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7 10: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W有用
W总
h物
S绳
G物
W有用
W总
=
G物h物
F绳S绳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G物
F绳
h物
S绳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原理:

=
G物h物
F绳nh物
=
G物
n F绳
计算式:
注意:实验过程中应匀速竖直拉动测力计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交流与讨论题目:
1.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2.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3.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对不对?
4.物体上升越高机械效率越大对不对?
5.那么我们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你的方法有哪些?
G
单滑轮组
双滑轮组
F
实验装置:
1. 怎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和滑轮对钩码的拉力?
2. 怎样测量拉力将绳子提升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的距离h
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步骤
1.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2. 按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
3.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使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从图中的位置A匀速竖直上升到位置A',钩码从位置B匀速上升到位置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AA'间的距离s,BB'间的距离h,将F、s和h的数值记录到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 根据 ,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记录到实验
数据记录表中。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高度/cm 滑轮组有用功/J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cm 滑轮组总功/J 机械效率%
单滑轮组 1 4 10 1.6 30
2 6 10 2.6 30
双滑轮组 1 4 10 1.1 50
2 6 10 1.4 50
(三)填写实验数据
0.4
0.6
0.4
0.6
0.7
0.55
0.72
0.48
85.7
72.7
90.9
83.3
动滑轮质量越大,机械做的额外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也小,双滑轮虽然比单滑轮省力,但是质量比单滑轮大,所以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
因为S绳=nh物,所以h增大几倍,W有和W总也同时增大几倍,两者的比值η不变,所以机械效率的大小与重物上升的高度无关。
注意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减轻机械自重减小摩擦
2、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1.如图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匀速
2.4
24
83.3%
增大
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个,其中动滑轮有_____个。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cm
1 2 10 0.8 40
2 5 5 1.5 20
3
2
62.5%
大于
3.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
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
秤使钩码升高,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
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
η甲 η乙(选填:>、<或=)。
(3)实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
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
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

G/3F

测出提升不同重物的机械效率
4.小红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拉起重8N的物体,物体升高了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N,在实验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2.5
1.6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