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分层作业》1.社戏(共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双减分层作业》1.社戏(共2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7 11: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社戏
第一课时
【基础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hánɡ) 叉港(chà) 撺掇(cuān) 撮合(zuǒ)
B. 不惮(dàn) 喃喃(lán) 潺潺(chán) 舀水(yǎo)
C. 怠慢(dài) 癞子(lài) 归省(shěnɡ) 凫水(fú)
D. 蕴藻(zǎo) 家眷(juàn) ) 旺相(xiànɡ) 晌午(shǎ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踊跃 驳回 希奇 偏僻
B. 好歹 皎洁 诚肯 弄潮
C. 乌蓬 吩咐 屹立 欺侮
D. 筋斗 礼数 聚拢 缘故
【素养拓展】
3.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市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家、 ________家、________家。本文体裁是________,选自________。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能力培优】
5.填空。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的“朦胧”是 (词性),解释为 。
6.按要求填空。   
(1)胆怯地说(“胆怯”修饰了“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2)清晨到达(“清晨”修饰了“到达”的________________)   
(3)飞快地跑(“飞快”修饰了“跑”的__________________)   
(4)虚心请教(“虚心”修饰“请教”的__________________)   
(5)全部释放(“全部”修饰了“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
1社戏
第二课时
【基础达标】
 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较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2.文中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月夜美景,由此你能想到一些古诗吗?
  (1)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句。(不少于2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有“月”字的诗句。(不少于2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拓展】
3.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培优】
阅读理解,完成下面各题。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4.解词
  依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B.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的景色来陪衬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社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6.文段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的作用是什么
【丙】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人活着就得有盼头”,从这句话看,盼望已然成为人生命大厦的支柱和基石。如果没有了盼望,人的生存也就没有了理由,理想和信念就会顷刻间灰飞烟灭,了无痕迹。
苍茫大地,芸芸众生,因为有了盼望,柔弱的臂膀才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有了盼望,婆娑的泪眼才放出坚毅的光芒;因为有了盼望,脚下的道路便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广。盼望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情怀;盼望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 A ;盼望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望眼欲穿;盼望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 B 。
盼望与生命如影随形,如果说生命是一粒种子,盼望就是阳光雨露;如果说生命是一艘航船,盼望就是高扬的白帆。
8.写出两种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9.在文中A、B两处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成语)。
A. B
10.仿照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丁】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1.在第①段中,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12.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13.阅读第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
文章的这一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14.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1社戏 第一课时
【基础达标】
1.D【解析】A. 撮合(cuō);B. 喃喃(nán);C. 归省(xǐng)
2.D【解析】A. 稀奇;B. 诚恳;C. 乌篷。
【素养拓展】
3.鲁迅 周树人 浙江 绍兴 文学 思想 革命 小说 《呐喊》
4.D【解析】A. 语序不当,应为“了解并保护”;B. 两面对一面,应去掉“是否”;C. 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作者”或“的作品”。
【能力培优】
5.动词,融为一体。
6.(1)情态 (2)时间 (3)状态 (4)态度 (5)范围
 
1社戏 第二课时
【基础达标】
1.B(解析:文章主要在写看戏前“我”的心理,看戏后“我”和小伙伴的玩乐,对于社戏的内容进行了略写)
2.略
【素养拓展】
3.参考: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内容要求:前句为面临的反面的不良的处境或表现,后句应从正面提出应对策略;句式要求:应与例句一致。)
【能力培优】
4. 1.(1)隐隐约约 (2)完全为笛声所陶醉,仿佛自身都不存在了。
5.D
6.比喻① 突出航行之快② 表现孩子的欢快的心情
7.从侧面写归航之快,烘托孩子的驾船技术之高。
8.引用 排比
9.A美好祝愿 B归心似箭
10. 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场远足,盼望就是远方的风景。
11.落叶时节繁花满枝;枯枝与牵牛花(柔藤)复活。
12.枯树把身躯借给牵牛花,牵牛花把鲜艳的花簪上枯树头顶,结果它们复活了,和谐、美丽地生活在一起。
13.拟人、对比;相互依存、互相帮助
14.人生只有彼此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