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7 10:5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世界上第一个准确测得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选填“牛顿”、“托里拆利”或“伽利略”);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   mm高的水银柱。
2.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C处水的深度为   m,C点所在的水平表面的面积为10cm2,则该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
3.如图所示,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则甲核桃受到乙核桃的弹力是由于   核桃的形变产生的,在甲、乙的接触处,甲核桃受到的压强   乙核桃受到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为了司乘人员的行车安全,公安部门强制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在突然   时(选填“启动”或“刹车”),人具有   而前倾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安全带做得宽大,与人体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   。
5.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瓶中水喝光后,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是由于瓶子受到的   作用。
6.如图所示,图甲中把一个小桌放泡沫塑料上,可由泡沫塑料的   的大小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图乙中小桌上面放一个大的砝码,会发现小桌会陷的更深,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的大小有关,如图丙,把小桌翻过来,实验结果与乙相比较,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的大小有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其中13题14题为双选题)
7.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水的深度为0.1m。不吸水实心圆柱体质量为m克(m的取值不确定),底面积为 ,高度为0.12m。将圆柱体竖直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圆柱体的质量m满足的函数关系图像为(  )
A. B.
C. D.
8.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列做法可以改变图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的是(  )
A.使玻璃管适度倾斜 B.稍稍下压玻璃管
C.往水银槽中添加适量水银 D.将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
9.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如图所示是一位武术爱好者的两个经典动作,关于这两个动作对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②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
B.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小于②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
C.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大于②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
D.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等于②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
10.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
11.如图,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当把砖块竖放时,地面受到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力变大 B.压力变小 C.压强变大 D.压强变小
12.有一两端开口长为lm的玻璃管,在它的一端包一层橡皮膜,灌满水后,用手指堵住开口端插入水槽中,如图所示。手放开后,橡皮膜的形状(  )
A.平的 B.凸出来 C.凹进去 D.无法确定
13.如图所示,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将其截为相同的两块后,一块叠放在另一块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前、后两次物理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总重力之比为1∶2 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
C.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2 D.受地面的支持力之比为1∶1
14.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针管把药液推入人体内,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C.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D.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三、画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G和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F。
16.如图所示,一个U形连通器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1)装水后水静止且水位最高时,两侧管内水面的位置(用直线表示);(2)水对管壁A点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17.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相对于筒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
(3)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滑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
18.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做实验:
(1)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皮尺固定在桌边,在钢皮尺上用细线挂钩码,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通过比较(a)和(b)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通过比较   和   ;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方向有关。
(2)在探究“固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红按图乙所示进行操作,她的左拇指受到的压力   右拇指受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她的左拇指受到的压强   右拇指受到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乙探究的是压强与   的关系。
19.如图所示,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由于受到水的压力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
(2)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    深度处(选填“同一”或“不同”),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    (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3)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根据    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如图戊所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则隔板    (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5)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尝试将U形管内的液体换成其他液体,当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内装 ____(填选项字母)时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ρ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
五、综合计算题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中央放着一个重为20N的平底鱼缸,其容积为6×10﹣3m3,底面积为25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为5.5kg。已知水的密度ρ=1×103kg/m3,g取10N/kg,求:
(1)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是多少?
(2)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是多少?
21.如图所示的茶壶,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壶中容纳水的质量为0.15kg,水深9cm,茶壶的底面积是10cm2,质量为0.5kg,ρ水=1.0×103kg/m3,求:
(1)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2)壶底所受水的压力。
答案
1.托里拆利;760
2.1;9.8
3.乙;等于
4.刹车;惯性;减小压强
5.增大;大气压
6.形变;压力;受力面积
7.A
8.D
9.C
10.A
11.C
12.C
13.B,C
14.B,C
15.解:如图所示:
46.解:如图所示;
17.(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后密封
(2)FL/V
(3)偏小
(4)(G1+G2)L/2V
18.(1)作用点;(a);(c)
(2)等于;大于;受力面积
19.(1)高度差;内凹
(2)同一;不改变
(3)甲、丁
(4)小于;右
(5)A
20.(1)解: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pS=2000Pa×250×10-4m2=50N
答: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000Pa,压力是50N;
(2)鱼缸内水的重力G水=m水g=5.5kg×10N/kg=55N
鱼缸对桌面的压力F′=G水+G鱼缸=55N+20N=75N
鱼缸对桌面的压强
答: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75N,压强是3000Pa。
21.(1)水和茶壶的总重力为G=(m水+m壶)g=(0.15kg+0.5kg)×10N/kg=6.5N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6.5×103Pa;
(2)壶底所受水的压强为p1=ρ水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
壶底所受水的压力为F压=p1S=900Pa×10×10-4m2=0.9N
答:壶底所受水的压力为0.9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