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7 10: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马 致 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净沙·秋思
—— 一切景语皆情语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之“纯属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品“秋”之意象——创无尽想象空间
活动一: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
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
1、这首小令,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两个特点:
①意象并列。用十种景物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没有动词、关联词,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想象自由。
②寓情于景。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中,充分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这首小令采用并列式的意象组合,前面的限定词给予意象特定的情感,使之符合特定情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绿藤 高树 群鸦,
断桥 枯水 残屋,
道 风 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萧瑟、落寞
欣欣向荣、繁茂
温暖、安适
反衬
苍凉破败
品意象组合之妙——“蒙太奇”手法微电影
活动二: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意象的组合
由下及上
由远到近
由近到远




品“秋思”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活动三:
从小桥流水人家,读出一个渴望回到故乡寻求温暖的人。
从古道西风瘦马,读出一个羁旅劳顿的旅人。
从全诗的景物,读出一个孤独孤寂的人。 ……
1、从这首小令,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断肠人?
从 ,读出一个 的人。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空间
时间
凄苦
2、有人说,这个“断肠人”就是诗人自己,那么诗
人为何如此伤心?他又有着怎样的经历沦为“天
涯断肠人”?
知人论世: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课堂小结
由眼中景,到文中境,再到曲中情,马致远用文字串联起游子眼中10个典型意象,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意象的组合排列,达到蒙太奇电影语言的效果,勾勒出一幅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图画,700年后的我们透过文字依稀仿佛看到那飘零天涯的孤寂身影……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