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6 《摩擦力》复习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6 《摩擦力》复习课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7 10: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摩擦力》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引言】
摩擦力既是力学的基础,又是对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和研究物理问题方法的进一步深化,跟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新课教学后,同学们已经对摩擦力的概念有所了解,也学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节复习课,学生将利用一支笔和一张纸写字,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和复习实验感受摩擦力,在体验开放中导构知识网络。选题时做到源于课本、活于课本,适当加深、加宽对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运用物理情景对学生进行辩证法和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和分类,结合实际说出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会画摩擦力的示意图,会用二力平衡求摩擦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改进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通过一支笔、一张纸和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让学生在体验开放中学会导构摩擦力的知识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行车中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以及安全教育;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画摩擦力的示意图是本课重点;确定摩擦力的方向和求摩擦力的大小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资源】
本班学生 多媒体课件 一份学案 一支笔 一张纸等
【教学过程】
我们生活在一个给力的时代,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复习身边的摩擦力。
一、活动1:请同学们在学案和蜡光纸上分别写上自己的姓名,比较哪个面上容易写字,并体验归纳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分类和定义。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并挤压;③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上,方向跟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那怎样画摩擦力的示意图呢?请看例1
例1 画出图中笔从左向右运动时,纸对笔尖摩擦力的示意图。
我们已经知道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方向,那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请看活动2。
二、活动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该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 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拉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甲、乙是为了探究 跟 的关系。
比较甲、丙表明: 一定,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 。
比较乙、丙 得出结论(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通过观看视频,回想曾经的实验操作,你认为该设计有什么不足?
不足之处:
如何改进?(画出改进后的示意图)
示意图:
4、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那怎样改变摩擦力的大小呢?
5、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1)改变压力;(2)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在相同条件下,变滚动(滑动)为滑动(滚动)
(减小摩擦力的另一方法: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例2 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联想自行车的使用,回答自行车的哪些部件用到了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为什么雨雪天骑自行车速度不能太快?
总结:从安全角度考虑:人和车接触
的地方,车和地面接触的地方
需要适当增大摩擦。雨雪天气
由于车和地面间摩擦力较小,
所以要减速慢行。
例3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长木板上拉木块,如图甲,得到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木块在0~2 s内处于静止状态,2~4 s内木块做直线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4~6 s内木块以4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①画出0~2 s内木块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②当时间t=5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③当时间t=3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总结:1、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运动快慢无关。
2、求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①用二力平衡求摩擦力;
②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求摩擦力。
四、归纳小结:
(减小: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五、练习巩固
分析讨论拔河比赛的取胜秘诀。
2.0N
2.5N
3.0N
木板
木板
毛巾
车把手
闸把
刹车皮
轮胎
中轴
后轴
木板
摩擦力
(定义)


改 方
变 法
产生条件
三要素
① ② ③






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