把第一人称的“我”改成第三人称的“他(她)”。
8、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三、日积月累
1.大林寺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去看看吧。
2.教师范读。
3.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4.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四、课堂练习
呈现课堂练习,与学生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