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请依次写在选段后的方格内。(4分)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 )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 )的笑容,就要zhàn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紫藤萝瀑布》
2.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①故园渺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闻雁》)
②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伴过年华。(迎燕)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⑥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⑦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 。(韩愈《马说》)
3.找出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两句,并修改。(4分)
①今年十四岁的凌云,人小志高,平时学习刻苦,全面发展,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 。②他不仅重视课内学习,还十分注重课外学习,并且注意培养自己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③据他的班主任张老师介绍,凌云同学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准确判断和细致观察,赢得了各位评委赞赏。④从凌云同学的身上,使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4、仿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4分)
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有勤, ,
二、阅读理解
5、写出下列斜体字的意思(4分)
(1).罔不因势象形( ) (2).尝贻余核舟一( )
(3).启窗而观(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7、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8.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4分)
菊 花(16分)
9、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分)
10、本文的中心句是(2分)
11、写出下列各段说明的主要内容。(6分)
①
②
③
12、③中第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13、第③段是怎样说明菊花的?(4分)
大力弘扬奋斗精神(15分)
①人类进化、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程度,靠的是奋斗;人类文明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仍然要靠奋斗,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拼搏,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我们要再创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更需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②奋斗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精神境界。奋斗需要立志高远,需要真才实学,需要真抓实干。人生百年,是为自己的名利而忙碌,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奋斗?答案很清楚。为自己着想而苦心经营,其行为卑琐,境界低下;为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其生命绚丽,境界高尚。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凡事要奋斗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现在最需要强调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奋斗观,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奋斗才是有价值,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才能有勇气和能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
③我们高兴地看到,有无数同志正以这样的奋斗观,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畏艰辛,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前不久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年轻的副院长袁家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大学毕业后,走上了为祖国航天事业服务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谁都知道,我国的航天基地几乎都在贫困荒凉、气候恶劣的地区。十多年间,袁家军边工作、边学习,读完了硕士学位,又在攻读博士学位。是重要的是,他为我国宇宙飞船"神舟号"的发射成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许,像袁家军这样的人在物质生活上并不那么富足,但谁能说他们的艰苦奋斗没有获得丰厚的回报呢?他们人生的意义真实而伟大。
④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艰苦奋斗的观念淡薄,他们无所事事,饱食终日;庸庸碌碌,不思进取,荒废了大好年华。更有一些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把奋斗只局限在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范围内,丝毫不把祖国和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人民尊敬的,这样的人生也不会是有价值的人生。⑤21世纪,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始终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实践要求我们,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文章第③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分)
16.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的奋斗观"指的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4分)
17.为什么说像袁家军这样的人"人生的意义真实而伟大"(4分)
答:
炊烟的味道(14分)
工作后,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这冷冷的城市,我常常会怀念小时候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煮腊肉的日子。腊肉香,炊烟也香。炊烟香,我知道这只是我心理上的感觉。那时家里有时烧辣椒秆、烤烟秆,烟常常熏得我眼睛生疼,鼻涕涟涟。
冬季农闲,每天母亲总要去离村几公里外的山里砍柴。背回柴后,母亲还得忙着做饭。放学回家临近村口时,我们就看到自家屋顶上浮起的一缕炊烟,知道母亲正在做着饭,顿时浑身有了一种温暖踏实的感觉。当了老师后,每隔二三十天,我都得回家一趟,否则我就会无心做事。那是因为我离炊烟、离村庄、离家、离母亲太久了。我骑着自行车,急切地赶回村庄,随着村庄和一缕缕炊烟越来越近,我的心情就越来越好。我一踏进家门,母亲就会急急地去拾柴,生火,为我做饭。尽管我一再表示自己吃碗开水泡饭就行了,但她仍旧会急急地到地里去拔蒜苗,因为她知道我爱吃腊肉炒蒜苗。不一会儿,一缕温暖的、喷香的炊烟就会从我家的房顶上升起来。
也许,在各种清洁、高效能源走入了千家万户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对炊烟有什么感情,但我对炊烟的情感依然如故,万分牵挂。没有炊烟,我总有种漂泊无依的感觉。人在故乡袅袅的炊烟里,做个黄粱梦,也美得很。(摘自《青年文摘》)
18.炊烟常常熏得作者眼睛生疼,鼻涕涟涟,可他为什么还如此喜欢炊烟味道?3分
19.画线句中的三个“总”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0.结尾句“人在故乡袅袅的炊烟里,做个黄粱梦,也美得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4分)
21.作者从小到大,对炊烟的味道情有独衷,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简述出来。(4
三、作文(60分)
生活中,人们习惯说“再玩一会儿”“再吃一口”“再睡十分钟”……然而,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首战失利,你是否有勇气说“再试一次”。或许再试一次,你的眼前便会柳暗花明;再试一次,你可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再试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呈现七彩斑斓。只要心中不放弃信念,收获总会来到你的面前。
19.请以《再试一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⑴要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写,写出真实的自己。
⑵书写工整规范。
⑶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200字
400字
600字
740字
八年级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