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微专题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微专题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30 16: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微专题3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 (1)在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两个实验结论:①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_______;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______。
不同
不同
(2)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控制变量法
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关系的实验
2.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并结合(1)中的结论,可得出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3
物质质量
物质种类
升高的温度
3.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 g和200 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同)
表一 m1=100 g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表二 m2=200 g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不同
时间/min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
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
放出的热量相同
4. 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的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W3-1A所示。
图W3-1
(1) 图W3-1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____________℃。
39
(2) 分析图W3-1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_____液体升温更高;______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 若甲、乙液体从图W3-1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 ℃和35 ℃,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___。


3∶2
图W3-1
5. 如图W3-2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乙
甲、丙
1 kg水温升高(降低)1 ℃所吸收(放出)
的热量为4.2×103 J/(kg·℃)
(3) 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完全燃烧1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J。
(4) 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沙子升高的温度比海水_____________。
3.0×105


(5)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 J/(kg·℃)。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图W3-3所示图象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图W3-3
C
(6)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B. 0 ℃的冰变成℃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D
6. (2020抚顺)如图W3-4甲是小鹏探究“水和油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油,相同时间两试管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水=4.2×103 J/(kg·℃)]
(1)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油中
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
91
W3-4
(2) 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
热传递
(3) 实验过程中两个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液体
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水的沸
点低于100 ℃,原因是此时气压_______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不变
低于
W3-4
(4) 若试管中油的质量为水质量的2倍,由图象可知:c油=_____________J/(kg·℃)。
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