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初中第二片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全卷三个部分,五大题,21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42分)
一、完成1—4题(42分)
1.古诗文积累(1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1分)
(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1分)
(4)苏轼所作《水调歌头》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难全。”,集中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的是“但愿人长久, 。”(3分)
(5)兴,百姓苦; , 。(《山坡羊·潼关怀古》)(1分)
(6)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与朱元思书》)(2分)
(7)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1分)
(8)《马说》一文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1分)
(9)岂不罹凝寒, 。(《赠从弟》)(1分)
(10)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11)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1分)
(12)《终南别业》中写出作者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的诗句是
行到水穷处, 。(1分)
(13)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
2. 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8分)
当A(lǐn liè)的寒风不再呼啸而过,当晶莹的积雪悄然B(tuì jìn),当绯红的黎明衬着蜿蜒的群山迸射出新一轮暖日,我们便知道,苦苦寻觅的春天到了!
(1)看拼音,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2)为文中的两个加点字“绯”和“迸”注音(2分)
(3)参考上文句式,仿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便知道,苦苦寻觅的春天到了!
(4)古人也写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请你从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一句来(2分)
咏春诗句: , 。
3. 名著阅读(9分)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___ _,作品主要讲述
潜艇的故事。(2分)
(2)《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______,书中叙述了
___________、米开朗琪罗和___________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3分)
(3)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并按要求作答。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 (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请你从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4分)
人物:____________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9分)
今年,厦门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
地区 同安区 集美区 鼓浪屿 翔安区 湖里区 思明区 海沧区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76 74 56 77 83 93 96
备注: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有关PM2.5的知识,请简要概括。(3分)
(2)材料一划线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3)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集美区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2分)
(4)“自由呼吸”小组成员林洁的爸爸打算在周末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林洁想劝爸爸不开车,全家骑自行车去。请你以林洁的口吻,结合上面材料相关知识来劝说爸爸。(2分)林洁说:“爸爸,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去吧, 。”
第二部分 阅读(满分:48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5.选出朗读停顿节奏划分不对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手指/不可/屈伸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怠: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4)濂具以实对 具: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8. 【甲】文写出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遇到了怎样的艰难情况?(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9. 【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三、阅读《藤野先生》片段,完成10—15 题(14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
11.文中A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B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2分)
12.选段中加“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鲁迅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13.文中“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一句中,“何尝不”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4.为什么“这一声”对“我”特别刺耳?(2分)
15.“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
四、阅读《父爱陷阱》一文,完成 16—20 题(18分)
父爱陷阱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像,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16.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作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警觉地应对危险——_______________
17.“他”掉进陷阱后,在什么情况下采取自救措施?说明“他”在性格上存在什么弱点?(4分)
18.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的原因(4分)
19.父亲看到儿子以后,“显得非常兴奋,赶快跑过来拥抱他”,父亲为什么而兴奋?(2分)
20.文中父亲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怎样的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4分)
第四部分 写作(满分:60分)
五、完成18题(60分)
21.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温馨;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一张灿烂的脸……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作文。
(2)请以“远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上面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012~2013学年下集美区初中第二片区期中考
语文试卷答案
一、1.(每空一分)(1)病树前头万木春;(2)铜雀春深锁二乔;(3)留取丹心照汗青;(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5)亡,百姓苦;(6)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7)不汲汲于富贵;(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9)松柏有本性;(10)天涯若比邻;(11)独怆然而涕下;(12)坐看云起时;(13)举杯消愁愁更愁;
2.(1)A:凛冽;B:褪尽。(每空1分)(2)绯(fēi);迸(bèng)。(每空1分)
(3)符合题意,句式完整,语言流畅即可酌情给分(2分)(4)写出与“春”相关诗句即可.(2分)
3.(1)(每空1分)凡尔纳;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2)(每空1分)罗曼·罗兰;贝多芬、托尔斯泰。(3)(4分)示例:孙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他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
(从以下几个方面达标:概述人物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的性格;语言通顺、生动。)
4. (1)(3分) PM2.5的大小,PM2.5的来源,PM2.5的危害(每点1分)
(2)(2分)作比较、列数字(答对任一种,2分)
(3)(2分)示例:与厦门其他区相比,集美PM2.5的平均浓度较低(或“仅次于鼓浪屿”、“排名第二”等),低于国家限值,状况良好。(2分)
(能与其它城市作比较,得出宿迁地区当日PM2.5的日平均浓度较低,1分;能与国家标准相比,宿迁地区当日PM2.5状况良好,1分。主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4)(2分)示例;少开车,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持空气洁净(降低PM2.5的浓度)。为宿迁创建卫生城市作出我们的贡献,可以吗 (能扣住“保持空气清洁”或“降低PM2.5的浓度”来说,1分;劝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1分。)
二、(共16分)
5. C (2分)6. (1)爱好 (2)懈怠 (3)曾经 (4)全、都 (每空1分)
7.(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2分)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2分)
8.“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分)
9.(4分)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三、(14分)10.看电影事件(2分) 11.具有狭隘民族偏见和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青年学生(日本的“爱国青年”)(1分);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1分)
12. 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1分)表达了我的愤懑以及作为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2分)
13. “何尝” 与“不”连用,以反诘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对精神麻木者的沉痛心情,表达了作者的反感 (2分)
14.因为“这一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2分)
15. 弃医从文(1分);在日本留学期间一系列的事件让鲁迅觉得,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首先要改变人们的精神,因此弃医从文了。(2分)
四、(18分)16.消极地等待救援(被动地等待救援)(2分);积极地设法自救(主动地设法自救)(2分)
17.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才自救(2分);性格上习惯等待别人的救助,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强自立能力(2分)
18.答案要点: (三点中能答出两点即得4分,每点2分)①父亲在陷阱边上守候了一夜,彻夜未眠。
②父亲整夜都在警惕地防止动物的袭击。 ③父亲整夜都在担心孩子能否作出自救的决定并进行自救。
19.为儿子成功自救而兴奋,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成功而兴奋。(2分)
20.(1)父亲采用的是情境教育(或体验教育、挫折教育等,大意相同即可)的方式。(2分)(2)能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